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女教师职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及解决策略

2012-04-29徐玉斌詹美娜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家庭工作

徐玉斌 詹美娜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作为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女教师,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培养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0年,河南省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871 397人,其中女教师474 347人,占总数的54.4%,而小学专任教师中,女教师更是占到了57.5%。可以说,中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然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小学女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女教师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分析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并寻求相应对策,对女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传统观念和社会刻板的性别角色定位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将女性定位于“孝妇、贤妻、良母”的模式中,男性被认为是社会的主宰,女性则被认为是支持丈夫、照顾孩子的“贤内助”,女性自身的发展永远排在家庭之后。有调查显示,72.8%的人认为“丈夫的成功就是妻子的成功,妻子要全力支持丈夫”;51.1%的人赞同“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评价一名女性时,只要是“贤妻良母”就是“好女人”,而不论其事业是否有成。女性的成功被限定于家庭而非事业。人们认为男性具有理智、坚强、有力的特性,女性具有重情、脆弱、细腻的特性。社会更倾向于认同男性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女性一旦取得成功则有可能被视为缺少“女性气质”,在社会舆论上也将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压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学女教师虽然是知识女性,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因此人们潜意识里往往把中小学女教师视为母亲替代者和孩子的监护者,而把男教师视为知识的传播者。为获得与男教师同样的地位,女教师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家庭生活的束缚

美国心理学家迪拉斯和盖俄曾提出现代女性角色扮演的“三择一”模式:①传统女性角色和社会塑型,即贤妻良母;②新型女性角色,与男性一样在社会上追逐功成名就;③双重角色扮演,兼顾家庭和事业双重责任。许多中小学女教师就是双重角色的扮演者,然而事业与家庭往往难以协调。女教师身为职业女性,学校领导、学生家长要求她们承担与男教师同样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希望她们工作出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家庭成员又要求女教师能够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在社会上,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男性应以事业为中心,女性应以家庭为中心,女教师因此背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结果导致女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她们经常一边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绞尽脑汁,一边挂念着父母和孩子的身体,同时还要操心家里的柴米油盐。她们终日游走于这种双重角色中,顾此失彼,不堪重负。此外,在人们眼里教师子女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女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也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而一旦孩子的成绩落后,她们就会觉得这既是作为家长的失败,也是作为教师的失败,是一种双重失败。因此,作为母亲,她们比一般家长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

(三)女教师个性特征的限制

女性情感比较细腻,也比较敏感,容易在方方面面产生挫折感。中小学女教师通常比普通女性有着更强的自尊心,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既期望所教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又要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类拔萃等,这都使得她们不断自我加压,身心疲惫。在性格方面,女教师也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具有顾虑多、心胸狭窄等弱点,这些都束缚了女教师们的创造力,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排解压力方面,女教师往往缺乏一定的应对技能,如遇到困扰时,男性一般采取独自思考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而女性一般采取情绪发泄策略,找朋友倾吐心事。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她们又会不自觉地把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转嫁给学生,结果造成对学生要求过高、缺乏耐心,在课堂上制造“情绪污染”。

此外,一些中小学女教师主观能动性较弱,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刚参加工作时,她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随着目标的不断达成,便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尤其是一些女教师在经历结婚、生子之后,逐渐丧失了斗志,缺乏竞争意识,不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论,导致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难以在教学中有所创新。这些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将走向平庸,个人发展也将在此停滞。

(四)女性特有生理特点的影响

女教师一般都要经历每月的生理期以及怀孕、生育、更年期等,这些生理现象造成的内分泌变化会给她们的身体和情绪带来不适,甚至因此烦躁不安,导致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降。例如,女教师在生育之后可能会将更多精力用于照顾孩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教学工作,虽然这不是她们的本意,但这种情况却在所难免。在休完产假、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也可能会在工作和照顾孩子的问题上矛盾重重。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教师而言则面临进入更年期的问题。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雌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导致这个阶段生理、心理功能失调,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另外,有研究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更年期症状就越严重。因此,处于更年期的女教师们会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她们极易处于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中,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二、促进女教师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重视中小学女教师的成长

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中小学女教师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首先,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重新认识女性的价值,引导女性自立、自信、自强。其次,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女教师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宣扬女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强调女教师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女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女教师,使其个人和事业得以健康发展。要制定法律法规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女教师待遇,减少她们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此外,社会还要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建立完善的家政服务系统,开办全托幼儿园,使女教师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二)学校与家庭要关心、支持女教师的工作

学校要尽可能为女教师减压,在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女教师的特点。如对怀孕的教师要区别对待,保证她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在考核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要建立起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聘请专家为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以便她们能及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

家庭是影响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女教师的家属应尽可能为她们分担家庭责任。丈夫要转变传统性别观念,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支持妻子在事业上的发展,给予妻子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

(三)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女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情感比较细腻、容易与学生沟通等优势,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优势,克服盲从、依附心理,勇于打破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善待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具有真才实学是女教师立足之本。当今的社会是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在这种环境下,女教师要常常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只有熟悉各种教育理论并应用于实践,才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学活动。一个具有充分自信和教学技巧的女教师,才能从容应对教学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四)科学安排时间

女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时常面对诸多繁杂事务,如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写论文、买菜做饭、照顾老人孩子等,时间十分紧迫。为此,女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制订计划。首先,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放到首位,提前做好准备。其次,要善于舍弃,懂得放弃也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有些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追求完美,力求面面俱到,而这种心结经常会让自己很累。如有些中小学女教师即使下了班还会寻思着如何对付班里调皮的学生等工作问题,难以静下心来处理家务,长此以往,工作与生活就很难协调。因此,女教师要根据工作、家庭的具体情况,善于舍弃。下班回家可先把工作暂时放一边,做好家务;上班时则要全力以赴,若有外出学习机会要积极争取,没有必要因为一时不能照顾家庭而心存愧疚。最后,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在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得力助手,发挥班干部、课代表的作用,赋予他们一些权限,协助管理班级;在生活中,要让家属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切忌大包大揽。总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改变一人包打天下的想法。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家庭工作
家庭“煮”夫
不工作,爽飞了?
恋练有词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寻找最美家庭
选工作
寻找最美家庭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