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文化外交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

2012-04-29张殿军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自觉文化

张殿军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外交不仅是争取良好国际舆论,树立国家积极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自觉地把握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和开展文化外交已成为时代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不仅集中反映在对文化建设的内容、目标和文化外交战略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理论认识方面,更是体现在多元化、全方位的文化外交的实践活动中。灵活、多样的文化外交为优化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外交;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4—0008—06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呈现出一个结构性变化,即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世界发展的这一新形势新趋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征程中,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复兴中华文化的战略高度出发,自觉推进文化建设和开展文化外交工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而为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了不朽贡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每一社会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文化和经济、政治一样,是社会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革命的力量。”在毛泽东看来:“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由此出发,毛泽东对文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因此,要使国家和人民的一切事业“循着新的轨道向前发展”,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正是基于对文化重要性的这一认识,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文化现代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于1956年向全国明确地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的文化”的奋斗目标,他说:“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任务,在继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邓小平在他的文化建设思想中,把文化与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以,他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据此,党的十二大把文化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新形势,对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江泽民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不能搞“单打一”。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这三方面的建设,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此后,他又在多次会议的讲话中反复强调了这一点:“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因为文化“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江泽民洞察这一变化,指出文化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且本身也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1997年10月,他在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将文化与综合国力相联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论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2001年,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因此,“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为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根据江泽民的相关论述,十六大进一步深化了文化作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认识,提出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科学判断。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全球文化发展的态势和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深入探求建设小康社会文化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和调整文化建设的思想和观念。2003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并发表的讲话中,胡锦涛就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06年1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根·据以上思想,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清晰判断,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在这里,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等崭新命题,还把“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重要命题正式写入党的报告,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加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求真务实态度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随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趋势日益凸显,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实现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格局发展走向的重要变量。全球化时代,文化外交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对外交往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有其独特价值。因此,开展文化外交成为世界文化大国在国际关系舞台上扩大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普遍做法。

和平发展是中国新世纪的重要战略目标。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绝非一帆风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一方面,面对着西方强势文化的严峻挑战,“作为后起的大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力,而是各种软力量……随着中国在物质力量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减(当然远未达到消除差距),软力量差距就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最明显的弱点,同时也是中国在国际环境中又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在此意义上,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力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面临着“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机遇论”等各种关于中国的正面或负面的“文化丑化”或文化误读等现象。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不仅要靠国内文化的发展,还要靠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文化外交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举足轻重地位和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必须以“文化自觉”的精神,促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否则,中华文化软实力就无法由潜在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显在”力量,从而赢得世界文化竞争中的话语权。

实际上,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制定独立自主为主,“向外国学习”为辅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同时,就作出过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要求。针对资本主义“亡社会主义之心不死”而实施的文化围剿活动,1955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一份批示中就提出,“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号召“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指出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他说:“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江泽民肯定并发挥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1997年9月,江泽民就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同年10月,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点,提出要把“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作为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2000年10月,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中国不仅要“引进来”,还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又明确做出了要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部署,要求努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文化市场、两种文化资源,加快改革开放和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把文化外交提到国家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为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胡锦涛总书记在第10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把争取“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列为我国外交追求的战略目标。他强调:“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基本目标。”为此,要加强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深入开展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2003年12月5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要求“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将全面加强经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积极维护我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战略规划,2006年9月,中国共产党首次从战略层面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随后,文化部出台的《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强调:“实施文化创新、人才兴文、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人类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和观念的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我们要大力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对外交往与合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要求。从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外交逐步成为我国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实践自觉。中国的文化外交开始在中国步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在对文化外交的战略意义保持高度理论自觉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身体力行,大力开展文化外交实践活动。面对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现实,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内文化发展与走向世界的辩证统一,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国”这一新世纪战略使命,把积极开展文化外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轨道上来,以理性、务实和自觉的态度,采取多元化、多样性的手段和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大限度地在国际竞争中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权益。

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完全不同,中国社会主义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诞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起来的。现实的中国社会主义与经典的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因此,要缩短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求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文化成果。正如国际著名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所说:“社会主义只有站在资本主义的肩膀上,才能真正超越资本主义。”为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设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优先实行“引进来”战略,把积极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首要任务。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就曾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但是,文化的发展乃至交往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度的。文化的发展不能光停留在“拿来主义”上,仅仅着眼于外部的文化引进,更需要基于文化自身实力的文化输出。如果说文化“请进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内向型”发展战略的话,那么,充分利用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独具民族特色和魅力的中国文化则是文化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文化引进的目的是武装自己,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文化输出的目标则在于扩大中国的软实力,进而影响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相比于国外文化的积极引进,能否主动、自觉地为人类文化宝库提供、输送优秀的民族文化,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标准。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文化外交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潮流,适时地调整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不断提高文化创新水平的前提下,逐步实施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形成了文化引进与文化输出共举的文化开放主义新格局。

在新时期的文化外交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研究中国历往文化外交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新时代文化外交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外交的实践,从而使文化外交成为继政治、经济外交之后中国对外关系的又一重要支柱。

首先,以机制、体制保证文化外交工作的贯彻落实。一是文化外交机构的设置。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活动,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外交机构来统领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而是由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国际形势变化需要分头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文化外交的整体效果。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冷战后世界对中国了解的迫切需要,中国政府大力加强文化外交机构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外领导机构的整合力度。先是于1991年1月设立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担负起向外国介绍和说明中国的职能。接着又于2004年在外交部成立了专门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公众外交处。它的成立,能够确保中国文化有组织有系统地“走出去”,从而为中国文化外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文化外交步入规范化、机制化的发展轨道。为妥善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某些重大问题的关切,增加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中国于1983年开始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中国国务院已有74个部门建立了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了91位新闻发言人。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政府也都相应地建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已逐步成为中国政府与国内外新闻媒介、公众有效沟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其次,整合文化外交力量,协力推动中国对外文化发展。传统的中国文化外交完全由政府一手操办,文化外交主体单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充分依靠社会各界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初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对外文化交流网络布局。一是上下联动,合力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中央和驻外机构的积极性,不遗余力地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管道。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文化外交基本形成了以中央为领导,“中央一省一市”三级联动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和中央、省与驻外机构之间的对外文化交流信息平台。二是官民合作,开辟文化交往新天地。相对于官方外交缺乏灵活性的弊端而言,民间外交的运作则有更大的回旋空间,在行为的把握上更富有弹性。因此,在传统的官方文化沟通渠道之外,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和民间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向民间文化交流,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再次,创新文化交流形式,丰富文化外交内涵。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外交手段多以对外宣传为主,不仅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而且内容单调,形式呆板。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共产党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一改过去文化外交被动消极的态势,开始主动出击,在扬弃以往传统文化外交手段的同时,不断创新对外文化交流形式。一是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在世界创办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中国文化传播基地。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问文化合作协定,建成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9个、孔子学院300所左右。二是积极利用多边和区域文化合作平台,推广中华文化传统。近几年来,中国政府除了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在法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等国成功举办了文化年、文化月、文化周等双边文化活动外,还利用国际场合成功地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文化部长会议、欧亚文化与文明会议、第六届亚洲艺术节、“国际文化政策论坛”第七届部长年会等。所有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在不断深化中外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塑造了中国在当地人心目中良好、积极的国际形象。三是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向度的文化网络传播新体系。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不仅实现了文化的即时传输和全球覆盖,而且还带动了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等传媒技术和新文化业态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继续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宣传中国的同时,还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播媒介相结合,加快构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利用多媒体、卫星传播、网络等技术平台来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影响力,如开设了网上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建立中国对外文化专题网站,等等。

文化外交是情感的沟通,心灵的交流。中国文化外交的成功实施,扩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架起了中外人民友谊和相互理解、沟通的桥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责任编辑 张向凤)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文化自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沈阳城市文化思考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