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报告促进管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多重价值

2012-04-29陈锋

WTO经济导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央报告责任

陈锋

近年来,为推动中央企业发挥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推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以提升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中央企业的努力下,社会责任工作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呈现出许多亮点。

从报告的数量看,2006年以来中央企业每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均呈上升递增态势,发布报告的企业从2006年的5家上升至2011年的76家,基本覆盖了中央企业所在重要行业,占中央企业总数117家的65%,与《财富》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持平。中国石油、中国五旷、中钢集团等一些企业还发布了国别报告。许多企业的报告体现出了较强的连续性,33家企业连续3年及以上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有12家企业连续4年发布报告,4家企业连续发布5年,4家企业连续发布6年,这些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时间较早,连续性强,质量普遍比较高。

从报告的质量看,整体质量和规范性不断提升。报告内容更加全面,许多报告在完整性、实质性、可比性、可读性、平衡性和创新性等各个方面都表现突出。报告的篇幅渐趋合理,2011年中央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篇幅平均为69页,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篇幅的长度确保了报告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履责的情况。报告发布的时效性也不断提高,2011年发布的报告半数以上为上半年发布,与企业年报发布时间基本一致。同时,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也更加规范,多数报告都列出了国内外较为权威的报告参考编写标准;一些报告还进行了报告评价或报告审验等第三方评价,提高了报告可信度;部分报告以同时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提高了国际化程度。总体看来,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中远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中钢集团、中国五矿、中国石化等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央企业不仅就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制度、措施和绩效进行了较为充分系统的披露,提升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水平,同时也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持续改进社会责任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中央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实现多重价值,整体上可以概括为“外塑形象、内强管理”两个层面。

从外部看,编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增强了企业透明度,有利于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为外部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提供了重要线索,从而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企业树立负责任的品牌形象。从内部看,编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系统总结,逐步梳理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理念与要求,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企业内部传播和责任意识的提升,形成责任文化,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中央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在编制发布报告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还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进行对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经营短板,规避风险,发现机遇,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具体分析来看,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新型的管理工具,至少对中央企业产生了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是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深化和意识的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是编制发布报告的前提和起点,它直接决定了报告的框架结构,也决定了报告的深度和质量。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增强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也提升了对社会责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为编制发布好社会责任报告,几乎所有的中央企业都开展了社会责任培训,这些培训包括专题培训、岗位培训、外部培训等多种方式,有些企业还创办了社会责任内部网站或刊物,开辟社会责任学习培训专栏,建立社会责任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了社会责任关键岗位和全体员工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一些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社会责任交流活动,如研讨会、论坛、经验交流会等,拓宽视野,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责任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动态,广泛学习优秀的做法经验。通过这些举措,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要求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负起责任,要求企业在决策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可能造成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许多中央企业在编制发布报告过程中,探索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使命、价值观和愿景,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社会责任观。

此外,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也促进了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在公司内外部的有效传播。许多公司的员工认识到,原来自身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社会责任的重要议题之一,都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目前,大部分中央企业都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与推动编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是促进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完善。在编制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都成立了专门机构,组建了专业队伍,提供了专项经费保证,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以确保报告的顺利编制和发布。随着社会责任工作的深入开展,如社会责任战略规划、指标体系、绩效评价等相关工作职责和任务也在增多,这些基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人、财、物方面的资源支持,也就成为中央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系统深入地开展各项社会责任工作的基础。

目前,中央企业普遍建立了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明确了归口管理部门。多数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建立了有关社会责任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建立社会责任委员会或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的中央企业已经达90余家。一些企业专门制定了有关社会责任工作制度,并对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可以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渐趋完善,发端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方面的管理体系要求。

三是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报告应系统梳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方方面面,真实、客观、及时地反映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存在的各种影响,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判断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全部议题、指标和内容。因此,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远比编制一个宣传册复杂得多,是一个系统地阐述公司履行责任的理念、制度、确保践行责任的制度安排负责任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几个人的小组简单地编写一些材料就能够完成,而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个深化理念,也是查找企业自身履行责任差距、寻找更好的履职方向的过程。

从中央企业看,通过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建立完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许多企业在编制报告的过程中,根据报告的框架和内容,逐步探索建立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如中远集团、宝钢、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钢集团等企业在多年的报告编制过程中,逐步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层面内容,从而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将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岗位,特别是融入企业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流程中。通过建立这些指标体系,推动了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要求与中央企业日常运营和管理体系的全面融合。许多企业基于此,全面改进、丰富和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融入社会责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等制度,降低企业运营的社会责任风险。此外,还有许多企业在建立指标体系过程中,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对标,发现自身缺项弱项指标,不断改进完善这些“短板”指标。这些方面的有效措施和做法,都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企业通过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升了管理,反过来,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责任报告水平的提高。比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将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前移,实现社会责任报告由传统的“事后编制”向“事前编制”的方式转变。正是多年来在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过程中不断发现管理弱项,总结经验和缺点,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份报告的编制。

四是促进了企业声誉提升和沟通交流。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界全面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业绩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各界和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的重要参考。现在许多外部评价机构在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时,主要参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如英国Accountability每年对《财富》500强前一百强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每年分别对中国境内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前100强进行社会责任评价,这些主要参考的都是披露自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而这些评价对企业的声誉影响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近几年公布的“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都显示,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对提升中央企业的声誉产生了较好的正面影响。这与中央企业履责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也起到了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作用。目前,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网站上一般刊载了其社会责任报告,国资委网站也有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链接,社会各界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社会责任报告了解中央企业,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了解企业的履责情况;一方面也能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地与企业进行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从另一个层面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质上也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一个承诺,比如国家电网公司在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出了公司的十大承诺,国家电网公司的客户阅读其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对照其十大承诺,看看是否能够兑现,在兑现承诺中有哪些不足,可以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一些企业在编制和发布报告过程中,听取政府、消费者、投资者等相关方的建议和意见,既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也达到了更好地改进工作的目的,实现了有效沟通的效果。此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也有利于将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在品牌塑造、品牌传播和品牌维护的全过程之中,建立起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品牌的认知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的看来,通过将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个重要的推进抓手,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沟通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企业有了一些重要变化。看到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社会责任报告本身,还是其他社会责任工作,依然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就编制报告而言,目前最大的挑战还是认识问题。中央企业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但是目前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多来自于外部压力,仅仅将发布报告作为一个宣传工作一个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报告的价值所在,未能认识到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乃至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其次,报告本身的质量有待改进,报告披露的信息应该更加全面、更加均衡;报告的规范性有待提高,从参考标准、发布时间、编制形式等都有待改善。一个重要的挑战和难题在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还不够,需要通过报告编制过程中的沟通、发布后的传播、意见的采集与反馈,进一步提高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企业没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完成2012年年底前全部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任务,依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约束越来越严。增强企业运营透明度,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如何进一步发挥报告的管理作用,防止编制报告出现异化和偏差,十分关键。如何进一步通过编制报告,建立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全面梳理企业管理体系,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明确改进重点及方向,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改进,从而实现社会责任报告工作由文字加工、编辑向真正的社会责任管理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的任务和目标。

有效方法可能是:一方面,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通过对报告质量的评价,比如对报告披露内容的完备性、细致程度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价,督促企业进一步披露大量的定量数据,而披露这些数据反过来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完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搜集渠道,构建数据统计体系,从而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社会责任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行衡量和考核,对提升社会责任工作有重要意义。各个利益相关方通过这些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不仅考察各个方面的绩效指标,也将考察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在内的沟通指标,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这种情况下,企业将更加注重提升报告的水平,也将更加注重通过编制报告来促进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编制报告的综合价值。

(作者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研究一处副处长)

猜你喜欢

中央报告责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报告
报告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