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2012-04-29张宏伟李雪冬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张宏伟 李雪冬

摘 要: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产业,其工业总产值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这种增长趋势的持续性对其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增长的关键在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率构成是否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进而需要对其生产率进行深入分析,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地区差异、内外资差异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存在以下现象:1)在2001—2006年全要素增长率出现大幅下降;2)除了2005—2006年外,技术进步呈上升趋势,而技术效率波动性明显;3)不同地区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下降,东部地区除2003—2004年度外,均呈现出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地区优势;4)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内资企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体育用品制造业;曼奎斯特指数法

中图分类号: G 800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6049904 文献标志码: A

关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产率变动状况,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有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估计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此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或者进一步分析和发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技术进步)增长的理论和方法;还有解释单位资本产出和人均产出的动态分布规律,以Chow的研究为标志。目前,关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中国经济总体TFP。尽管由于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特别是对资本存量的估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中国经济总体TFP的研究在具体估计结果上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改革之前TFP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甚微,改革之后则有了显著提高[14]。2)各行业的TFP。在过去的10多年里,众多学者研究了服务业、农业、工业、航空业、交通运输等行业TFP的增长状况[57] ,其趋势在行业间有很大差异。3)区域的TFP变动及发展情况[89]。研究区域TFP变动虽然各有差异,但整体上以改革开放为界体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那么,作为体育产业核心领域的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其庞大的产业规模、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广阔的体育需求市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投资。而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011],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创新体系[1215],市场结构[16],OEM商业模式对其影响[1718],以及经营管理[19]等方面进行论述,而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论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如何,其变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2000-2006年的经济增长源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地区因素、内外资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1 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

1.1 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及数据选择

1.1.1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估算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运用Fareetal提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20]来估计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Malmquist指数最初由Malmquist提出,Cavesetal首先将该指数应用于生产率变化的测算,此后与Charnesetal建立的DEA理论相结合,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实证分析中,研究者普遍采用Fareetal构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

这种方法通常是直接利用线性优化方法给出每个决策单元的边界生产函数的估算,从而对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测度。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把观察值到前沿面的偏差都当作无效率的结果,完全忽略了测度的误差,它不需要任何具体函数形式或分布假设,对各种形式的投入产出都能适用。不需要有关投入产出的价格信息,这在投入要素的数量和价格等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其优越性尤为明显。它不需要行为假设,减少了条件限制,使得研究更加具有适用性。

在本文的分析中,把我国各省份分别作为一个决策单元,从t时期到t+1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为避免时期选择的随意性可能导致的差异,仿照Fisher理想指数的构造方法,Cavesetal用式(2)和式(3)的几何平均值即式(1),作为衡量从t时期到t+1时期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从t时期到t+1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根据上述处理所得到的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ch),其分解过程如下:

1.1.2 分析中采用的数据

本文统计数据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球类制造、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运动防护器具制造、其他体育用品制造等,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所用数据选自中国统计年鉴、国研网以及中国轻工业统计年鉴,期间为2001-2006年,按照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分类。出于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的考虑,在研究范围中剔除黑龙江、内蒙古、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其剔除原因之一是上述部分省份体育用品制造业较差,不符合本文选择的统计口径。原因之二为部分省份(内蒙古、海南、重庆、云南)只有2000年的数据,其余数据缺失,出于统计期间过短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考虑。

本文产出变量选择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投入要素选择中,劳动要素投入数据受限于公共统计资料的显示,不能得到工人工作时间和工资的数据,而以历年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从业人数代替。资本要素投入数据选取体育用品制造业固定资产年平均余额。

1.2 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本文使用Colelli给出的数据包分析DEAP计量软件,分析得出我国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

1.2.1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1—2006年出现-19.3%的增长,其中技术效率出现负增长-17.8%,技术进步发生了负增长-0.18%。具体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在2003—2006年发生了衰退,其余2年为增长,其中2006年达到了-56.1%。除2005—2006年外,技术进步变化均为正向增长的影响,而变化幅度最大的2005—2006年,降幅达到52.8%,这也使当年的技术效率负向增长-7%更加显著,使得2005—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25.26%,而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4.8%。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增长本身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如果全要素生产率能保持较高的水平,今后一段时期体育用品制造业将获得快速增长,其在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完全是可能的。

2.2.2 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为了比较地区差异对体育用品制造业TFP 变动的影响,在已有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将本文考察的18个省份进一步划分为东、中、西部3大地区,获得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2001—2003年期间,我国所有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均为正的增长,中部、西部为负增长。而本文的研究结果(见表2)是:体育用品制造业东部地区除2003—2004期间呈负增长外,其余则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而中西部地区有增有减;但在2003—2004期间,东部地区TFP增长率明显低于西部及中部地区。其原因之一是当时“非典”对东部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冲击。而后,2005—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TFP变化引发原因为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降低。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产生上述结果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期间选择范围较窄,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增长期并未在本文的统计范围之内。2)对投入要素转换为生产率的期间未作全面考虑,本研究选取的是2001—2006期间的5个数据,其间5年,而对于投入较大的企业其要素投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以2005—2006年东部地区较为特殊的江苏省为例,在此期间,该省的投入要素中的资本存量增长率达到25.47%。这么大幅度的固定资产投入在当期表现在工业总产值上的可能性较小,因而仅就全要素增长率指数而言,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分布未同经济增长趋势相一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3)劳动要素投入与资本要素投入不均衡,仍以2005—2006年江苏省为例,在资本投入达到25.47%的增长率的同时,其劳动投入增长只有为5.27%,劳动与资本投入的不均衡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发挥。

2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差异原因分析

2.1 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根据Malmquist生产力指数,进一步将TFP变动分解成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变动2个部分,以找出它们各自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见表3)显示,2001—2005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整体出现了增长趋势,但在2006年出现了大幅衰退,幅度达到52.8%,这也直接引发了当期TFP的下降。在技术进步指数方面3大地区趋于一致,在2001—2005年呈现进步趋势,2005—2006年衰退。

技术效率的概念是Farell提出来的,他所说的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定一组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实际产出同一个假设同样投入情况下的最大产出之比,因而技术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各省份的技术效率(见表4)可以看出,我国2001—2003年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2004—2006年呈现负增长趋势,而区域差异体现在3大地区不规则波动上。考虑到2003—2004年东部地区TFP下降的问题,追溯东部地区当期技术效率可发现其达到-50%的增长率,此为TFP下降的主因。

结合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数据,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技术效率的衰退。技术进步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中起着积极的提升作用。

2.2 外资与内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

根据国研网的统计数据,外商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中的投资占有相当大比重。本文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为内资、外资2部分考察TFP是否受到所有制类型的影响。

从表5、表6可以看出, 2001—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数据表现为:外资企业偏高,且其在大部分时间呈下降趋势;内资企业TFP在不同年份有增有减。将TFP进一步细分可发现内外资企业不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TFP构成中技术效率负增长,而技术进步变动均值大于1,外资企业的纯效率增长和规模增长均为负。这些企业必须调整规模及增加产出。

3 结论

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18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发现与2000年之前的关于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不同,呈现以下特点。

1)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2001—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呈现负增长趋势。从资本和劳动投入上可看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本存量大幅增加,而劳动投入并未能够随之相匹配。这种矛盾表现为较快的资本深化过程,而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正是由于这一过程中资本代替劳动或者资本排斥劳动的结果。

2)从地区差异角度分析,东部地区在近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体现出明显的地区优势,其数据除2003—2004年外,均呈现按照年度上升的趋势。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体育用品制造业较为发达的省份均集中在东部。以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均值为比较指标,我国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70倍,是中部地区的21倍。这就解释了其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明显的问题。

3)外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内资,这是由于外资企业无论在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素质、技术水平,还是在资本与劳动的配合程度等层面上均高于内资企业。这种差距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上十分明显。内外资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后均呈现出技术效率衰退的特点,这说明随着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改革逐步进入攻坚阶段,效率的释放大大低于技术改革初期,这主要是由于规模的经济性,以及技术的使用效率降低。

参考文献:〖JP〗

[1]李京文,齐建国,汪同三.我国未来各阶段经济发展特征与支柱产业选择[J].管理世界,1998(2):89101

[2]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315

[3]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4]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22(7):3742

[5]刘建翠.R&D和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4549

[6]高新才,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分析:基于支撑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101107

[7]于剑.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我国航空公司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4750

[8]李荣富,王丽娟,曹雪峰.安徽对外开放、TFP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纵横,2008,(11):1720

[9]鲁丽梅,李建梅.湖南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9(3):6468

[10]连桂红,孟凤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2931,38

[11]孙继龙.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210

[12]李建设,裘琴儿,童莹娟.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5991600,1603

[13]林建君,李建设.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471448

[14]王乔君.宁波市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现象及发展模式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3):111114

[15]宋狄雷.民营体育用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271029

[16]刘建刚,连桂红.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2224

[17]李冬梅.OEM商业模式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0):3740

[18]窦红,冯喜军.OEM商业模式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影响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6):1517

[19]陈颇.基于SEM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测评模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4348

[20]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22(7):3742

猜你喜欢

全要素生产率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河南省各地市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助力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动漫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
能源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