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醉如泥”溯源
2012-04-29倪培森
倪培森
辞书上对俗语“烂醉如泥”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形容人喝酒过量醉得很深(烂醉),浑身瘫软得好像一团泥(如泥)”。不言而喻,都是把作为喻体的“泥”字当作水和土的合成物来理解;至于该词的由来也都未加说明。
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泥”的古代文献,发现“烂醉如泥”中的“泥”,其字义竟然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虫名。宋代精于训诂的学者吴曾在其所著之《能改斋漫录·事实》(秘阁藏书)一书中记载:“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明代学者、古散文大家张岱在其名作《夜航船》卷十七《四灵部·虫豸》中写得更加明确、具体:“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同一时代的学者毛晋在撰编的《津逮秘书》(内府藏版)中引用无名氏所写的《五色线》卷一也如是说,大意是:南海有种怪虫,没有骨骼,身体能分泌酒液。这种怪虫只有在水里才能成活,离水即被自身分泌的酒液醉死,化成团泥。因名其曰“泥”。由于此怪虫与“酒液”、“醉死”、“化泥”有关,便有了“烂醉如泥”之说。
还有一种说法,语出《古小说钩沉》辑《小说》:“汉武帝幸甘泉宫,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召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怪虫也。昔秦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果秦故狱。帝又问:‘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如泥矣。”南宋著名史学家范晔所撰《后汉书·周泽传》有曰:“(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笔者注:周泽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任职太常,负责社稷祭祀、宗庙礼仪之事务,加之体弱多病,终年常住斋宫,不食酒肉荤腥。)对此,唐李贤在召集诸儒为《后汉书》作注时引用东汉学者应劭所著《汉官仪》一书中的话云:“泽一日不斋醉如泥。”讥讽周泽“三百五十九日斋”之外的那一天却大吃大喝,到了“烂醉如泥”的地步。
其实,唐宋诗歌中就有了“醉如泥”的语句,如李白的《赠内》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宋代陆游的“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以及“扶得吾翁烂醉归”等。
综上所述,“烂醉如泥”的“泥”,用的绝非本义——即水和土的混合物,如稀泥、烂泥、泥土、沙泥等,当然也就不能解释成醉得厉害像团稀泥。笔者认为,这个“泥”字用的是引申义,即像泥一样柔软无力的另类事物,与“蒜泥”、“印泥”、“枣泥”等类同。经考证,有关文字记载都说“泥”是一种“怪虫”,那就不妨以“虫泥”命之,“烂醉如泥”也应解作形容人醉得厉害,失去知觉,瘫软得如同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