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对混合痔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2012-04-29黄艳杨伟宁余音张磊昌周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穴位埋线混合痔镇痛

黄艳 杨伟 宁余音 张磊昌 周艳

摘 要:目的:评价承山穴术前埋线实施超前镇痛缓解混合痔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埋线组、对照组各30例。埋线组取双侧承山穴,术前30 min实施穴位埋线,对照组不予埋线处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术中局麻药使用量、术后4、24、48、72、96 h疼痛,记录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埋线组术中局麻药使用量和术后4、24、48、72、96 h测得的疼痛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超前镇痛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术中、术后疼痛。

关键词:穴位埋线;混合痔;镇痛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52-02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可治疗多种痛证,如坐骨神经痛、腰腿痛、肛裂、胃院痛等[1~4],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但穴位埋线用于痔术中、术后镇痛的研究尚不多见。2010年来本科以针灸镇痛理论为指导,在术前用穴位埋线实施预镇痛,利用埋线的持续的穴位刺激作用,发挥超前镇痛效应,能有效缓解术中、术后疼痛,并减少不良反应,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入住院的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痔核数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

组别 n 男 女 年龄(岁) 痔核数(个)

埋线组 30 16 14 412±105 38±12

对照组 30 15 15 423±117 37±13

12 纳入标准 (1)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且内痔符合Ⅲ期和Ⅳ期者;(2)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年龄为18~65岁。

13 排除标准 (1)麻醉方式非肛门局部麻醉者;(2)合并其它肛门直肠疾病者,如肿瘤、息肉、肛裂及肛周皮肤病等;(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4)合并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肠道疾病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术前12 h内使用镇痛剂治疗及术后使用其它止痛剂者;(7)取穴部位皮肤不适合埋线者。

2 治疗方法

21 埋线组 在术前30 min实施双侧承山穴埋线。采用2号羊肠线,选取090 mm×38 mm的一次性针头作针套,030 mm×50 mm一次性针灸针剪去针尖后作针芯。取侧卧位,选准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一段1 cm羊肠线,放入针头的前端,后接针灸针,将针头快速刺入承山穴,深约10 cm~15 cm,再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把羊肠线埋入穴位中,用棉签按压针孔片刻,检查无出血后贴上敷贴,以防针孔感染。

22 对照组 术前不予任何疼痛干预措施。

为保证2组病例治疗效果的均衡性,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手术,术前3 h实施清洁灌肠,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2组均采用肛周局部麻醉,术式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切口3~4个,术后处理相同。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311 术中麻醉剂使用量 麻醉剂为2%盐酸利多卡因、075%盐酸布比卡因、和09%生理盐水按1∶2∶3比例配成混合液,在肛周3、6、9时位点距肛缘1 cm处分别行扇形浸润注射,注射基本量约为25 mL,随术中需要加量。

312 疼痛指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疼痛情况。VAS疼痛评分方法:在白纸上划一条10 cm直线,一端为无疼痛,另一端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病人根据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的某一点上表达出来,然后使用直尺测量从起点到病人确定点的直线距离,用测量到的数字表达疼痛强度(半定量),1 cm相当于1分。用VAS评分法记录术后4、24、48、72、96 h患者的疼痛积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分别采用配对资料或成组资料的t检验(方差齐时)或t′检验(方差不齐时),认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检验均选双侧。

4 结果

试验期间埋线组有2例患者要求退出,予以剔除试验;埋线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5例患者术后因疼痛剧烈,难以缓解,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 mg肌注处理1次,这6例患者被剔除试验。

41 2组患者术中使用麻醉药剂量 埋线组患者使用的麻醉剂量为(2827±557)mL,对照组患者为(3526±625)mL,2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埋线组使用的麻药剂量少。

42 2组患者术后4、24、48、72、96h测得的疼痛积分 见表2。埋线组小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埋线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轻。

表2 2组患者手术后疼痛VAS评分( ±s )

时间 埋线组(n=27) 对照组(n=25)

术后4 h 513±205* 726±331

术后24 h 423±175* 634±225

术后48 h 324±213* 577±212

术后72 h 211±101* 435±214

术后96 h 182±122* 333±115

与对照组比较,*P<0015 讨论

目前临床上预防痔术后疼痛常采用的镇痛方法有使用镇痛药、术中注射亚甲蓝、中药内服外洗、针灸镇痛、平衡镇痛、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超前镇痛等,但这些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如镇痛药副作用较大且有成瘾风险,PCA的价格高昂,亚甲蓝注射有一定不良反应;中药起效较慢;传统针灸疗效维持时间短等。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了针灸、留针、穴位注射、刺络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其内含中医治疗和现代药物学两方面内容。中医治疗包括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而现代药物学作用则通过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血液成分的影响而发挥治疗作用。埋线疗法具有以下优势:①与针灸相比,有针灸作用无针灸反复透皮的损害、疼痛。不行针、治疗次数少,节省时间。②与口服药相比,有药物作用,但无首过效应,药效专一、副作用少。③与膏贴相比,有膏贴作用于局部、逐渐被人体吸收的优点,药物利用率更高。④与穴位注射相比,作用于治疗部位的时间更长、更安全。⑤与常规西药介入疗法相比,介入部位更全面[5]。

选用承山穴的主要依据为:①承山穴疗效确切,具有舒经解痉、强健腰膝、理气止痛的功效,为治疗痔疮的常用穴位。如《玉龙歌》:“九般痔疾最伤人,穴在承山妙入神”;《肘后歌》:“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②该穴取穴方便、痛苦少、易于为患者接受。

本研究表明选取承山穴术前埋线实施超前镇痛能提高痛阈,降低术中麻醉剂的用量,并能有效改善混合痔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其镇痛效果较为理想。该治疗方法将传统中医的特色和现代超前镇痛理念相融合,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副作用、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毖ㄎ宦裣咧瘟莆冈和吹难芯拷展与评述[J].吉林中医药,2003,23(10):49~52

[2]夏晨,自翠芳,胡祖奎,等贝萄拔罐埋线综合治疗腰腿痛380例[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1):66~67

[3]赵景文毖ㄎ宦裣咧瘟谱骨神经痛85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34

[4]李东冰,白宝忠,赵雅茹,等背で垦埋线治疗肛裂117例临床观察[J].1996,(7):5~6

[5]卢爱军,庞爱军毖ㄎ宦袢胍┫吡品ǖ牧俅灿τ孟肿春驼雇[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4):1019~1020

(收稿日期:2012-04-20)

猜你喜欢

穴位埋线混合痔镇痛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融合中医时间医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概述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