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及预防

2012-04-29黄维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黄维

【摘要】从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及参与体育活动中发现,中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存在下降趋势,伴随这种趋势的发展,运动损伤的发生经常出现。为了持续开展学校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力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和预防办法就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运动损伤原因 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预防办法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14-01

体育课时常会发生一些程度不等的意外伤害和运动损伤,教师应该注意教学中采取保护措施和运动损伤的处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减少或杜绝意外发生。教师在教会学生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在运动中保护自己,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通过平时上课对学生教育及实际情况,专门进行运动损伤的理论课教学,但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感觉就是自己没有发生过,就与我无关,不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一旦出现情况又不知道怎样处理?也不能在运动中预见运动损伤的发生。下面就体育课堂中常见的运动伤害及预防处理做一些阐述。

一、运动损伤

1.运动损伤的定义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运动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特别与运动项目的专项技术要求关系密切。由于身体某些部位存在一定的生理特点,因而,不同运动项目各有不同的损伤易发部位。

2.课堂常见运动损伤类型

(1)擦伤:擦伤由于肌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互相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

(2)肌肉痉挛:寒冷刺激,如在冷水、冷空气等环境锻炼时,若准备运动不足,易发生肌肉痉挛。.电解质失调,特别是夏天运动时大量出汗,使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而引起肌肉痉挛。肌肉收缩失调或损伤。如过快的连续收缩,使肌肉放松不够而成痉挛,或运动中,肌肉有反复微细损伤,引起保护性强直收缩。

(3)裂伤、刺伤、切伤:是由于钝物打击或由锐器刺穿或切入皮肤所致。

(4)掌指关节、指尖关节扭伤:由于手指受到测方外力冲击而致,如篮球、排球运动中手指被球撞击。

(5)肌肉拉伤:由于准备活动不当,疲劳或过度负荷,注意力不集中,运动过猛或粗暴所造成的损伤。

(6)腰部扭伤:由于运动负荷过大或弯腰负荷过多造成,或体位、姿势不良所致。

(7)膝关节、踝关节的损伤:多由于错位动作所造成。

二、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

1.擦伤,应先用清水和肥皂清洗,然后用创可贴作应急处理,之后,送校医处做进一步处理。

2.肌肉痉挛:牵拉屈曲的指(趾),以使痉挛的肌肉被牵伸而解痉,然后局部按摩,热敷。离开寒冷环境的刺激,喝些盐开水。

3.刺伤。特点为皮肤伤口小,但往往造成深部组织损伤,如引流不畅,易继发化脓性感染或破伤风。刺伤导致的出血不要急于止血,因为流血可以带出脏的异物,降低感染几率。发生刺伤后,简单包扎后应及时到医院注射抗破伤风药物。

4.手掌,指关节戳伤:症状基本相同,主要有五个表现。一是感到患处发热,有灼烧感;二是患处明显发红;三是关节处肿胀;四是疼痛不已;五是关节处活动受限,难以弯曲。这是因为手指或脚趾被戳伤后,指关节、关节囊、掌指关节以及关节周围韧带被损害,发生了急性闭合性组织损伤。在戳伤后,患掌、指不要动,要保持平稳。尽快用冰敷,降低疼痛感,进行加压包扎,用纱布或橡皮膏将掌、指缠好。抬高患掌、指,因为如果下垂的话,血液向下流,肿胀就更为严重。

5.肌肉拉伤: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最好是立即冰敷,减缓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严重的充血、水肿可以减轻疼痛,待充血现象消退后,再采取热敷和按摩治疗。

6.腰部损伤处理:损伤的第一时刻应该立即冷敷,24-48小时以后热敷。扭伤的第一处理最为关键,千万不能贴膏药或者用红花油等,这样会加重病情。可以选择气雾剂类的伤科药,如“南洋理通麝香祛痛气雾剂”或者云南白药等,这类药本身含有制冷作用,损伤的第一时间就能使用,而且吸收快、起效迅速、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

三、运动损伤预防

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每个学生的安全,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要有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2.要掌握好所进行运动的技术动作:因为不佳的技术动作极易违反身体结构、功能特点和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容易发生损伤。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要根据活动的性质而定,准备活动的结束与正式运动的间隔时间以1-4分钟为宜,一般做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冬天时准备活动的量可大些。

4.运动量不要过大:要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过重而造成损伤。

5.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如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疲劳时,随着机体生理功能的下降,警觉和注意力的减退,机体的反应会相对迟钝,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易引起运动损伤。此外,运动者的心理状态与损伤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若运动者心情不好,情绪不高,其思想就不集中,也兴奋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必然容易受伤。

6.加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监督:包括不使用损坏的器械,运动的场地要符合运动要求,运动时要穿着合适的服装(包括鞋)等。

总之,通过学习运动中常见损伤,学生基本掌握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哪几种损伤,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运动非常重要,来避免运动时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鲍源林,崔承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体育函授通讯》1997

[2]李居昭《体育协会把课外活动搞活了》《中国学校体育》1992 浅论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以贵州省大学生体育教育为视角——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 22(4)

[3]沙军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

[4]白莉 曹士云 季克异 张健武 李杰 沈建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5]赵波 《体育教学》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