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学院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思考
2012-04-29钟辉新
钟辉新
[摘要]文章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实践经验,并针对学生对课程认知程度、最佳上课时间、开课方式、课时数、课堂授课与上机实习比例、学习效果和今后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独立学院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思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信息素养;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5.039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164—04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独立学院总计311所,在校学生260多万,超过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0%,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之快,充分体现出独立学院已成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生力军。然而笔者在2011年12月10日对2011排在前50名的独立学院图书馆网站进行调研,发现只有少数图书馆开设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信息检索课”)或相关课程,可见独立学院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这与时代的要求(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不相符,这迫切要求我们对信息素养的龙头课程——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进行深入的调研,提高图书馆对此课程的教学认识,推动课程建设,从而不断提升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素养。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从2006年起开设了信息检索课,至今已超5000名学生选修过这门课。笔者总结几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独立学院开设此课程的经验和启示,希望对同类院校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开课实践
1.1积极做好开课准备,争取各方大力支持
中山学院图书馆从2005年开始就有目的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明确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积极做好开课准备;2006年建成先进多媒体机房,为学生上机实习提供了硬件条件;近几年持续增加电子资源投入比例,并依托总校的电子资源,目前可用中外文数据库达66个,为信息检索课的开设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在开课之前与总校图书馆及兄弟院校进行多次交流学习,吸取他们的教学经验;多次主动与教务部门和各系沟通,就图书馆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得到院系领导大力支持。
1.2多渠道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
刚开设这门课程时,学生并不太了解,为此图书馆加强了宣传。一是利用图书馆的橱窗、板报宣传此课程的重要性及课程内容;二是利用专业课老师和辅导员对学生影响力,积极与他们沟通,争取他们向学生推荐此课程;三是利用网站进行宣传,将课件资料放在图书馆网站上,供同学们下载学习,并及时在网站上发布相关的讲座信息;四是利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2008年《南方都市报》、《中山商报》、《中山日报》先后报道图书馆开课的情况,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利用馆办刊物《莲峰书香》不断报道课程进展情况,加强了学生对此课程的认知程度;五是利用学生作为桥梁进行宣传,2006年图书馆成立读者协会,其成员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宣传工作,他们对周围同学的宣传加强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图书馆还将选修过本课程学生的学习心得登载在馆办刊物上。有学生在学习心得中谈到:“……坦白的说,和很多同学一样,选修信息检索课时我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觉得它是门枯燥的课……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解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如何从中挖掘有用的信息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信息检索课正是讲授这种技能的一门课程……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很庆幸当初选上了这门课,这是一门很有趣很实用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心得无疑是对这门课程最好的宣传,对其他同学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3多层次、多方式逐步开展
尽管图书馆强化了新生入馆教育,但仍无法满足学生提升信息检索技能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要求,为此,图书馆近年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检索的教育。一是与专业课老师合作讲授针对某一专业的信息检技能和方法;二是开展电子资源使用讲座培训,介绍各种电子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三是开设公选课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技巧,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加强学生信息甄别、筛选和利角的能力;直至最后,在各种条件成熟之时,才向学校申请将此课程列为全院本科生必修课,得到教务处大力支持,在其倡导下,外国语系和电子系将其列为必修课,经管系将其列为建议选修课,其它各系也表示在调整培养方案时考虑将此课程列为必修课,目前已成为全校本科生素质教育必修课。
2.4成立教学小组,精心组织教学
图书馆将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的馆员集中成立教学小组,承担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工作,并指定负责人组织管理。教学小组对课程的具体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结构、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方式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选定了教材,制订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制作了课件,编制了实习题和试题,建立了课程的网站。同时严把教学质量关,按必修课的要求来上公选课,严格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实习作业,老师之间互相评价,相互促进,对教学遇到的问题及时商讨解决。目前在学院的支持下,图书馆已经成立信息素养教研室,专门负责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和管理。
2 问卷调查与分析
2.1数据来源
为了更准确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的看法,图书馆对2011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的认知程度、开课的最佳时间、开课方式、课时数、课堂授课与上机比例、学习效果和今后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12月19日,调查采用当场发放并回收的方法,共发放了280份问卷,回收268份,其中259份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92.5%。
2.2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2.2.1对开课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如图1所示)
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重要性认知比较明确,66%的学生认为大学开设此课程重要或非常重要,对开课的目的也比较了解,可见图书馆在信息检索教育的宣传和教学方面还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2.2.2开课的最佳时间(如图2所示)
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尽早学习这门课程,55.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一年级开设,30.8%的学生认为在二年级开设,8.5%的学生认为在三年级开设,只有5.5%的学生认为在四年级开设。认为一年级开课较好的主要理由是: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工具性课程,尽早学会可避免浪费时间自己去摸索,能更好地为后几年的相关学习服务,更有利于尽早学会查阅论文资料,对大学四年的学习都有帮助;认为二年级开课较好的主要理由是:此时已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尽早掌握信息检索技能,并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去,为以后更深入学习和写论文等打好基础;认为三、四年级开课较好的主要理由是:大三、大四专业课的学习,考研、找工作、写毕业论文都需要查找大量信息和资料,这时候学习针对性强,能学以致用,学习效果比较好。
2.2.3开课方式(如图3所示)
5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将此课程列为必修课,32.0%的学生希望以公选课的形式开设此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开课方式选择各有不同,总体上来看,理工类的学生侧重于必修课的开课方式。
2.2.4课时数(如图4所示)
20%的学生认为16个课时适合,55%的学生认为24个课时适合,19%的学生认为32个课时适合,6%的学生认为48个课时适合,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学生并不希望课时过多。
2.2.5课堂授课与上机实习比例(如图5所示)
8.5%的学生认为2:1合适,24.7%的学生认为1:1合适,25.1%的学生认为1:2合适,41.7%的学生认为1:3合适,多数学生希望加大上机实习的比重,这与这门课程强调动手能力的性质相吻合的。
2.2.6学习效果
93.8%的学生认为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信息检索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90.7%的学生认为通过此课程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有帮助,这些说明图书馆在信息检索的教学上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得到学生肯定。
2.2.7学生对今后信息检索课教学的建议
多数学生希望图书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和服务,精简理论部分的内容,以实例讲授各钟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加强网络资源获取技能的培养,多提供上机实习的机会。
3 几点思考
通过实践、调查、反思,针对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出几点关于独立学院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思考。
3.1提高思想认识,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己任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等学校图书馆五项主要任务之一。信息检索课作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课程受到各方的重视,早在1984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中由图书馆开设这门课程。在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责无旁贷义务,惟有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己任,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推动信息检索课的建设和发展。在独立学院开设信息检索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为此,图书馆要做好思想准备,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此课程能长期稳定开展下去。
3.2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开课的方式、课时数和上课时间的看法都存在一定差异,可见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此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开课时要灵活安排,因材施教。每年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并结合专题讲座培训,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式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讲授内容有所侧重,对一年级的学生侧重介绍馆藏资源分布和利用、通用的检索技巧和方法;对大二、三年级的学生侧重培养他们对信息鉴别、筛选和加工利用的能力,提升他们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信息和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对四年级的学生应重点结合毕业设计和相关专业课题进行信息导航,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专业信息的收集、利用和评价的能力。授课时必须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在讲授综合性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选择1至2种与专业学科密切相关的数据库重点讲授,让学生逐步掌握与本专业学科相关文献信息检索技巧和方法,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专业课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根据不同专业设计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实习题,建立习题库,让学生自由选择实习的题目和内容,以提高学生实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巩固学习效果。课时数可以根据专业和开课方式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针对不同课时的课程要分别制定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
3.3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减少理论部分内容,增加上机课时。因此,理论部分的内容要精讲,注重实际操作,以计算机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和电子信息资源的基本检索技巧为主,如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检索策略的制定、调整与优化,各种数据库的收录范围与使用技巧等,并尽可能避免各种电子资源中共同知识点的多次重复。同时,通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电子信息资源(如CNKI)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检索的基本原理和电子资源的共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授信息检索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他们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中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实习比例,避免纸上谈兵,在实习时尽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上机操作,实习结束后以作业形式提交,确保实习质量。要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加强在线信息检索教育,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实习题和教学参考书等资料放在图书馆的网站上,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进行在线咨询。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教学内容布置小组作业,针对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信息检索课在独立学院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能否顺利开设下去,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得不到学生的认同,那么,此前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但是独立学院图书馆建立时间不长,缺乏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教师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主要以图书情报专业为多,缺乏其它专业知识,开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采取积极措施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首先,需要学校及图书馆对信息检索课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重视,成立专门的信息检索课教研室,提供必要的教学活动经费,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和学术活动,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为教师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鼓励教师更新观念,吸收新知识,尤其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第三,鼓励信息检索课的教师积极参加科研与情报服务工作,增进对信息检索课程的全面认识,以保证教学质量,把学生带到高科技知识的前沿;第四,安排信息检索任课教师到各系听取专业课内容,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一般知识并不断进行更新,按不同学科专业搜集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作为教师检索实践教学的实例和学生课程考核的实践内容;第五,与各系教师合作开设这门课程,图书馆的老师负责教授基础理论和信息检索的方法,而系部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讲解专业数据库检索;最后,做好长期规划,针对性引进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