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思维在课堂起舞
2012-04-29王亚新
王亚新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是深化知识、锻炼思维的重要途径.“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已经深入了每个教师的心里.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常常想:我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向着学生,是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的. 数学课堂,理应成为学生思维起舞的阵地.
一、起点:学生的现实状态
课堂的起点在哪里?不在教师的经验世界里,也不在教材的编排体系里,它在学生的现实状态中. 学生的现实状态引领到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与空白,需要教师去拉近、填补.
学校一位老师在教“多位数的读法”时这样引入:教师请学生写出几个比1万大的数,学生纷纷争抢着到黑板上板书. 师生一起评价商讨板书的数,将不符合要求的去掉. 师追问:“你能读出剩下的这些数吗?如果会读,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数,介绍读法. 教师抛出一“石子”:这些同学究竟读得对不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多位数的读法.
教师从让学生试写、试读比1万大的数展开新课教学,面对问题,起点不论是高还是低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加入研究行列,他们愿意享受这种因学习而带来的被重视的快乐. 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更能找准教学的起点,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 由于社会发展的日渐信息化与学习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正变得日益多样. 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
课堂学习起点的“现实状态”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是动态的、开放的,本质上容纳其他学习资源对课堂学习的影响,并以整合的方式加以影响. 奥苏贝尔说过,“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唯有从“现实状态”出发,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二、过程:学生的参与状态
1. 实验推导:数学教学往往需要借助实验来证明某些数学定理和公式. 如在证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副一端相连但能转动的两根木棒,一根长20厘米,一根长30厘米. 另外,这里还有三根长度不同的木棒,黄棒长15厘米,白棒长10厘米,黑棒长60厘米. 要求钉一个三角架,使端点相互连接,让学生们自己实践. 结果学生就会发现,白棒和黑棒都不合适,只有黄棒合适. 由此,学生首先建立一个印象,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则三个边的长度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某一边过长或过短都不行,那么这个制约关系是什么呢?从而正式引入课题,获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及“a + b > c,b + c > a,c + a > b”的数学表达式. 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线段不等关系的重要依据,应使学生确实掌握.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出数学结论,从而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头脑,无疑是有价值的.
2. 联想迁移:人在认识事物时,常常会由一个客体联想到与之接近、相似、对立或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另一个客体,并建立某种联系.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能诱发学生联想的氛围,使学生自觉找出有关的已有知识经验,由此及彼进行联想思维,从而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和同化,体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学生在“商有什么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动手计算“20 ÷ 3,69 ÷ 11”这两个试题,通过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大胆猜测,认识了“循环小数”的意义后,进而提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是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这时,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有的说“属相”,有的说“星期一到星期日”,有的说“春夏秋冬、日出日落”……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理解和把握,又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展开辩论:辩论可以使学生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或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辩论,对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广开思路、运用知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等概念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①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②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③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④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⑤两个质数是不是互质数?⑥互质数是不是一定是两个质数?⑦两个合数能否成为互质数?
三、结点:学生的未来状态
教师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课堂教学,好的课堂结点应该达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有老师这样设计结点,教师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总结和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学生面有难色,忍不住窃窃私语. 教师适时点拨:“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活跃期,铃声响了,但学习情绪和思维依然勃勃. 这样巧妙的结点,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起舞的阵地,我们应该以最主要的问题突出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锋中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