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哪些药不能开车
2012-04-29江岚
江岚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肇事获刑,让公众更清楚了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是引起车祸的重要原因,但诱发车祸的另一隐患——“药驾”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么“药驾”的危害有哪些?吃过哪些药后不能开车?
所谓“药驾”,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国外一份有关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高达97%,而饮酒后驾车的事故率是87%。药后驾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要比未服药正常状态下开车的司机高出许多倍。国内一份资料显示,药后驾车事故占整个交通事故10%左右。可见“药驾”很危险。
众所周知,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是药后驾车危害最大的,我国对这两类药品实行特殊管理,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到的。而那些易得、含有某些影响驾驶成分的常用药却往往容易忽视。例如服用感冒药后会使人头晕、嗜睡、倦怠、大脑思维迟钝等,使人的本能反射动作时间延长,动作协调能力下降,“手脚不听使唤”从而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等;服用镇咳、镇痛药后司机的视力、听力减退,不能正确分辨道路上的斑马线、岔路口、红绿灯以及其他车辆和行人,从而导致判断失误。那么,还有哪些药物会影响司机安全驾车呢?
抗组胺药
治疗感冒也会用抗组胺药,因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是变态反应(即过敏),感冒病毒刺激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目前在抗感冒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起效较快的扑尔敏,就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其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会影响驾驶。含抗组胺的药物还有感冒清胶囊、感冒清片、鼻炎康片、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
镇咳、镇痛药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其他镇咳药,如“咳必清”、 “咳快好”等,也是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含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的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会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而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抗精神病药
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一种抗抑郁药,由于服用该药会削弱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力,所以服用该药的患者不得开车或操作危险的机器。
盐酸多塞平片是一种抗抑郁药,由于服用该药会出现嗜睡、多汗、口干、震颤、眩晕、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不良反应,所以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阿普唑仑片是一种抗焦虑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使用偶见共济失调、震颤、尿潴留、黄疸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丙戊酸钠缓释片和卡马西平片属于抗癫痫药,服用这两种药有可能出现嗜睡的不良反应,所以驾驶员应慎用。
抗变态反应药
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盐酸赛庚啶片等抗组胺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昏、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及嗜睡等,所以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降压和降糖药
降压药和降糖药对驾驶的影响,与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有本质上的不同。
降压药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
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还也可能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影响驾车安全。
抗心绞痛药
服用心得安、慢心律等抗心绞痛药,常有头痛、眼花、耳鸣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服用剂量过大还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低血压昏厥等不良反应,故驾车时慎用。
抗菌药
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常有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颤抖等不良反应,故驾车时慎用。
保健品
某些保健品中的褪黑素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中药天麻也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心跳加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为了避免服药后发生交通事故,大家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那您看病时应主动向医生表明 “我是司机” 的身份,或“我马上就要开车”的提示,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无论是医生开的药还是您自己去药店买的药,一定别忘了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牢记“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严格遵医嘱服药。另外,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要在开车前4小时服用,等身体沒有出现不良反应后再开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