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研究
2012-04-29陈晨刘丽丽兰月新
陈晨 刘丽丽 兰月新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舆情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時也增添了政府的政治风险。因此,对于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宏观角度阐述了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工作流程和组成要素,将其具体划分为3个子系统加以研究,希望对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络舆情;预警;研判
DOI:10.3969/i.issn.1008—0821.2012.05.003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013—04
据CNNIC最新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网络作为信息時代的代名词,已经深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不断深化的今天,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基于网络信息发展所形成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
在我国,网络舆情所具备的巨大影响力和潜在破坏力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李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中指出,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其中涵盖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评估机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郝遥、董德兵在新時期我国各级政府网络舆情掌控分析中明确提出,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是政府掌控网络舆情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戴嫒等人在我国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中,构建了4个维度的网络舆情信息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笔者针对现阶段网络舆情研究前沿,通过对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研究,深入阐释李尚、郝遥等学者在宏观方面对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提出的构想,同時弥补戴嫒等学者在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中缺乏操作机制的不足,为我国的网络舆情预警研判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1 建立网络舆情预瞀研判机制的重要意义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对网络舆情的预警研判就是对处于萌芽阶段的网络舆情实施的数据挖掘、监测、比对分析整理以及按照综合性研判指标实施预警的过程。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是一个网络公共安全活动体系,它包括多层次、多机构、宽渠道的网络舆情信息采集机制,权威性、時效性的舆情预警研判机制以及社会联控处置机制。通过该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网络舆情数据挖掘能力,并且对网络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实施高效权威的预警评估,按照联控处置预案对发展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建立对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意义不言而喻。
1.1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是信息化時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现如今,信息化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普及,人类社会形态正从工业社会发展进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社会关系由于网络的出现,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它已然成为社交通讯和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已经衍生成为一个虚拟空间,在人们所进行的网络活动中,不乏充斥着网络犯罪和不法行为。尤其是个别人和少数团体利用网络媒体,制造负面网络舆情,发布反动言论,给国家的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行政监管和警务执法的手段必须与時俱进,开拓网络领域中舆情信息的监管、预警和处置,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
1.2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是增强我国网络危机应对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当今信息時代,网络信息负载量大、信息传播速率高、信息增值速度快,要求对于网络舆情的预警研判工作必须更加及時、高效、准确。国家的政府部门和网监机构必须统筹合作,整合信息资源,提高辨别高危网络舆情能力和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爆发的风险意识。9·11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情报机构彻底重组,设立国家情报主任,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美国国土安全情报工作效能。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建立同样是基于这样一种发展理念,整合各个部门的网络管理机构效能,搭建网络舆情情报信息的综合应用性平台,结束各自为政,孤立低效,重复建设的网络安全发展模式。在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建立必将成为网络安全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2 网络舆情演进规律及特征
2.1网络舆情演进规律
在探讨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构建之前,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网络舆情演进规律及特征。通常来说,网络舆情的形成一般会有相应的背景事件作为基础,事件的性质和影响力决定了网络舆情潜在的信息能量,随着事件的披露和事件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网络舆情将释放其信息能量,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2.1.1网络舆情初始阶段
是指有关的背景事件报道和舆论初见端倪但尚未广泛引起关注,这一阶段网民对该网络舆情关注度还不高,对舆情内容概况还不了解,没有形成统一有力的核心意见。因此该阶段是遏制网络舆情形成的最佳時机,但由于舆情范围影响力过小,观点分散,不易受到网监部门察觉,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和网络监管机构必须统筹合作,构建起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对网络舆情可能存在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进行准确高效的预警评估。
2.1.2网络舆情激增阶段
随着舆情的发展,进入舆情激增阶段,网络舆情关注度迅速升温,网民关注人数呈指数型增长,具有代表性的舆论观点开始显现,分散的观点也开始围绕舆情背景事件性质进行多极演化,这一時期是舆论引导介入的最佳時期。
2.1.3网络舆情高潮阶段
网络舆情进入高潮阶段,表明网络舆情信息能量的释放趋于最大化,关注度增长率开始逐渐衰退。在这一阶段。网络舆论观点高度集中,网络能量趋于稳定,舆情发展得到缓释和控制。
2.1.4网络舆情衰退阶段
进入网络舆情衰退阶段,网络舆情的关注度(知悉度)接近饱和,网络能量进一步减弱,此時政府职能部门和网监机构要注意舆情的平稳过度,防止峰潮反弹。
2.2网络舆情特征
从网络舆情发展的4个阶段来看,网络舆情特征可归纳为周期性与突变性:
2.2.1周期性
网络舆情的演进遵循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可普遍概括为舆情萌动期、激增期、成熟期和平抑期四个阶段。网络舆情周期性的变化有助于政府职能部门对舆情的发展做出定性分析,提高预警研判的時效性和准确度。
2.2.2突变性
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往往不是一条直线,通常由最初的几条信息在短時间内激变增殖,形成具有覆盖效应的网络舆情。通过对网络舆情关注度数学模型的特征分析,得出激变期形成的舆情影响力占到舆情发展全过程所形成影响力的一半以上,而激变時间则非常短暂,往往数十个小時或数日内,完成舆情信息的激变增殖。因此,网络舆情预警必须在激变期来临之前完成,这样才能对舆情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为后继处置措施的有效落实争取時间。
3 构建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建立主要服务于网络舆情初始阶段的预警和联控处置工作。该机制的建立旨在通过一体化舆情信息挖掘、研判平台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形成一整套完备高效的预警研判工作机制,为网监部门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及時有效的预警信息,并对舆情信息进行先期联控处置,为政府部门遏制舆情发展,争取话语主动权,化解舆情负面影响创造有利条件。
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包括3个子系统:舆情信息挖掘与处理系统、数据库研判分析系统和预警联控处置系统,如图2所示。
3.1舆情信息挖掘与处理系统
该系统应当贯穿网络舆情发展始终,但其工作重点是在网络舆情初始阶段对网络中广泛存在的舆情数据进行挖掘与预处理。网络舆情初期,舆情尚未形成规模,对处于萌芽状态下的网络舆情实施数据挖掘,能极大提高网络舆情预警的实效性,为政府在第一時间取得话语权创造有利条件。一旦进入网络舆情激增阶段,舆情信息往往会产生激变,形成“雪球效应”,届時,网络舆情的数据挖掘将功能性的失去对舆情预警的作用,因此,对预警机制中的舆情数据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网络信息复杂多变,网络载体形式多样,需要创建一个数据挖掘规则,对舆情数据的挖掘加以规约和引导,提高数据挖掘效率。首先,应当对舆情信息格式进行辨别和归类,通行做法一般将数据格式划分为3类,即文字类、图片类和视频类,并根据舆情数据直观度对舆情传播的影响进行等级排序,视频类舆情数据置顶,图片类次之,最后是文字类。然后对所采集到的舆情数据标题进行关键词筛选,剔除重复采集的舆情数据并且对舆情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自动识别段落或者字段并将舆情数据组织成规范的逻辑形式、数据文件或是关系图表。与此同時,该系统必须对网络舆情产生与传播的主要阵地实施重点数据挖掘:
(1)各大论坛,其是反映民意,抒发己见的重要网络媒体,是舆情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领域;
(2)高校BBS,其中大部分成员是在校就读的高校学生,并且成员年龄结构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学生以学缘关系组成网络社团,进行交流与互动。在BBS上发布的舆情信息,更易对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稳固建立起来的年轻人产生深刻影响,误导广大青少年,盲目发表个人观点,从而使得舆情负面影响力急剧增强;
(3)重点网站,一些服务器设在外国的网站,经常发布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消息,煽动策划各种政治活动或群体性事件,制造各种网络舆情,削弱政府公信力;
(4)网络日志和即時聊天工具,也成为舆情传播的重要渠道,必须加强对该领域的舆情信息的监控和数据挖掘工作。
3.2数据库研判分析系统
数据库研判分析系统是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核心,其建立的基础是强大的网络舆情数据库、权威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和专业的网络舆情数据分析人员。
舆情数据进入到数据库研判分析系统后,与数据库信息进行比对。此环节是为了检索与数据库中相匹配的数据内容,从而对舆情数据进行归类整合,实现数据库的更新,最后对数据库中的舆情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分析研判模式并不复杂,但工作内容却异常繁琐,其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利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根据网络舆情量化指标,所进行的量化分析;第二个阶段是指专业分析研判人员根据网络舆情定性指标,对舆情数据做出的定性研判,具体分为多维研判、要素研判、关联研判、推理研判等,该过程需要分析研判人员具备敏锐的舆情触角,稳健的分析研判心理和专业的知识储备。
该系统适用于网络舆情初始阶段,其具有很强的時效性,研判分析结果与政府职能部门下一步行动密切相关,研判分析失当或者贻误時机都会对政府职能部门即将展开的工作形成掣肘。如“躲猫猫事件”的过早定性,杭州飙车案的车速描述,都与前期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工作失误有很大关系,给随后的处理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因此,必须突出强调该系统在整个机制中時效性与准确性的发挥。
3.3预警联控处置系统
该系统是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具备了检验前两个系统工作效能的重要作用。预警联控处置系统工作机制包括两个部分,即预警等级的发布和联控处置实施。
预警等级评定和发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网络舆情安全形势的预警评估,其属于常态性预警评估,面向社会发布,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包括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稳定性指标和网络舆情爆发量以及影响力等综合性宏观指标。另一方面是网络舆情针对性预警,具体针对某一事件背景引发的网络舆情所进行的专项预警,该网络舆情预警发布仅限定于和该网络舆情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和政府机构,其发布预警等级分为:关注、密切关注、控制、严厉控制4个等级。
同時,根据发布的预警等级,各部门网监机构进行先期的联控处置工作。如果未能实现有效预警,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反应迟钝、先期处置不当,都很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网络舆情。以湖北石首事件为例,该事件爆发80小時之久,网络中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稿只有3篇,而一网站的贴吧中就出现了500个相关主贴。其中一部分原因可归结为自媒体的出现,导致政府职能部门原有信息不对称优势的衰减,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在发现网络舆情爆发以后没有在第一時间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致使丧失舆论话语权。从石首事件中我们总结得出,遵循“适度公开、确认事实、快速反应、妥善处理”的处置原则,有效抓住处置网络舆情“黄金24小時”,将是决定网络舆情处置成败的关键。通常来说,对于初步形成的网络舆情,敏感度较高,舆情信息模糊,而发帖量和关注度相对很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删帖或者进行网站屏蔽。对于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舆情,可组织专家学者对网络舆情内容进行辨析,向网民释疑答惑,化解舆情影响力。同時,采取积极手段,教育和引导一部分“意见领袖”,抢占舆论话语权,正确表达舆论观点,引导广大网民客观理性的看待网络舆情,控制舆情信息异化。
4 结束语
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浩大的信息安全工程。笔者从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所面临的突出形势、网络舆情演进规律以及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建立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构建综合性一体化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且运用系统论思想,对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进行解析,通过对该机制3个子系统的科学论证,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工作模式,并且对机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希望能对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提升我国网络舆情预警研判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