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边缘群体”生命价值认知的提升途径

2012-04-29陈佳薇龙细连陈顺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

陈佳薇 龙细连 陈顺森

摘 要:大学生“边缘群体”与主流学生相比处于一种劣势而远离中心地带,往往容易被人遗忘。该群体心理敏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对生命价值持消极、悲观、无奈的认知方式,以过激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更需要积极的关注。在高校应对“边缘群体”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创造多维的“去边缘化”展示平台,营造宽容、接纳、富有支持力的校园人际环境,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提高该群体主观幸福感,帮助其由“边缘”走向“中心”,规避漠视和游戏生命现象,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边缘群体; 生命价值认知;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00-0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然而,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大学生接受了多年系统教育,应该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本应积极向上的群体,为何用自杀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或对其他生命如此残酷?他们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待生命的方式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综观有关这些以极端方式对待生命的天之骄子的介绍,可以发现“贫困”、“性格孤僻”、“内向”、“没有好朋友”、“参加集体活动较少”等描述,而这些正是当下高校“边缘群体”的典型写照。

一、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

1.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界定

边缘化是一个相对于中心而言的社会学概念,即远离中心地带。“边缘”相对于“中心”。大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积极、活跃、热情,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校园内各种社团活动,如听讲座、演讲、辩论、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让人不由感叹大学生活的美好。这是高校“主流群体”的大学生活。而我们称为“边缘群体”的大学生们与主流学生相比处于劣势而远离中心地带,往往容易被人遗忘。[1-2]他们除了去课堂听课,没有机会或者不愿意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没有担任学生干部,没有入党追求进步的机会,没有评优获奖,甚至可能连参加各类座谈会的机会都没有他们的份儿,没有表现的机会,没有话语权,孤独地躲在校园的一角,或是冷眼观望,或是静静等待,仿佛这校园的一切与他们都无关,他们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埋怨社会的不公,不能深刻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心理敏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因此这个群体更需要被积极的关注。

2.大学生“边缘群体”对生命价值认识的骤变

即使是高校扩招的今天,考上大学仍然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大部分是学校的佼佼者,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持肯定态度,对未来发展寄予了积极的期待,对人生充满憧憬,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常抱以积极、上进的认知。即使是在高中时期家境贫寒、遭受挫折、经历磨练的学生,也期望大学生涯能改变自身与家庭的不佳状况,得以彰显生命价值。然而,上大学之后,他们不再是佼佼者,甚至备受冷落,在学校几乎没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处于劣势,在班上和宿舍里他们人微言轻,既不积极参与,也无外显反抗行为。他们在大学里存在不存在似乎并不受人关注,因此,慢慢地远离了大学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成为高校的“边缘人”。

在高校“边缘群体”中,既有家境殷实的,也有家境一般的,但其主体是来自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正如马加爵一样,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是学习的佼佼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憧憬。入学后,他们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然而因为贫穷,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社会进行接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视野相对狭隘,与那些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学生相比,他们发现自己不只是衣着落后、饮食不佳、生活习惯与其他同学有一定差异,而且在社会实践、业余活动、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不如他人。强烈的反差对比,促发他们对生命价值认知的骤变。他们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内向孤独、不知如何评价自己,产生敏感、自卑、焦虑、攀比、嫉妒,甚至抑郁、内向和自我封闭的心理[3]。在正面、积极表现得不到关注时,个体内心受尊重等高级需要就可能转变为以负面、消极的形式来表达了。而诸多经济资助的背后,也衍生出贫困学生群体人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性问题。家庭和自身成长中的劣势、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社会舆论的标签和炒作、精神和文化关怀的缺失等,无形地把高校内普遍存在的这一群体逐渐孤立化、特殊化和边缘化[4]。边缘化使得这部分大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班级、社团所给予的归属感,降低了成就动机。他们逐渐对人生和生命产生疑问,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其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体系逐渐被解构,却代之以对人生持消极、悲观、无奈的价值认识,采取过激的应对方式。

许多轻生的“边缘人”情绪不稳定或容易失调,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经常感到抑郁、悲观和自卑;对挫折存在认知偏差且承受力脆弱;性格孤僻内向,人际关系一般比较紧张;人生目标模糊,对生命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偏差[5]。我们发现,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杀、忽视生命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感受到生命积极存在的意义,未能形成正确且积极全面的生命价值认知体系。

二、大学生“边缘群体”生命价值理念的提升途径

有的放矢地开展生命教育,营造宽容、接纳、富有支持力的校园生活环境,充分发挥每一位大学生聪明才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大学生特别是“边缘群体”的人生价值理念,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规避漠视和游戏生命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6]。生命教育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第一,生命意识教育。它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引导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终极意义,探索生命的皈依。第二,生命历程教育。就是教育人在面对挫折和磨难时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第三,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即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生命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个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最终能够自我实现。[7]

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受到自身、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身在校园,学校教育可以更直接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8]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和引导“边缘群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掌握生存的技能,体认、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人文关怀的情操,陶冶健全的人格,激活并生成对自身、对他人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拓展与提升受教育者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创造多维的“去边缘化”展示平台

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9]。每个人也都有被尊重、被肯定、被表扬的需要。因此,高校也必须创造更多可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所有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组织活动中,如在校、院、系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中,不论个体项目还是团体项目,可以考虑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进来;设置或扩大单项评优、评奖项目,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获得肯定和表扬;对各学生社团投入更多的经费,鼓励每一个学生至少参与一个以上社团活动。此外,丰富的社团活动扩大了大学生的支持力来源,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支持。当压力事件突如其来时,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被理解和支持的满足感能降低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10]。借助这些活动,使“边缘群体”正面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积极思考生命价值和意义,从“边缘化”逐渐“去边缘化”,从而降低大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3.营造富有支持力的校园人际环境

社会支持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11]。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体验到的支持越强烈,就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为边缘群体大学生提供充足社会支持的有效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来文化和亚文化纷纷涌入校园。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却也对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理念产生了挑战,加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又悄悄侵蚀学生的心灵,消磨学生的意志,使本来心理素质较差、可塑性较强、承受能力较低、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主动加强对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整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净化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类活动。要多为弱势群体学生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帮助他们克服孤僻离群的性格和自卑感,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磨练,情感得到升华,不致于因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内部心理矛盾的冲突而在迷茫中彷徨、挫折中沉沦。

生命情感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素质,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和肯定,这是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因此,生命教育理应营造理性的富有支持力的生命情感氛围,激发人振奋、达观、向上,从而促进温馨、融洽、相互支持的校园人际氛围的形成。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和构建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置合理的心理辅导机构,建立专业化的心理辅导队伍,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热线电话或网络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途径,以及通过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橱窗等媒介,排除心理隔阂、偏狭、猜疑、孤独等障碍,减轻内心矛盾冲突,排解心中忧郁,向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在心理辅导上,教师应该遵循情感、心理的发展规律,注意对他们顺情入理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克服消极情感,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尚的情感理念。管理心理学认为,人有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实现某一目标或理想,也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内心空虚、情绪低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从这一突破口出发,利用有效途径,点拨和激发“弱势群体”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欲望,消除他们不思进取的态度,唤醒消沉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让他们产生适当的危机感,使他们从“无所事事”的状态下解脱出来,让他们获得强烈的求知“饥饿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地让“弱势群体”学生在高校大环境里得到和谐发展。

完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体系,应构建好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网络体系[12],即学校首先应在现有的心理咨询机构上加以完善并成立相关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小组,从而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调查;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专门负责本学院的心理危机与干预工作;班级选配心理委员,形成班级健康教育工作中心;宿舍设立以寝室长为主的,同宿舍学生干部在内的学生心理情况信息员。通过从学校到宿舍,从上到下,层层负责,分工明确,这有利于尽早发现心理危机并及时疏通,从而将危机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的扩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短期内无法与之适应,且生源质量因扩招而受到影响,处于边缘群体的学生也有可能呈上升趋势。不论如何,要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才,维护高校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就需要给予高校“边缘群体”特殊关心和关怀,在帮助他们摆脱物质贫乏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精神帮扶”,了解他们的“双重困境”,帮助他们确立积极的生命认知体系,提升生命价值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以健全的人格从“边缘”走向“中心”,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根本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盛红勇.论高校边缘群体的和谐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24-26.

[2] 金武州.高校学生弱势群体边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98-101.

[3][4] 辛其兴,曾雅丽,彭金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立化、特殊化、边缘化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08-210.

[5] 王 燕,刘 奎.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及预防与干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5-128.

[6] 张红明,牛凤霞.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J].中国建设教育,2008(4):22-25.

[7] 姜微微.高校非正常死亡现象引发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92-93.

[8] 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29-133.

[9] 董泽芳.以生为本是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30-31.

[10][11] 刘玉娟,韩立娟,王英杰.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相关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39-142.

[12] 雷秀雅.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90-91.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