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舆论遭遇政务微博
2012-04-29董立人
董立人
微博的几大特点扫描
当前微博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昭示着微博及其舆情的如火如荼。微博在很短的时间内已成为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维稳民心的重要通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微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明显特点:
微博具有信息传播即时性的特点。现在的微博,是以移动网站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是网络随时跟人走,具有信息传达与接收的即时性。只要在网络允许和有关技术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桌面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布微博,不受限制地随时发送信息,以使信息“无疆式”的及时传播。例如,在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之际,最早即时向人们“报道”这次动车追尾事故以及求助救援等,并不是传统的主流媒体,而是网友通过手机发出的新浪微博的“报道”。
微博信息传播具有聚变性的特点。一条短小的微博,可以通过关注者的不断转发,实现核裂变式的传播;而不断增加的评论,又会使信息的能量不断聚合增强,最终像原子弹爆炸一样,由“微信息”迅速生成“大舆论”。当你转发了一个让人感兴趣的微博,你的“粉丝”也会转发,你的“粉丝”的“粉丝”再不断转发,那么这条信息的转发量就可达到100的N次方。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每条上限为140个字的微博如原子般微小,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微博已经成为一颗颗“舆论原子弹”的生产车间。有些学者形象比喻说,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比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微博信息传播具有较强舆论领袖从众性的特点。每个微博的用户都有自己关注的对象,只要关注了别人,也就会成为被关注者的“粉丝”。“粉丝”能接收到其所关注对象发来的信息,不论是原创的信息还是转发的。微博账户的“粉丝”越多,这个账户发表的信息传播的就越广。
微博信息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现实社会生活和虚拟社会都是复杂多样的,信息是各式各样,微博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宏大主题都可以通过微博发布。博主一般是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或是灵感突现、或是情绪发泄,一般主题内容比较松散,而且有些微博内容联系性也不强。在微博上,你可以发起各种各样的话题,不需要固定的模式。可以晒晒周一上班的心情,谈论一下身边的事和人,向其他人推荐一本书,对热点事件评议等等,内容不一。
微博信息内容采编发布呈专业化偏低的特点。在微博时代,成就了大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所谓的“公民记者”,他们既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又缺乏采访经验和一定职业素养,甚至职业道德等。他们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对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信息不全,或者带着个人偏见,因而发出的微博会让人产生误解;事件与个人利益相关时,信息的取向、真实性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尽管微博有大量的实名认证用户,但也有成百上千万的匿名微博,因而增加了微博造谣、传谣的风险,产生极坏影响。
微博问政给政府带来的新要求
作为两年前才引入的“舶来品”,微博在我国的发展扩张速度令世界媒体也颇为惊讶。2011年6月份,美国《纽约时报》在评论中国的“微博热”时指出:“这是一个观察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的实时检测系统”。由于多样化的微博不同于官方或主流媒体的声音,微博信息传播非理性、匿名性、虚拟性、易操控性等特征,正给政府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带来诸多新的挑战,尤其在科学判断舆情和引导方面的挑战更为突显。
给政府执政之文化自觉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谓政府执政的文化自觉,就是面对新情况、新局面、新挑战,要求政府有一种自悟精神、智慧精神、自知之明精神,政府有种像计算机那样自我纠错修复的功能,能够及时调整执政思路、执政价值和行为方式。面对强大的复杂的微博舆论场,政府要有用智慧化挑战为机遇的勇气和能力。政府不但要高度重视微博,还要积极参与微博、科学利用政务微博,引导微博。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公信力和执政水平。
给政府的科学决策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博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扩张了民众的言论自由。广大网民可以不必借助传统媒介,直接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传递信息、表达意见、反应民意,他们对公共事务的认识和态度可以自由地发布并被传播。另一方面,有些政府官员缺乏接受这种新事物经验,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网络民意,反而任由舆论被错误引导,导致本可控制的网络讨论变得复杂和棘手。这就对政府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宏大的微博舆论场,也不能单纯因为某些网络舆论炒得热,因而改变了原有的科学的正确的决策事宜。
给社会舆情研判和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微博时代,新闻热点更是频繁多发,层出不穷。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由于权威信息公布往往滞后、网民对政府信息的偏执性“质疑”、别有用心者恶意捏造事实传谣等多方面因素,谣言往往能获取一部分公众的信任,促使不实信息层出不穷。在舆情控制中,常见活跃网民思考问题不够冷静,思维方式比较单一且固执;怀疑、否定一切正面性的报道;难以就某一问题进行复杂讨论,容易乱骂泄愤。这就需要政府对众说纷纭的微博舆情有高水平的研判和引导能力,需要政府能够主导舆论。
政务微博如何疏导网络舆情
作为当前我国引领性的舆论场,微博能否健康正常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从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本质上,微博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可强大的微博还处于成长过程中,中国微博在许多时候仍是情绪型舆论场,客观理性的声音容易被情绪化的言论所淹没。要引导微博走向成熟、健康发展,党政部门责无旁贷,应该主动学习微博、科学运用微博、善于引导管理微博。
积极探索“执网”方式,努力办好政务微博。面对微时代,党政机关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架起一座与网民乃至网上社团沟通的桥梁,既要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也要善于利用网络空间与普通群众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调整好执政心态,要表现出宽容和雅量,要冷静思考,以积极的行为进入微博环境所需的“心态”。微博的特点就是快捷及时的报道与传播,这就决定了政务微博向公众传播信息要及时,抢占官方的话语权,以打消群众的疑惑。此外,微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也对广大干部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工作效率、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微博的科学管理机制,促进政务微博良性发展。由于政务微博带有一定的官方态度或意图,对于一些党政机关和官员开设的政务微博,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把政务微博的开设、运用、管理等,形成一种制度。在内部管理方面,要积极培育党政机关政务微博的队伍,要求发布政务微博的“博主”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敏捷的思维、纪律性强、健康的心态,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和公共精神意识。在外部监控上,要尝试建立专门的政务微博监控机构等。必要时,要开展对政务微博的社会评价和批评,以不断提升政务微博的质量和水平。
要维护微博的真实性。政务微博内容的真实性与否,是考验政府诚信与否一个重要平台。在政务微博中,如果网友谈到的具体事实不属实或理解有偏颇,可以作适当解释,及时回应关切,务求坦诚相待。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随之广州、深圳等地也推行微博实名制;新浪、搜狐、网易等大门户网站都要求微博客用户实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这些要求微博实名制的有关规定,将会极大地增加微博信息传播及舆论真实性的系数,以引导微博舆情的健康发展。微博为政治的参与引入了新的力量,它使政治家离我们更近了。同时我们也要提高政务微博的质量,提升党政机构和官员的“执网能力”,促进社会管理的善治。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部副主任)
责编/马静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