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改革模式: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

2012-04-29宋小宁

经济与管理 2012年5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

佟 健 宋小宁

摘要: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经济转型是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存在路径依赖,初始的政策失误可能导致整个经济转型的失败。中国未来经济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制度;政府在没有认清决策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前,应该充分收集信息,严格评估政策结果,防止经济改革被过早地锁定到错误的轨道上。

关键词:路径依赖;递增规模收益;历史起作用

中图分类号:F0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5-0005-04

一、路径依赖理论的提出

经济学自产生以来,以研究不变规模收益和递减规模收益经济而著称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首先,一些经济学家不满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严重脱离现实的状况,提出要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修正和完善,于是以信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为代表的新的研究方法和领域开始出现并成为热点。但是这些变革仍没有脱离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已经无法解释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现象,需要新的研究框架出现。于是以递增规模收益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新理论开始出现,如:路径依赖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网络经济学等。这些新理论的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特别是路径依赖理论,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目前在中国经济学界,论述路径依赖理论的著作已经开始出现,其中很多将其用于解释和指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了更好地把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现实,需要对这一新理论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新古典经济学一直以不变规模收益和递减规模收益经济作为研究对象。虽然亚当?斯密、马歇尔、扬格和卡尔多等人都强调了递增规模收益在经济增长、劳动分工中的作用,但是递增规模收益经济仍然没有成为研究的主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经济学家认为递增规模收益经济不常见,另一方面当时用于分析递增规模收益经济的数学工具还没有出现。大约二十年前,经济学家开始深入地研究递增规模收益的经济,保罗?克鲁格曼等人研究了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提出了策略性贸易理论,并且还研究了经济地理中的群聚现象。[(sup)1(/sup)]保罗?罗默分析了递增规模收益与经济增长,为新增长理论奠定了基础。[(sup)2(/sup)]卡尔?夏皮罗等人分析了在递增规模收益和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技术选择,为研究网络产业奠定了理论基础。[(sup)3(/sup)]

路径依赖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和保罗?大卫。布莱恩?阿瑟利用概率理论对保亚(Polya)罐问题进行了一般化,并用其分析市场动态过程。保罗?大卫从经济史角度提出一个经典案例,即计算机键盘中QWERTY排列,说明了路径依赖在经济中如何发挥作用。在两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启示下,路径依赖理论在理论和经验上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在西方经济学中已经成为热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大致由路径依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特征、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和政策意义等几部分构成。

二、路径依赖的定义和分类

目前,路径依赖仍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一致公认的定义。经济学家在分析递增规模收益经济时,由于研究问题和方法上的差别,使用了许多与路径依赖意义相近但不同的词汇,如:递增规模收益、正反馈、历史起作用、被历史事件锁定。布莱恩?阿瑟就是按照递增规模收益和被历史事件锁定来表达路径依赖思想的。他认为,路径依赖就是在递增规模收益的市场中最终结果由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小事件决定。布莱恩?阿瑟在分析递增规模收益的市场中几个产品相互竞争时指出,由于存在递增规模收益,市场开始是不稳定的,可能存在多个均衡路径,某一产品开始时因一偶然小事件而领先,则将进一步领先,最终市场将锁定该产品。[(sup)4(/sup)]保罗?大卫则将路径依赖等同于历史起作用,他认为路径依赖既可以按照动态过程与它最终所达到的结果之间关系来定义,也可以按照随机过程的极限概率分布来定义。路径依赖是随机、不可逆动态过程的一种性质。保罗?大卫提出了两种路径依赖的定义。一种是否定形式定义:即某一动态过程是非各态历经的(non-ergodic),因此不能摆脱它自身历史的影响,这种过程产生了路径依赖的结果。另一种是肯定形式定义:某一路径依赖随机过程是指这一过程的渐近分布演进是过程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

路径依赖的分类是与其定义组合在一起的。保罗?大卫认为历史起作用并不意味着历史一直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我们周围的经济中有多少变化可以用路径依赖来理解完全是经验问题。但经验问题可以用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模型和不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模型来分析。由此可见,保罗?大卫把经济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他称之为非路径依赖过程和路径依赖过程。前者指的是动态过程将收敛于一个唯一的、稳定的均衡,或者指在随机系统中存在一个不变的渐进概率分布,它在整个可行的结果空间上是连续的。在非路径依赖过程中,历史是不起作用的。保罗?大卫称研究非路径依赖过程的经济学为非历史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称研究路径依赖过程的经济学为历史经济学。[(sup)5(/sup)]列波维茨和马格利斯从信息是否完全和最终结果是否有效率角度区分了三种不同程度的路径依赖。一级路径依赖是指初始决策者了解决策能够带来的所有后果并充分考虑这些后果,做出的决策使动态过程采取某一路径,这一路径是最优的。二级路径依赖是指当信息不完全时,初始选择的路径是无效率的,但在选择时不了解,随后发现了有效率的替代路径,但初始选择的路径是难以改变的。给定有限信息,所谓的初始选择的路径无效率并不存在。三级路径依赖是指敏感依赖初始条件市场过程出现了无效率的结果,但这种结果是可以改变的。在一级和二级路径依赖中,给定可获得的替代路径及知识的状况,所采取的路径是无法改变的。相反,三级路径依赖假定知道有效率路径的存在,并且路径的改变是可行的,但由于协调失灵仍然选择或保持了无效率的路径。[(sup)6(/sup)]

三、路径依赖产生的经济条件、经验事实和政策建议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假定经济是规模收益递减,在技术、生产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给定条件下,市场将最终收敛于唯一的最优均衡处。因此递减规模收益经济具有负反馈特征,经济中稳定力量将使市场沿着唯一的路径演进。路径依赖或者正反馈只有在特定经济环境下才能出现。布莱恩?阿瑟认为递增规模收益的市场中存在被小事件锁定的状况。递增规模收益的市场有三个典型特征。首先,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增的,即固定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边际生产成本较低,甚至接近于零,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递减。其次,市场中存在网络效应,即需求的递增规模收益。消费者的效用随着消费相同产品的消费者的数量而增长,或者一种产品消费的增加将带动与其互补产品销量和品种的增加,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该产品的销售。在这一过程中,产品价格的下降及多样性增加都使消费者福利得到改善。最后,市场中存在消费者锁定,或者称为学习效应。消费者使用一种产品时间越长,获得经验越多,也越难以转换到其他产品上。[(sup)7(/sup)]保罗?大卫在讲述QWERTY键盘历史时指出,技术上的相互关联、规模经济、投资的不可逆三个经济特征使QWERTY被锁定成为占优的键盘。

支持路径依赖理论的经验事实主要来自于技术、制度和组织变迁的事例。最广为流传的就是 QWERTY键盘成为标准键盘的事例。QWERTY键盘设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降低打字员的打字速度,以解决打字机的机械故障。但随着与QWERTY键盘相匹配的按指法打字技术在多次打字比赛中获胜,使得培训学校都在QWERTY键盘上教授按指法打字方法,打字机生产厂商预期在QWERTY键盘上学习打字的人越多,越愿意生产QWERTY键盘,而学习打字的人预期市场上QWERTY键盘越多,越愿意在QWERTY键盘上学习打字,结果QWERTY键盘逐渐占优,最终取代其他键盘而成为标准键盘。[(sup)8(/sup)]除了QWERTY键盘事例以外,还有许多路径依赖的技术选择事例,如:核反应技术选择、VHS和Beta录像机选择、DOS和苹果计算机选择、铁轨宽度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选择等。诺斯则利用路径依赖理论解释了经济史中存在的制度变迁模式的差异。由于制度变迁过程中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和政治市场的高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是路径依赖的,即初始制度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制度变迁的路径。初始选择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制度变迁模式。[(sup)9(/sup)]威廉森也强调了路径依赖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特有的人力资源是特别经历的产物。各种治理制度被嵌入其中的整个制度环境也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尽管在治理结构中运作的社会条件的作用是反射性的,经常是有意为之的,但也有偶然与临时的特征。”[(sup)10(/sup)]

路径依赖理论还提出了在递增规模收益的市场中政府的作用。保罗?大卫认为即使路径依赖的市场过程可能出现无效率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取代市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在没有认清初始决策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前,防止市场被过早的锁定。布莱恩?阿瑟认为在递增规模收益的市场中,垄断是很常见的,但是垄断是短暂的。锁定市场是对创新的一种奖赏。但是长期锁定市场有可能造成滥用垄断力量而阻碍进一步创新。因此,在递增规模收益的市场中存在一对矛盾:创新和公平。政府的作用不是极力影响市场的结果,而是制订规则以保证公平竞争和促进创新。由此可见,路径依赖理论仍然对政府的作用持谨慎态度。

四、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理论对分析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在实践中,前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中欧与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大爆炸”模式;另外一种是中国采用的“渐进主义”模式。在经济学界,对于“大爆炸”模式的经济学观点反映在“华盛顿共识”中。“华盛顿共识”是建立在标准的新古典价格理论和标准的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该观点认为,改革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有的改革应该同时进行,要打破现存的制度结构,充分利用改革的机会来创造不可逆转的市场化进程,改革应该缩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并且关闭无效率的国有企业,这样市场就会自发地建立起来并调节供求关系。“渐进主义”模式建立在演化和制度主义的经济学理论之上,该观点认为改革应该依次进行,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会自发地演进为更完美的制度,现存的制度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秩序,政府要保护私有财产和法律执行,发展私营经济来逐渐取代国有经济,市场的形成需要支撑性的制度安排。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先进行地区性的改革试验,成功后再在全国来进行推广。中国的改革最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此后这一实践被其他地区效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中国在城市经济改革中对国有企业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改革,而是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1978年四川省率先对6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1979年,试点企业扩大到4 200个,到1980年,约16%的工业企业进行了扩权。从1984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促进政企职责分开和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1987年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20世纪90年代则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在对外开放方面,1980年中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几年之后,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放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另外,中国在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均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的方法。

对于中国为什么采取“渐进主义”的改革方式,经济学界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存在路径依赖,并且从中国经济组织结构方面提供了理论解释。中国经济M型的初始组织结构决定了中国应采取先试验,然后逐步推广的改革方式。中国经济组织结构有利于解决“渐进主义”改革中产生的协调和激励问题。前苏联是按照专业化或功能性来组织经济,具有相似活动的生产过程被组织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这种体制也被称为部门经济;中国经济是按照区域来进行组织的,每个省对自己辖区内的经济生产负责,这种体制也被称为区域经济。按照威廉森的观点,东欧的计划经济结构类似于U型的组织,中国经济类似于M型组织。中国经济结构的缺陷是重复建设,每个省会选择相同的产业进行生产,这样会带来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而东欧U型的计划经济结构会带来规模经济并扩大劳动分工。但是,就改革而言,中国经济结构在改革实验方面更具灵活性,由于地区负责经济生产协调,每个地区都会进行平行改革试验,一个地区改革成功会带来巨大的学习效应,改革成功产生的模仿收益超过了改革试验的成本。东欧的经济结构使地区性改革试验不可能,由于一个部门的改革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这样改革只能在整个经济体内发生,部门之间的协调需要更高的行政部门,而这些行政部门缺乏协调信息,往往导致改革失败。[(sup)11(/sup)]

五、结论及启示

新古典经济学借鉴了物理学中均衡的思想,将其用于分析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福利经济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是其完美的总结。为了证明市场均衡的存在和稳定,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其假设生产技术是规模报酬递减和不变的,市场交易是没有成本并且不存在市场垄断力量,利用数学中的不动点定理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定理进行了证明。新古典经济学不关心市场经济是如何向均衡路径收敛的,而是集中于市场均衡结果效率的证明。其理论的完美性使其成为经济学中的主流。尽管新古典经济学也承认市场经济会由于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而失灵,但是人们不能找到一种新的经济体制来取代市场,市场经济作为次优结果被选择。[(sup)12(/sup)]

路径依赖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借鉴了物理学和数学中的混沌思想,其更加强调对市场过程的研究,并将历史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正如保罗?大卫所说要探寻历史的经济学。另一方面,路径依赖理论也借鉴了生物学中的随机思想,注重随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将非线性模型用于经济学分析,增加了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完美的崇拜产生了市场原教旨主义,任何偏离都被认为是非主流的。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完美,但是其理论并没有穷尽对经济现象解释,路径依赖理论的出现就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完善,布莱恩?阿瑟认为路径依赖理论并不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矛盾,而是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并存的理论。

路径依赖理论对于解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及制定未来改革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存在路径依赖,中国经济M型的初始组织结构决定了中国采取先试验,然后逐步推广的“渐进主义”的改革方式。中国经济改革经验现实也充分证明了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即初始制度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制度变迁的路径。路径依赖理论强调历史在社会经济演进中的作用,社会经济演进过程是其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初始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发展路径,国家之间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差异决定了制度选择的不同。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制度,绝对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政策选择。路径依赖理论还强调小事件在社会经济演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小事件能够锁定社会经济演进未来路径。经济转型是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小的政策失误可能导致整个经济转型的失败。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在没有认清初始决策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前,防止经济改革被过早的锁定。政府应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充分收集信息,严格论证政策可行性,防止经济改革走到错误的轨道上去。尽管路径依赖理论不能为我们提供具体的经济改革方案,但是它为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提供了指导原则。未来政策的制定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不会发生大的错误。

参考文献:

[1]Krugman,Paul.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3):483-499.

[2]Romer,Paul.M. 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86, (5):1002-1037.

[3]Katz,MichaelL.and Shapiro,Carl.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and Compati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424-440.

[4][7]Arthur,W. Brian .Competing Technologies,Increasing Returns,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 Economic Journal,1989,(99):116-131.

[5][8]David,P. A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332-337.

[6]Liebowitz,S. J. and Stephen E. Margolis.Path Dependence,Lock-in,and History[J].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995,(11):205-226.

[9]North,Douglass.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美】奥利弗?E?威廉森.治理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Qian.Y.,G. Roland and C. Xu. .Coordin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M-form and U-form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6,(114):336-402.

[12]杨玉华,罗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动力源泉及其因素分解[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4):39.

责任编辑、校对:关 华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
闫群力:健全制度不能养成“路径依赖”
闫群力:健全制度不能养成“路径依赖”
企业动态能力倒U型作用的实证研究
路径依赖理论对高考升学决策的指导意义
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我国养老公平问题审视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制度转型中的路径依赖性
报酬递增视角下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探讨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户籍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