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心中信仰的太阳
2012-04-29张宝泉
张宝泉
侯波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小有名气。近年小说创作渐入佳境,继去年《上访》被《小说选刊》选载后,近日《春季里那个百花香》又荣登《小说选刊》2012年10期榜首,显示出侯波小说创作不凡的实力。
小说以农村过年闹社火为线索,以村长为办社火的辛勤工作为框架,以村民红鞋为主要人物,串联起了当代乡村生活的多彩片断,触及到了农村生活中古老而又敏感的话题,触发了人们对民间信仰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在一个侧面呼唤起人们重建信仰的崇高命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生活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从《陈奂生上城》到《乡场上》,再到侯波的《春季里那个百花香》,农村食衣无着,温饱难继的困难时期已成过去,但农民精神世界的脱胎换骨和素质提升却依然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重大课题,在物质基础现代化得到强有力推进的当口,农民精神生活的提升已日益成为越来越紧迫的课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信仰危机,到此后的信仰分化、多元、乃至冲撞,整个国人精神世界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剧变局面。主流意识形态的困窘和消解让心无所寄成为国人普遍的精神状态,而其中暗藏的危机和隐忧,早已被我们敏锐的作家所捕捉。所以直面信仰缺失的现实就成为有良知的作家的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于是,在作品中我们看到,耶稣歌的声音弥漫乡间,门徒会的邪教暗流涌动,村长里外难做人,镇政府成了泔水桶。本应肩负使命保民于一方平安的派出所,却假借维稳的招牌践踏着农民的合法权益甚至暗藏祸心。而精神空虚的农民则心无所寄热衷于扣明宝、耍赌博,给农村生活和社会稳定埋藏下了潜在的危机。这一幕幕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逐步富裕起来的表象背后暴露出来的却是精神贫困的无着与慌恐。而全无新时代精神的自由与淡定。
面对这样的精神图景,我们的党和国家无疑给出了拯救之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的文化大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就是解除人们精神危机的盛世良方。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烟山村民排练秧歌的行为就成为我们时代洪流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它虽不起眼,却如同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透露出广大农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县里的号召,乡上的支持,村上的主办也正在显示着一套体制和机制的功能。特别是村民积极踊跃的参加,表明了广大农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积极倾向。而这正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重要的现实根基。当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精神文化活动的创造者与参与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最为强大的时代,也就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真正到来。
而在农村,能够承担起文化繁荣使命的人物就是红鞋这样的角色。红鞋有文化、人望好,能歌善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新型农民的代表。在主导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她们选择信耶酥,这完全符合她们务实本份的朴素性格。她们在耶稣教中寻找到了寄托,也自觉地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良好风气,显示出当代农民自我选择信仰的积极倾向。虽然她们选择的耶稣教不过是一剂精神鸦片,但比走上门徒会邪教的歧途却强十倍,显示出农民自己选择精神信仰的积极一面。而在排演秧歌的过程中,她们对补助的争取和坚持,既符合农民务实的本性,也是她们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同,不无积极因素包含其中。特别是对红鞋的公公被派出所送到医院又不明不白地死在医院里一事,红鞋既不埋人也不要钱的举动,这无声的反抗,确实让郭书记等人难以理解。而这一点恰恰是红鞋的闪光之点,她要的是一个说法。这说法就是真相,就是尊严。看到这里难免让人想到《秋菊打官司》的电影。红鞋的做法同秋菊如出一辙,在这里,红鞋就是又一个的秋菊。那么这里红鞋与秋菊的复调重唱给我们强化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一种量的重复?还是一种质的突破?在作品中的我们没有看到质的突破,而只是量的重复,虽然1+1增加了量的重量,但悲剧的性质并未有丝毫的改变,特别是把真相的揭露和说法的讨得错误地寄托在耶稣基督这个神神身上,深刻地警告我们象红鞋这样领头参加农村文化活动的领头羊尚且走入信仰的误区,而那些还不如红鞋的千千万万的农民们他们的选择不就更令人忧虑吗?同时,红鞋在一个乡党委副书记的面前说出此话,其反讽意味,令人深思。
真相和尊严是信仰的基础。当下真相如此难以揭开,尊严更无以寻找,要重建信仰就更为不易。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来自许多方面的诱惑和困扰。基督教已经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门徒会也在蠢蠢欲动,村长侯方方的无言以对,郭副书记的无能为力,让我们感觉到总是有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好像是有谁播撒下了弥天的大雾,象那等待不来的戈多和永远不能进入的城堡一样,让人无法去靠近真相,而特别令人可悲的是,当红鞋她们无知、幼稚而又错误地把寻找说法的希望寄托在天上的神神和耶稣基督身上的时候,人们确实已经很难搞清楚,我们常以为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平正义的派出所,在这里到底扮演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当派出所以门徒会的诬告为凭而抓走红鞋的时候,我们的派出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国际歌》早就告诉人们: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要重建我们的信仰,同样全靠我们自己。看看我们今天信仰的悲惨处境,人们感到的是无尽的深远与艰难。好在红鞋他们已经在选择,虽然选择的错误会让她们付出代价,但她们对真相和尊严的执着却让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她们的脚步,这脚步会路经千难万险而回归到人自身,回归到人的尊严和价值,以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基础来重建我们的信仰体系,千千万万个三娃老汉的死才会明明白白,千千万万个红鞋要讨的说法才会公平公正,千千万万队秧歌才能成为全体人民自觉、自愿、自为、自由的盛大节日,从而在其中享受快乐,凝聚力量,建设未来。以这样的视角来看这篇小说,它好像是一个长篇的序曲,因为那诸多的麻烦根本不是一个小村长侯方方所能扛得起来。文化是灵魂的家园,信仰是精神的旗帜,事关民族复兴大业,真可以说,重建信仰,人人有责。
责任编辑:杨建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