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禅对王维山水诗意境创造的影响
2012-04-29陈玉国
陈玉国
【摘要】由于受出身和生活经历的影响,王维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禅宗的“见性”思想深深影响了他的山水诗的意境创造,从而形成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表现出物我一如的境界,成为诗坛上一面不倒的旗帜。
【关键词】禅 山水诗 意境创造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09-02
中国禅宗的理论核心是“见性”,即肯定众生的“本性自净、圆满具足”,修行的过程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间自本性,直了成佛”、“即得见性,直了成佛”……修成正果只需“自身自性自度”,不需向外驰求……显然,这与儒家注重自身内心修养思想如出一辙,因而禅的“自度见性”的思想很容易被中国文人接受并与中国文学结缘。作为最早也最成熟的文学样式,中国诗歌创作历来强调“诗言志,歌言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缘情而绮靡”……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都是用心灵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抒情是自内而外而不是自外而内,也即“见性”。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说,禅宗“见性”理论对诗歌的创作必然具有重大影响。
唐代诗人中热衷于禅的不在少数,而王维显然是其中翘楚,甚至被誉为“诗佛”。中唐诗人杨巨源在《赠从弟茂卿》中说:“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禅智。王维证时符水月,杜甫狂处遗天地。”王维的友人苑咸在《酬王维》诗序中说:“然王兄,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王维的与禅结缘,与他出身和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王维出生于唐中宗长安元年(701年),而这正是佛教在唐代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特别是对“下立文字,敦外别传”的禅宗来说,这期间堪称为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 “信佛”、“崇佛”的世风也深深影响了王维的家庭,王维的母亲崔氏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她温良恭俭,摒绝世俗嗜欲,偏动斋戒,缁衣素食,师事大照禅师,奉佛三十余年。而因父亲早丧,王维自幼就随母吃斋奉佛,坐禅诵经,可以说王维是在禅的薰陶、渐染下、在佛光沐浴之下成长起来的,这样的成长经历必定对王维会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唐开元九年(721),二十一岁的王维考中进士后开始步入仕途,但浮湛连蹇的仕途生活让王维不断感到失意、彷徨。特别是对他有提拔知遇之恩的著名宰相张九龄的罢相(开元二十四年736)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以致他从仕热情日益消退,尤其中年之后,他更是希望到空门去寻求寄托,“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最后,他自号“摩诘”,离群索居于辋川别墅,沉醉于禅理之中,大隐于野,难得糊涂,过上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
王维被称为一代“诗佛”,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把“见性”观念有机的融入诗的情境之中,尤其是那些山水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空灵净美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表现出物我一如的境界,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创造了许多表现禅境的意象,例如“云”,据统计,在王维482首诗(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中有83首诗中有“云”的意象。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答裴迪》)
空林独与白云期。 (《早秋山中作》)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辋川集·欹湖》)
山万重兮一片云,混天地兮不分。(《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其二》)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山中寄诸弟妹》)
行到水穷处,坐看白云起。(《终南别业》)
不知栋云里,去作人间雨。(《辋川集.文杏馆》)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过香积寺》)
“云”作为水汽云团弥散于天地间似有还无,飘散四方游踪无定不知所止,这都显现禅的“有相无相”“无形有形”的思想观念。王维诗中的“云”显现出诗人天性空灵淡远,超然物外的风采,这也正是“禅心”的流露。
王维在隐居生活中,常追求一种“日与人群疏”的生活,因而他山水诗中多次描绘“闭门”的意境: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济州过赵叟家宴》)
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赠祖三咏》)
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归嵩山作》)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归辋川作》)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山居即事》)
诗人所追求的“闭门”生活是一种远离世俗的搅扰纷繁, “终年无客长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赠张五弟》)的孤寂闲散的生活。诗人力求达到一种“心与境寂”的状态,获得“心性本净”“无欲无求”“物我偕忘”的心灵解脱,实现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然理想。
这种“超然”也即“万事皆空”, 李弥逊在《题唐王维画摩文殊不二图》中说王维“晚年长斋,刻意空门,学室中唯绳床经案。退朝之后,焚香独坐,大有所契证,三复斯画,知其不苟”。晚年的王维,刻意在追求“空寂”的生活状态,他的诗中常常描绘出许多“空”的意象,如写“空山”:“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山不见人”(《鹿柴》);写“空林”:“林寂”(《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行客响空林”(《送李太守赴上洛》)“行踏空林落叶声”(《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邱兰若》), 静寂渺远的“空山”,正是王维表露内心空灵澄净的一种外在反映,如《鹿柴》一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没有人迹,但有人声,没有日光,却有反照,在有无之间,“人语”和“反照”恰恰表现了日暮山林的一片空寂。这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原本空旷、暗淡的景物给人以“淡而愈浓、近而愈远”的印象,表现手法是以动写静,衬托“空山”是如何的超离尘嚣、静寂淡然。这里的“空山”显然不是一无所有的山,而是心灵的感受,这种感受显示出内心的空寂清静。这与《鹿柴》中的“空山”是一样的。
王维是一位集深厚的佛学修养与艺术修养为一身的优秀诗人,因此,他的山水诗融进禅学的思想,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是我国古典抒情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我国古典抒情诗在艺术花苑中的一颗鲜艳的奇葩,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参考文献:
[1]《祖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高丽覆刻本,1994年。
[2]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版。
[3]清,吴汝伦(《唐宋诗举要》引)。
[4]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新1版。
[5]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圄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6]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月版。
[8]戴婕,《禅境与诗境——浅论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院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