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建促学风建设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2012-04-29陈秀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风学生党员辅导

陈秀敏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有相同的目标,且相辅相承,相互渗透。在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党建工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学分制在中国很多高校逐渐得到推广,然而学分制在实施中班级管理的淡化带来了党建活动和学风建设活动开展的诸多新问题。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电子系党总支以“1+10”系列活动为载体,在学分制条件下的推行以“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活动,成为创先争优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现状与可行性,体现以党建促学建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学分制 学习辅导 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党建学会2011年度重点课题(GZDJ11LX0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20-02

1.“1+10”活动模式介绍

所谓的“1+10”活动,是由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电子系党总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0〕12号)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本系学风建设实际情况所举行的党建活动。它以1名大学三年级或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利用自身的学习专长去辅导10名大学二年级同学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形式是以学习辅导为主线,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其中有授课、专题讨论和项目实训等。辅导次数根据各辅导学习小组的需求而定,每月不少于二次。党总支将每月召开一次辅导小组组长会议,随时掌握和了解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和遇到的难题,并协助他们解决。

本次活动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立足于“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做好“五个带头”作用为切入点,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积极投入到学生中去,发挥党员的作用,服务好同学,为系部学风建设发挥各自力量。其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党员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义务;其次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专长为基点,在学生中树立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带动一片学生;再次,拓宽党建工作的思路,把党建与学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党建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

2.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与行为表现的总和。它由教务处、学生处和各院系负责实施;党建工作是学院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和重要推力,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它由学院党委负责实施。但培养的高素质共产主义建设者必须依赖于高校的优质教育,而党建工作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人才成长的重要前提。二者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各成体系,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2.1两者各成体系

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是在实践中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与组织机构。学生党建工作一般由组织部领导,基层党委、党支部负责实施;学风建设工作一般由学生处、团委负责。同时两者又有着相对独立的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法与评价体系。党建工作,重点在于发现和培养一些在专业学习突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并通过一系列的入党培养程序,把这部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学风建设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则是通过各种教学措施和专业活动,在学校内营造出学习氛围,促进各班级、年级、院系良好学风的形成。可以看出,两者在工作体系、组织机构和工作重点上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各成体系。

2.2党建工作是学风建设的保障和重要推力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健康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建工作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积极上进的内在动力,使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们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工作表现等方面争当先锋、做表率,并在学生中形成辐射,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进步,实现了以德育促学风,促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操守,是学风建设的保障和重要推力。

2.3学风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高校党建工作的最基层组织是党支部,它们大多是依托班级、年级或专业而设置的,它的工作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学风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学风,使学生养成严谨自律、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它的重点是班风和系风的建设。学生党建工作总是伴随着学风建设的不断开展而不断推进,在启发引导大学生不断学习和成长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学生党建工作只有自觉地把学风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平台,才能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3.我院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现状

3.1 学生管理失衡,学风有待提高

学生到课率不仅反映一个学校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情况,也直接反映各班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情况,是班级学风和班风的真实写照。为了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华软学院电子系自2009年开始,用两年的时间对电子系四个年级学生的考勤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经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旷课率最高。

是什么造成大二学生的旷课率高于其它三个年级?调查发现,在大学这四个年级里面,大二年级的学生有以下特点:第一,专业课程增多,专业学习的压力增大。在学习负担增加的同时,部分同学无法合理安排个人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在学习上开始感到吃力;第二,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业课考证等各种类型考试逼近,考证压力大。部分学生对此缺乏合理的学习规划,盲目应付各种等级考试;第三,政治辅导员和学习导师普遍存在着重抓两头(即大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阶段和大四年级毕业就业阶段)的习惯性思维,对大二学生关注度减少,学生管理关注力度失衡。

然而大二学年是专业学习的重要时间段,是每个学生形成良好专业基础的重要黄金学习阶段,专业学习压力比其它年级大,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因专业学习难度大,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以致影响到以后的专业学习。所以,如何寻找问题存在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改善学风的当务之急。

3.2 党员管理缺乏载体,效果不太理想

随着华软学院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们可以自由的选课,传统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的模式已经不存在。同一个行政班的上课时间被打散,传统高校的行政班管理概念被淡化,大大影响了学生党员管理的载体和空间。政治辅导员对学生党员的指导监督作用被弱化,很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教育和集体活动。党员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化,挫伤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内政治生活,导致党员组织观念淡漠,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员的目标管理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没能把管理目标落到实处,流于形式,其效果不太理想。

3.3 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缺乏特色

经过对我院现有的32个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进行调查,发现其组织生活形式大多为理论学习、参观革命遗址和观看影视教材等,其内容比较老套,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和创新性。在开展过程中,少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组织活动的功能认识不足,没有把党组织的活动作为教育管理党员和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来抓,没有充分挖掘各支部的特色和党员的专长,活动随意性较大,缺乏特色。

4.“1+10”活动的可行性

4.1有利于提高党员目标管理的实效性

华软学院因实施了完全学分制,党员目标失去了原有行政班这个有效载体,使得很多目标管理得不到真正的落实。“1+10”活动正是从这种特殊性出发,而有针对性的通过压担子、下任务的模式,把党员目标管理与学习辅导活动结合起来。在形式上,把整体的组织生活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开展,这样就可以克服了集体生活没有共同时间的困难,其方法更加灵活,可操作性更强;在活动内容上,以学生党员专长为基点,贴近学生党员特点和能力,发挥了学生党员们的积极性,避免活动内容单一,丰富了党员目标管理的内容,提高了党员目标管理的实效性。

4.2有利于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在于党员数量多少,而在于参与到党的事业中来的人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在于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于群众对党组织工作成效的认可和支持。而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协调好群众的多元性利益关系,使各方利益均得到满足,使各阶层群众能正处其位、乐尽其能、安得其所。

“1+10”活动通过深入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发挥党员的先进生,寻找学生群体的独特共鸣点、兴趣点摆在本次活动的核心位置。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多层面、多维度解决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真正达到与学生深层次沟通的效果。[2]一方面,加强了党员们的服务意识,实现党员自我价值的升华;另一方面,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增加了群众对党建工作的认可,提升群众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有利于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4.3 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1+10”活动的结对子原则是“双向选择”。组员在没有进行结对子前,通过职业规划测试系统进行测试,达到自我认知和目标定位,然后通过见面会这个平台,进行相互认识、相互选择,最终结为对子并进行学习辅导。其目的是让大二年级的学生学会主动去了解自己,探索个人职业规划,从而制定个人学习成长目标。让学生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方式,转为主动学习。这即重视学生双方的意愿,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4.4有利于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

影响良好学风、班风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课程难度、是否制定学习规划和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1+10”活动,正是从大学三年级或大学四年级中选拔出一批在专业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党员,去帮助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使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难易度有一个全面的感观认识,在专业学习上和学习方法上少走弯路,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理清思绪,坚定兴趣,合理地疏导压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这些优秀党员们所展现出来的优点会对周围同学产生积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其他同学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从而促进班级、年级乃至院系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

5.合理化建议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以“1”带“10“创优良学风,确实发挥党员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带头作用,是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本活动将党建与学风建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促进全系整体学习氛围提高的同时,增强了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展现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弘扬了党员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真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学生群众中。然而,本次活动处于探索阶段,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还有待完善。以下是对本次活动将要完善的措施:

5.1 制定活动考评制度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1+10”活动虽然活动形式较好,但处于初期,很多制度规章制度还没建立。为此,我们根据本活动的特点,将建立“组长考评办法”、“组员考评办法”和“例会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一方面,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监控,保证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规范各学习辅导小组的工作方法,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2建立学员档案

如何去评估学员学习进步情况,除了“组员考评办法”外,还必须有组员的学习档案。它的作用在于记录组员每个阶段学习情况,在每学期结束通过对比总结。就能真正了解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和每个组长辅导成效,为以后活动开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是在学院党委开展“创选争优”活动的背景下开展的党日活动。本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开展过程中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学生需求个性化等特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行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党建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对本系的学风、班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丰富了党员管理的内容,增强了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展现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弘扬了党员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印证了在学分制条件下,开展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之“1+10”活动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持续性,对本系学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成.创新党建工作理念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13-115

[2] 王源平,刘永根,孙希刚.学分制体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3):14-18

猜你喜欢

学风学生党员辅导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