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呼唤诗意的回归
2012-04-29段振宇
段振宇
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延不绝的文明。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对培养人的品格与底蕴、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可是,如今不少的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乏味得可怕,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注意!
我认为,创造出诗意,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追求。这里的“诗”,并不是指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师生所感受到的那些在课堂上闪烁的光芒与激荡的情感。
讲解是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理解与创造的学问。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事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解读。这里的解读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旨在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重在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大部分的语文课堂都缺少这一哲学层面的解读。
我们在接触课文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短短28个字,字面意义是描述了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象征意义则表示要正确认识事物,需要综合、客观地看待;哲学意义则指示人们处世待人不要偏执于一端。诗歌的含义虽然十分明显,其衍生意义却是极端丰富的。
令人叹息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解读。而就是在一个层面讲解,也用一条“标准化”的绳索,把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座山峰的形状,可以看成是“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是“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是“唐僧骑马”,这完全是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状态才可能给人这多样的感受。但若偏要把它理解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则一点意味都没有了。
其实,解读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的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是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则进入到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是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能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的阶段最为重要,是人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要悟得好,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体验蒸腾出来的,感觉是需要培养才能充沛与灵敏的,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前准备充足。
不同时代的文本之间往往有着很多联系。如《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又与前二者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解读,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如果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如果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
这一点我们应当向于漪老师学习。于老师从教50年,总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她把闻一多先生作为楷模,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对广义的语言学与历史兴味深厚,从人类学、社会学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确是大家风范。于老师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结合,在学生心中激起共鸣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了。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