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推动学生文本细读的策略

2012-04-29吕紫绡

语文教学之友 2012年5期
关键词:老舍人生文本

吕紫绡

一、走出教学误区,重视文本细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以及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观念深入语文老师的教学思想之中,因而,许多老师在让学生粗略浏览课文之后,就积极地去实践这些理念,让学生谈感悟,谈体会,展开讨论,拓展文本。然而,殊不知很多学生甚至连完整的一遍课文都没有读过,更不用说充分阅读文本了。文本的位置在学生之中往往是处于空缺或半空缺状态,于是,所有的理解、感受就成了泛泛之谈。看似热烈的讨论、热闹的问答,也便成了空中楼阁,飘忽不定。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更没有触摸到文本主旨精髓,体味到作者的情思气息,这种架空文本的阅读教学会慢慢磨钝学生敏感的心灵,使之逐渐失去思考品味的能力,失去审美判断的能力,最终让语文阅读教学事倍而功半。

因此,重视文本,细读文本是走出“泛文本”、“无效讨论”、“无中心拓展”等教学误区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到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文本解析能力的重要途径,重拾文本,细读文本,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

二、整体把握文本,充分尊重学生,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何谓文本细读?通俗地来讲,就是细致地潜心地阅读。需要我们透过作品表面的语言文字,去填补言语的空白。这种细读,是建立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立体、具象地呈现某个字词、片段所包含的丰富内蕴,切不可抓住一点有感触的地方,脱离文章,进行漫无边际的联想,为细读而细读,失去了细读文本的最终意义;这种细读,更是建立在尊重阅读主体的基础上,调动和融合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教师可以细读先行,可以指导引领,并以此来唤醒学生的体验、感悟,但不可把教师的细读强加于学生,那就成了越俎代庖,而非真正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由此看来,整体把握文本,充分尊重学生,成了文本细读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三、推动文本细读的具体策略。

1.推动文本细读,需要动力和方向。只有找准切入口,用力点,才能激发学生内在主体对文本细读的渴求,才能给学生一个进入文本的窗口,从而让他们在文本中自由徜徉,品味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判断。

在教学老舍的《想北平》时,笔者首先让同学们思考的是:如果让大家来写一篇关于北京的作文,大家会写一些什么?对于北京,大家似乎都很熟悉,因此我马上得到一连串的回答:故宫、长城、天安门、胡同……对此,我并没有急着评价,只是顺理成章,引出下一问:那么,著名作家老舍写北平,又写了一些什么?因为有了先前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已经有了一次思考体验,所以他们很有兴趣拿自己的思考和作家老舍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和作者之间到底有多少不同。正是这种动力,促使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文章,并且让他们的细读有了明确的指向性。通过细读,学生发现,老舍笔下的北平,是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是水中的小蝌蚪,是苇叶上的嫩蜻蜓,是花多菜多果子多……这时,回头再看看同学们自己笔下的北京,大家脑海里自然就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老舍会写这些东西,而我却写了那些东西。细想之后,不难发现,那是因为,北京在我的生活中,是首都,是一个旅游城市,而在老舍眼里,却是故乡,是母亲,是曾经留下他点点滴滴美好回忆的温馨的港湾,而写作,写的不就是生活吗?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最真实的生活,往往是极至的情感所在。由此,知人论世,我们开始思考老舍的生活。舒乙先生曾经用五句话来总结他父亲的人生: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十年在国外,他生在1899年,去世于1966年。如此一个人,怎能不思念曾经平和的、快乐的、安逸的像摇篮一样的故乡呢?这时,同学们自然就体会到文中那句“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的复杂情感了,也便理解了文中老舍多次重复的“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真正原因了,那是一个乱世漂泊游子对于故乡的无以言表的深沉的爱。此时,学生顺着老师的那个切口,经过了一系列体味换位思考,最终了悟老舍笔下的北平为何是这样一个与我脑海里完全不同的北平,那是一个平民最真实的生活的写照,也是一个平民最质朴的情感流露。

可见,一个好的切入点,为学生的文本细读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动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文本细读的顺利有效地展开,也为整体解读文本打下了基础。

2.推动文本细读,需要迁移贯穿、融会贯通。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咬文嚼字,咀嚼回味,一句话,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背后可能就有着一种哲理,一段故事,一腔热情。然而我们光咬住文本还不够,文本细读也要求我们学生把知识迁移贯穿起来,要求我们调动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来注释文本,解读文本,从而使文本内所包含的意蕴被丰沛地体味出来,推动文本细读的有效进行。

在教学曹文轩的《前方》时,文中有一句话“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理解起来颇为费力。人生为何是一场苦旅?对于只有有限人生经历的学生而言,似乎很难产生共鸣,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曹文轩的人生观过于消极。在该段文字中,我们能找到直接表达人生之苦的理由有两点,一个是车上的旅客经受着的东倒西歪颠簸的皮肉之苦,另一个是人在路上的惶惑、茫然的精神之苦,然而这理解起来依然比较抽象和浅层,到底何谓苦旅?此时,不能忽视文本的整体,通过联系文章的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前方在这里应该具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一种理想,一种追求,甚至是人的一种欲望,人总要离开家去前方,在去前方的路上又总是想回家,但可悲的是,人总也到不了前方,也总回不了家。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用另一篇文章来注释一下,迁移贯穿一下,也许就豁然开朗了。在《兰亭集序》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又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是啊,当其欣于所遇,便会快然自足,人苦苦追寻的目标终于实现时,人生是幸福的,快乐的,然而当一个愿望实现后,这种成功的快感会慢慢消失,总会到达倦的时候,于是另一个新的目标就产生了,人生又进入了追求前方的苦痛之中,然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欲望的无穷无尽和无法最终满足,人生有限,而欲望无穷。于是,只要活着,前方永远无法达到,人始终处于追求前方的苦痛之中,而正是这种苦痛让路上的人很希望回家,摆脱世事的烦扰,回到无忧无虑的本我,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保持一份宁静,一份淡泊,不至于沉没,但是只要前方存在,欲望存在,人生最终无法回家,也许就像周国平说的“能记住回家的路”已经不错了,这就是人生之苦。通过研习《兰亭集序》的这段文字,学生品读曹文轩的“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就来得丰富、具象、充沛了。可见,文本细读需要学生迁移贯穿,用文本来注释文本,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推动文本细读的有效进行。

3.推动文本细读,需要细读成果的表达、再现。

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文本,徜徉其中,细细体味,品读,质疑,想象,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文本亲密接触,沟通交流,最后,又从文本中出来,回到现实。这是一个学生细读文本时不断进行文本意义自我构建的过程,或喜,或悲,或顿悟,或流连,其中的乐趣,除了自己细细享用之外,我们更需要把他们表达出来,再现出来,这种表达和再现的过程,其实又是细读的深入和延伸,同时也是推动文本细读的重要手段。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是一篇描绘大自然风光的美文,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五幅江南美景图,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找到每幅图的特点,曝背谈天图是可爱的,冬郊植被图是生机勃勃的,农村冬雨图是悠闲的,江南雪景图是美丽的,冬日闲步图是快活的。并且,这五幅图又是紧紧围绕文眼“明朗”展开的,文章的结构线索非常明了。但是掌握这些信息还远未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让学生细细品味每一幅图的特点,真正进入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去呼吸,去感受。于是在品读农村冬雨图时,我就让学生用填《天净沙》这首词的方法来再现该画面的悠闲境界,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于是大家都一头扎进文本,咀嚼其中的滋味,一阵沉寂之后,出现了以下作品:

天净沙寒村

远埠乌蓬枝桠,长桥流水如画,寒村微雨细撒,天幕垂下,三五人在酒家。

天净沙寒村

微雨寒村江头,远埠长桥小舟,茅屋灯火河流,暮色悠悠,洒脱人自饮酒。

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意象,对他们进行重新的选择和组合,除了考虑诗词的格律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解文本,把文本中的这种意境、韵味重新再现出来了。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也是写作教学的落点,用细读来促进创作,用创作来再现细读,相信只有真正品出味的学生才能填出这样的词。可见,采用改写等方法再现文本,是推动学生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手段。

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作为语文教学手段的文学鉴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引学生鉴赏、帮学生鉴赏、教学生鉴赏。我想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文本细读,也是非常有效的。要推动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首先就是要给他一个大的方向,一个指引,让他有兴趣并有针对性地对文本进行细读,通过你的引导,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针对学生特定的个体和自身的局限,为他们搭构一些台阶,比如给予相关的文本的注释解读等;再者,我们教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交给他们一些手段方法来实践他们的细读,比如揣摩、体味,咬文嚼字,填补言语的空白,从文字的背面思考语言的寓意,还原改写等等,来表达他们细读的成果,再现他们细读的乐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文本阅读。

(作者单位: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老舍人生文本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人生中的某一天
老舍的求婚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