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

2012-04-29薛传会

高校教育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协同科技

薛传会

摘?要: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高等学校必须从协同创新的前提、关键、途径、基础和保障5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当更大重任。关键词: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中图分类号: G6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6—0024—06“2011”计划的实施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管理实施六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是关于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重要文件。高等学校应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推进协同创新战略,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当更大重任。

一、 协同创新的基本概念分析???? 关于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为检索项,以“协同创新”为检索词,通过精确检索,得到的相关记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是其中最早的一篇学术论文。之后高等学校进入协同创新领域,产学研合作是这一阶段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或者说产学研合作基本上可以代指协同创新的概念。《教育规划纲要》公布之后,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庆讲话之后,“协同创新”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协同创新宏观上的本意即指产学研合作,但从产学研合作到协同创新,两个概念的所指无论在内涵、重点还是模式、机制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对协同创新概念作一梳理。???? 创新一般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与结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其后创新理论得到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新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从系统论角度考察创新过程,开辟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一专门领域。关于创新行为的分类,以其涉及的对象为标准,可以分为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其行为的手段和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著名物理学家、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Hermann Haken)于1971年提出协同的概念,并于1976年发表《协同学导论》,系统论述了协同理论。根据协同理论,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协同”(Synergy)即是指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和系统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有序架构、沟通合作使得整个系统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获得原来分散个体简单汇总所无法达成的效果,也就是“2+2﹥5”。???? 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有序架构,更高效地实现创新的过程。在实践当中,从宏观层面来看,协同创新是指在科研创新系统当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的学者还充分考虑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作用,将政府及其他机构引入协同创新概念中。总之,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整合资源,实现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促成产业化的科研新范式。也有学者从微观层面,针对同一创新主体,提出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和内在动力,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实现直接沟通,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但这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 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战略机遇???? 从19世纪末科研创新行为主体初成,到科研创新行为主体自成体系,再到产学研结合,我国科研创新系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协同创新体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新时期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思考,是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作为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推进协同创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 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机遇????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推进协同创新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高等学校是科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担负着国家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重任,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主体,但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面对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高等学校面临重大机遇,迫切需要以全面开放的姿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不同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并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促进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高等教育进入开放发展阶段,高等学校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的发挥提高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力,以服务求得支持,以贡献促进发展。相对于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与科技创新相关,更应该成为现阶段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产出了大批科技成果,其中很大一大部分却被束之高阁,没有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究其原因,是高校没有能很好地回应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协同创新战略可以将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兴趣和科研关注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直接联系起来,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从源头上解决目前高校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要实现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这对高等学校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要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就必须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协同创新因此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教育密切结合,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这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 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战略重点???? 国家积极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专项政策,鼓励并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作为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学校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入手,克服协同创新的制度障碍,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战略。???? (一) 协同创新战略的前提是观念更新???? 协同创新总体上要求高校以需求为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但高校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氛围,大部分科研人员仍固守着传统的隔离式研究方式,每个人都在挖自己的“井”。协同创新需要打通众多孤立的“井”之间的联系通道,推动由“井”文化向“海”文化转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小富即安、封闭孤立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在单个学科内部寻找科研课题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从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寻求科研资源的习惯行为中解放出来,把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纳入科研课题的视野,在所在区域乃至全社会、全世界配置科研资源,谋求科研的协同式跨越发展。高校尤其要改变对科技创新目标的传统思维,协同创新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既是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现实要求。相对于以研究者的个人兴趣为主导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以解决国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社会急需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公益性问题,可以将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前移,并在服务社会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更深层次的结合。这种结合国家需求的问题研究应该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不能闭门造车,通常需要组织大规模的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团队来协同完成,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着眼于行业与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关键技术问题,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围绕目标,通过协同组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年产量18.68亿吨,超过全球年产量的一半。按照传统工艺,生产1吨水泥将产生0.8吨二氧化碳。现今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攻克水泥生产耗能高、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多的问题就成为重大现实需求。国家“973”计划“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组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重大现实需求,由南京工业大学与同济大学、中国建材总院等单位组成6个课题组,对水泥生产工艺、装备等进行协同攻关,目前已突破关键技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将实现水泥碳排放量减少50%以上的目标,有些技术已进入产业化或中试阶段,有些已经大规模推广。“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堪称高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的典范。???? (二) 协同创新战略的关键是机制创新???? 协同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是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苹果、惠普、英特尔等一大批世界著名高科技企业在美国硅谷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我国三个科研子系统长期以来各自独立运行,处于“封闭”状态,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是破解这个困局、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就目前来看,使现有的科研子系统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共享信息,整合资源,协同创新,需要在机制上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管理的机制问题,二是绩效评价的机制问题,三是权益分配的机制问题,四是资源共享的机制问题,五是信息沟通的机制问题。???? 上述5个问题,绩效评价和权益分配又是重中之重,因为评价系统事关价值导向,不同的绩效评价将制约着协同创新的方向、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协同创新的力度,同时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权益分配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阻碍协同创新的健康发展。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上要大胆探索,力争突破内部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在绩效评价上,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坚持多元化推动方式,现阶段尤其要注重解决企业、科研院所与教师之间的信任问题,通过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强调以原始创新质量、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和贡献率为导向。在权益分配上,要通过科学的利益调节机制,调动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促进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当然,在协同创新中,大学也不完全等同于其他创新主体。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历久弥新的机构,大学历经千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追求真理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学术自治是大学独享的特权,学术自由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者社团是大学文化的组织基础。教育事业有别于产业,任何形式的体制机制改革都不能以大学文化传统的失落为代价。高校在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多考虑一些责任,少一些功利色彩,避免对大学文化传统造成冲击,避免扭曲教育本质。???? (三) 协同创新战略的途径是跨学科研究???? 学科是人们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划分,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学科体系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为了取得更大的科研进展,必须突破学科划分形成的制约,走向更大范围更高境界的跨学科性的研究。所谓跨学科研究,就是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综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学科(或者专业领域)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观点、概念、理论等,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跨学科研究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一种交流与对话的新模式,有助于人类解决科学和生产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在跨学科领域展开,20世纪的诺贝尔奖近半数发生在跨学科研究领域,纳米科学、基因工程、登月计划等等都是大型跨学科研究的典型。???? 从上述跨学科研究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核心属性就是协同。跨学科研究是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意义。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我国高校学科门类众多,但囿于高校及其科研管理体制的限制,学科或学院之间壁垒森严,科学研究中“自立门户”、“单打独斗”的现象十分普遍。尽管近年来高校中也逐渐兴起跨学科或跨学院合作,但多为应景式的形式上的合作,或者仅是资金上的合作关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高等学校要推进协同创新,必须首先在大学内部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突破学科内的固有思维和模式,鼓励用多学科的思维方法研究本领域的问题。学校应鼓励各学院站在更高的高度,将目光更多的投入到学科边缘和交叉地带,并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寻找到更多的创新基点。???? 高等学校通过跨学科研究推进协同创新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苏州当地政府、企业和高校合力打造的“政产学研金”合作平台,作为新兴产业,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和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南京师范大学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直接参与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所在高校艺术设计、影视传媒、教育、心理、动漫、计算机等诸多学科优势,在跨学科协同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释放了巨大能量。产业园在成立以来的短短一年多时间内迅速完成了产业聚集、聚核和聚变的过程,2013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四) 协同创新战略的基础是平台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科研组织模式主要以“校—院—系(所)”型的直线职能制为主,科研管理体制固化,科研组织模式单一,在校校、校所、校企之间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国家提出了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力图使这些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从形成多元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来看,高校积极参与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种是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集聚优秀创新团队,营造一流学术氛围,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第二种是面向行业和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建立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第三种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所在区域内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动高校服务方式的转变。第四种是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与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模式,发挥文化引领功能。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可以选择不同的平台类型,展开重点建设。???? 近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比如科技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共同培育和促进江苏的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下一代移动通信与未来网络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据三方协议,由两部一省授牌,先期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体,建设科教结合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以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建设科教结合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地;以南京·中国无线谷为主体,建设科教结合南京通信与网络产业创新基地,积极实现“实验室与基地、学科与产业、人才与公司”的无缝对接。应该说,政府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已经走出实质性步伐,高等学校更应抢抓机遇,其中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发挥关键性的组织协调作用。???? (五) 协同创新战略的保障是配套政策???? 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配套和支持。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实施团队联合攻关研究,需要在科技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并且要求这些不同方面的政策制度协调一致。教育部、财政部“2011”计划中提出的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八项任务都以相关的政策制度为保障。上文提及的五个方面的机制创新,也同样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就教育制度内部来说,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这为协同创新战略提供了契机。高等学校应主动参与改革,积极探索推进协同创新的制度政策,先行试点。以绩效评价机制为例,目前在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仍在实行只有主持课题才算数,评价科研成果时重视论著轻视应用,成果署名只有第一作者才有效的管理政策。这种管理政策的简单化,不仅不科学,而且挫伤了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合作研究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科研的联合攻关。再如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中的人事政策,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资源和资金的政策等等,高等学校推进协同创新,必然要求对类似的政策措施进行改革,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匹配的政策措施,为协同创新扫清制度障碍。???? 推进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就高校自身来看,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因此,不能单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待协同创新,而要将其放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内,从全方位改革的视角,切实推进协同创新,并以此为契机推进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参考文献[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2]?张?钢.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2):51—61.[3]?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5]?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6]?刘吉臻.以国家需求为目标 以项目为载体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12(3):9—11.[7]?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2008(2):14—15.[8]?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16—19.[9]?邬大光.增强科研能力?推动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05—7(2).

(责任编辑?朱漪云)

猜你喜欢

跨学科协同科技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