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投入的视角
2012-04-29陆春萍赵明仁
陆春萍 赵明仁
收稿日期:2012-06-11
作者简介:陆春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赵明仁,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兰州/730070)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教师教育机构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8800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和教育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话语中,对大学生究竟是如何学习的这个核心问题讨论的很少。学习投入是反映大学生学习内在过程和外在特征的重要概念。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并不理想。学业挑战性处于中等程度,尤其如分析、综合、判断和应用等高层次思维水平的投入更显不足;大学生不论课内还是课外的学习主动性很弱,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师生互动非常缺乏;需要加强学生专业实践与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改革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考和探索能力为主的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投入;教学模式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脚步,以及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大话语下,如何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近年来整个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钱学森之问”让我们再一次叩问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问题。实际上,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对大学教学研究还显不足,这映射出了一种意识:办学体制、财政投入、师资队伍、专业和课程设置、招生就业是重要的政策对象,教学是教师的事情,或者说在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庇护下,教学问题很大程度上逃离了管理视线。但是,由于在绩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的影响下,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问题比较严重。[1]再加上十余年的大幅扩招,大学的生师比拉大,新任职教师入职教育过程简化,助教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那么,大学生究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学习的品质如何?学习的支持环境怎么样?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过程,是反映学生学习内在过程和外在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本研究从学习投入的视角理解大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
一、学习投入概念及相关研究
学习投入概念出现已有七十年的历史,近些年对其研究在增多。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努力的程度和学习过程的质量。[2]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中,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的、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学生在学习中的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韧性,对学习有强烈的意义感、热情和愉悦感。[3]学习投入是涉及学生的行为、认知和情感成分的活动,因此学习投入通常分为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4]行为投入包括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从主动性来说可以分为回应教师的要求到主动提问和质疑。情感投入指对学校生活的情感体验和向往与卷入,如喜悦、烦恼、焦虑、自豪等。认知投入指学生思维水平和挑战性,如问题解决技能、元认知能力等。
学习投入的大部分指标能够较好地预测学业成就,但两者关系比较复杂,学习投入高不一定意味着有较高的学业成绩。低能力学生能够更多地从学习投入中受益,大一学生与大四学生在看似相同的学习投入中获得的学业成就不同,有些大学的环境能够更有利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向高层次,如批判性思考等学业成就的转化。[5]那么,大学生怎样投入才能有比较好的学习成就?美国高等教育协会支持的一项研究发现,优质本科生教学的七项原则是:鼓励师生互动、鼓励学生间合作、鼓励主动学习、提供及时反馈、强调时间投入、高期望、尊重多元化人才和多元思维。[6]可见,学生的主动投入,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高期望和宽松的培养环境是优质本科教学的重要元素。
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是盛行于北美的测量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大型研究,过去十年中共有1523所大学和学院的320万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该研究从学业挑战水平、积极与互动的学习、师生互动、教育经验的丰富性、校园环境的支持五个维度调查学习投入状况。[7]设置这五个维度的基本假设是:进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学校通过提出高期望的学习成果和强调努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挑战性的学习。当学生主动投入时他们能够学得更多,学得更深入。当学生合作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复杂问题时,一般来说能够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考和学习能力。[8]学生需要与教师在互动中获得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及时反馈能够激发学生持续而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需要学会在多元文化中共处,获得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统整和运用专业知识。学生在支持和愉悦的校园环境中有助于他们对成功的追求,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以上观点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如对荷兰大学生的大规模调查中发现学习环境和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并进而能够提高学业成就,参与课外活动的经历有助于持续地促进职业生涯的成功。[9]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修订
采用修订的NSSE问卷。首先翻译问卷,邀请多位大学教师和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对问卷进行修订,之后在大一和大四学生中进行两轮试测并修订。
(二)样本
在西部地区一所省属重点大学中进行调查。在校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抽取两个文科学院和两个理科学院,每个学院选择本学院学术力量和教学水平最好的专业,邀请同专业大一和大四各一个班学生在第二学期末填写问卷,集体作答,当场收回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377份。其中文科174份,理科203份;大一191份,大四186份;男生124份,女生248份。
三、大学生学习投入状况
(一)学业挑战性一般,高层次思维能力投入不高
总体来说,学生学业挑战性处于中等水平。从学校(学院)层面看,70.2%的学生认为学校强调要在学业上花大量时间,重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可见,学校管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是,从教学和学习层面看,学生投入并不高。图1显示,有5.6%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没有读过老师布置的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有49.3%的学生读过1-4本,这说明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少。我国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紧紧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
图1 在过去一年中阅读的老师布置的与课程相关参考书那么,包括阅读与课程有关参考书在内,学生平均每周花在做作业、实验、预习、研讨等与上课有关的准备的时间有多少呢?图2显示,有3.8%的学生课后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学习。33.5%的学生平均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1小时之内,有20.9%的学生平均每天在2小时之内,只有40%的学生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2小时之上。可见,总体来说,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是比较少的。
图2 平常一周准备上课的时间课外学习投入时间少,是因为上课时间太多没有时间,还是努力程度不够呢?在“为了达到老师的标准或期望,努力学习的程度超过了自己的想象”问题上,有27.9%的学生回答从没有过,有56.3%的学生有时会超过自己预期的程度努力学习。分别只有13.7%和2.1%的学生会“经常”和“时时”超过自己预期的程度去努力学习。由此来看,学生努力程度并不很高。
图3 学生认知投入状况既然学生在学业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处于一般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认知挑战如何?他们的认知努力是怎样的?图3显示,学生进行如分析、综合、判断、应用这样的高层次学习过程并不多,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左右,那么三分之二的学习过程则是记忆等重复性的活动,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访谈中学生经常谈到的问题是,学习中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机会太少,以死板的方式学习的知识很快就被遗忘,没有多大价值。他们认为,现在课堂学习花很多时间用来记笔记,然后考试前几天背一背,考完试也就算是学完了。学生希望有一个认知挑战和创造的过程,希望通过主动的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二)主动性很弱,合作学习较为普遍
自主性是衡量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更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征。但调查表明(见表1),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较差,这一方面与学习习惯有关,也与教师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有关。有17.0%的学生从来没有在课堂上提问,或者能够参于课堂讨论。只有12.4%的学生能够经常提问或致力于课堂讨论。另外,大学课堂上并没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作业汇报(Presentation)的习惯,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课堂汇报,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可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很小。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统治的世界,学生少有疑问,鲜有参与。
学生间合作比较普遍,课外经常和时时一起做作业的学生有37.7%,从没有一起做作业的只有12.2%,80%的学生能够辅导其他同学的学习,32.6%的学生能够经常或时时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
表1 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状况(%)
(三)非常缺乏师生互动
教学的本质在于师生互动和在交往中开展的认知、知识、情感和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图4显示,像对作业的反馈这样日常性的教学交往,或者参与课题研究这样深度的互动都是比较缺乏的。
对学生作业及时反馈是最基本的教学责任,但是有33%的学生却从来没有收到老师对自己作业、学业上的口头和书面的反馈。经常和时时能够收到的只有16.9%。与此相似的另一个问题上,32.9%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老师讨论过作业,只有13.0%的学生能够经常和时时与老师讨论自己的作业。
图4 师生互动情况(%)与班主任或辅导员讨论生涯规划的学生也较少,只有不到10.0%的学生经常和老师讨论,有41.8%的学生甚至从来就不与老师讨论涉及自己未来和当前大学生活意义的规划。
运用T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和专业在上述各方面的均值后发现,大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高于大一,而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p<.05)。这也符合常理,在校时间长自然与教师交往就多一些,但并不是说大四学生与教师互动性就比大一多。除了“与老师参与课外活动”外,其他所有问题上文科学生与教师互动都高于理科学生,但只有在“与老师讨论做作业”和“讨论生涯规划”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5)。参与教师课题这种研究性活动的学生只有17%,不过有42%的学生计划寻找机会去参与,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积极性还是不低的,需要学校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条件。
(四)教育经验比较丰富
总体来说,学生的教育经验比较丰富,主要表现在参加社团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较多。不过在多元文化交流方面比较少。比如,有35.4%的学生从来没有与不同民族学生深入对话。其实不同民族文化承载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与不同民族同学深入对话,不仅是增进了解与友谊的过程,也是扩展自己理解世界视角的方法。所调查的学校地处多民族的、多文化省份,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学生应该有更好的机会去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有54.6%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自己不同宗教信仰和个人价值观完全不同的学生进行过严肃的对话。可见,学生对于信仰和人生价值的反思和探讨较少。
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校园出版物、学生会、校内外运动会的时间并不少,只有10.2%的学生从来都不参加,50.3%的学生平均每周参加时间少于1小时,而多余2小时的学生有39.5%。
图5 正常一周内参加课外实践课程时间表2显示,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有过实习课和其它的专业经历,这个比例对大一学生来说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当我们只看大四学生的时候,只有59.1%的学生已有实习或专业实践经历,其中文科毕业生为52.5%,理科为64.2%,这个比例显然太低,应该说所有的大四学生都要有专业的实践经验。
学生通过参加证书考试、顶尖课程、高级项目等积累资深经验的比例很低,已经参加的只有7.7%;具有出国游学和深造的比例则非常低,计划去做的比例也比较低。
(五)学校的支持环境一般
图6显示,只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对学业上的支持,有近40%的学生认为学校比较重视,有20.6%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对学业上的支持。另外,学生也认为学校比较重视帮助他们应付学习以外的负担和责任,例如帮助申请助学贷款等。
图6 学校对学生的帮助情况(%)不过,从学生与学校和教师关系看,学校的氛围并不理想。图7显示,学生认为行政管理人员并不是很友好,学校管理不够体贴周到,变通性也较差。相对而言,学生认为教师更友好一些,更有感情。总体来说,学生与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关系都处于中等水平以下。
图7 学生与同学、教师与行政人员关系四、讨论
在本研究所关注的五个维度上,大学生学习投入并不理想。学业挑战性处于中等程度,尤其如分析、综合、判断和应用等高层次思维水平的投入不足。虽然学生间合作学习较为普遍,但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学习主动性都很弱,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学习沿袭了中学阶段以知识获取和储存为主的目标,较为忽视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被动和以专业知识识记相一致,教师主要以讲授方式教学,师生互动非常缺乏。专业学习之外学生获得的教育经验比较丰富,但还需要加强学生专业实践与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学校层面对学生学业较为支持,但是学生与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关系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间。
总而观之,大学教育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学习中认知挑战性比较低,缺乏对于思维能力这个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核心素质的培养。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教学的原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他又引用康德在两个半世纪以前的话语“学生应该学习的是思考活动,而不是思考的结果”来说明培养学习思维能力的重要性。[10]Bok校长同时提出要改善教育方法,包括激发学生好奇心;避免干扰学生学习的先入为主观念;提出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敬重慎思明辨;评价学生是否进步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检视自己的进展并进行改善。[11]
由上可见,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检讨和更新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中最需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教学品质与教学模式和方法紧密关联。在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能够把研究中的新近成果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12]但是,我国大学教育不太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问题,我们习惯上认为这是大学教师自己的事情;而且也有这样的假定,专业知识本身更有价值,但比较忽视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实际上,这会极大地影响学生所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性质和品质,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认识论,不同的认识论又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13]在西方大学,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国,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教和学的基本哲学,即教学是在学生主动投入前提下开展的。比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汇报、小组研讨(Study Group)是绝大多数课程都会使用的学习方法,甚至有的整个课程就是以研讨课(Seminar)形式进行的。图书馆和大部分教学楼会有大小不等的小组讨论室(Study Room),配备电脑或投影仪供学生使用。这些教学设施和方法都基于这样的信条:大学生是主动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单是讲解知识,重要的是组织和挑战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而这正是我国大学生学习中亟待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徐岚,卢乃桂. 研究型大学师德建设的途径[J]. 教育研究,2010 (7): 88-94.
[2] Kuh,G.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C]. In R. M. Gonyea & G. D. Kuh (eds.). Using NSSE i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an Franscisco: Jossey-Bass. 2009.
[3] Schaufeli,W. B.,Martinez,I. M.,Salanova,M. S., Bakker,A. B. 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 Cross-Na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 464-481.
[4] Fredricks,J. A.,Blumenfeld,P. C., Paris,A. H.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1): 59-109.
[5] Carini,R. M.,Kuh,G. D., Klein,S. P. Student Engagement and Student Learning: Testing the Linkage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6,47(1): 1-32.
[6] Chickering,A. W. & Gamson,Z. F.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 The Wingspread Journal,1987,9(2).
[7] Anonymous. Quick facts[EB/OL].http://nsse.iub.edu/html/about.cfm.[2012-04-03].
[8][11] Bok,D.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Learning More[M].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118.
[9] Verneulen,L. & Schmidt,H. G. Learning Environment,Learning Process,Academic Outcomes and Career Succes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8,33(4): 431-451.
[10]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1.
[12] Brew,A. & Ginn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agement in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Students` Course Experiences[J].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08,33(5): 535-545.
[13] Otting,H.,Zwaal,W.,Templelaar,D., Gijselaers,W.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0,35 (7): 741-760.
(责任编辑 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