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诘诗“香”
2012-04-29王莞
摘要:王维诗歌中的佛教因素是无需再证累述的。在他的世界中,一切都在佛陀之光的照耀之中,佛法具有万物无法媲美的优越性。王维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艺术家。在他的生活和诗歌创作中无疑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作为虔诚的佛教徒的王维是如何从至高无上的佛法之光那里走向人间,走向自然万物,走向诗歌艺术,进而走向审美的呢?本文将从王维诗歌中“香”字的运用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王维;诗歌;香;佛
在中国古人的诗词歌赋中,“香”字出现的频率不算低,而且有着极为复杂的使用方式和含义,对“香”字进行研究对我们了解古人生活情趣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王维诗歌中“香”字的使用规律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并对其做一定程度上的美学解读
一、佛陀之“香”
(1)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五排·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2)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蓝田山石门精舍》( 3)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饭覆釜山僧》(4)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谒[王睿]上人》(5)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6)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五律·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7)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五律·过福禅师兰若》(8)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五律·凉州郊外游望》
在这里,我们先要对王维诗歌中的和宗教直接有关的“香”做一定的针对分析。在中国诗史上,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在他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正因为他笃志信佛,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在王维生活的盛唐时代,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王维与禅宗的关系当然最为密切。
由于追求“湛然常寂”的境界,王维在他的诗中一再宣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在孤独与寂寞中,他走进自己最热爱的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获得与天地、宇宙最亲密和谐的接触。就在这种禅境之中,宗教体验竟与审美体验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诞生了许多既富有哲理深意而又无比优美的艺术意境。
我们认为,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其所以能在王维这里得到高度融合。用宗教体验的形而上的澄明之境去体味世间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所悟,就成了王维审美体验的模式,也是他独特的感受方式,这使得他的审美体验带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他所创作的诗歌也因为有了宗教色彩而显得意味幽深。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一文中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在他的诗歌艺术意境的形成中,“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香”作为佛教的一种重要的象征,肯定会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生活中,诗人觉得自己紧紧地与佛法联系在一起,遁入虚空,进而用佛法的眼睛看待万物,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诗歌里。
二、万物之“香”
从宗教的愉悦到感性的满足,从神秘的宗教生活到简单的世俗生活,从佛陀之“香”到万物之“香”。这就是王维诗歌从宗教体验转到审美体验的途径。经过分析总结,我们发现获得感性满足的万物之“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鼻中之“香”;(2)眼中之“香”;(3)口中之“香”;(4)耳中之“香”。因为有了佛陀之“香”这个如此具有形而上的意义的前提,世俗生活中的“香”就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的单纯,有的则比较复杂、综合,难以作出具体区分。现将这一部分诗句罗列如下。
宁知心所亲,香气传空满。《扶南曲歌词五首》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五古·山茱萸》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五绝·文杏馆》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薰香坐。《洛阳女儿行》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
从感知方式来看,这些“香”有嗅觉的,味觉的,视觉的,还有来自于心灵的王维所构筑的诗的艺术世界,与其他的盛唐诗人相比,更侧重于境界的创设,有丰富的画面感,这是王维根据他的审美理解所作的审美体认,因此便有自身的审美特色。他的诗体现出的是一种主体对客体属性的征服和超越,是为着表达审美主体的某种意绪和精神。由此可以看出,王维在审美的深度结构上属于神韵之一路。因为佛法,便能以己之性空之真去与万物生灭变幻之真相契合,此时诗人心中鸟飞鸟鸣,花开花落,一片化机,天真自露,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归一,诗人的生命存在便在此中得到了自由解脱,他的本真也在此澄明朗现,正因为“我”之境已去除了一切来自世俗浮华的遮蔽,所以它朗然澄澈如天地之鉴,一切万物可以在此光明晶洁的虚空中自由来往,万物得以历历朗现,它们变幻无时但又生生不息,虽虚空无常但又一任自然,诗人在清晰地感受着它们的同时,也在清晰地感受着自己。诗人就在这种将自性、物性、佛性都融合到澄明寂静之美之特性的体验中,实现了解脱与超越,进入了涅槃寂静的境界。他的诗也就是佛法的呈现,也就是美的呈现了。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王莞(1988-),女,汉族,贵州湄潭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