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措施

2012-04-29郭福敏

中国市场 2012年7期
关键词:日本银行金融危机

摘要: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日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措施,并与以往相比较分析了这次的政策特点,指出日本银行的政策对于确保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金融政策成本的角度评价,日本银行以注资为主的金融政策是高成本和低效益的政策。

关键词:日本银行;金融危机;金融政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F822.5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日本经济也深受其害,经济下滑幅度甚至超过危机发源地的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最近,鉴于急剧的日元升值和物价持续下降,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进一步加强了政策操作力度。本文将对日本银行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探讨。

一、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这次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对日本股市的影响

2006年,日本随着通货紧缩形势好转,股市不断回升,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升至17000日元以上。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国际投资资本从美国市场出逃流入日本股市,促使日本股价持续上涨,2007年6月底,日经平均股价涨至18138日元(为本世纪最高价)。之后,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出转为下落,到年底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经平均股价报收于15307日元。2008年8月降为13073日元,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引起国内外市场极度不安,使日本股市急剧下挫,9月底日经平均股价跌至11260日元。之后,10月8日、10日、16日股价下跌幅度连创新高,分别为9.4%、9.6%、11.4%,到11月底跌至8512日元,仅仅3个月就跌去35%。2009年3月3日,日本股市大幅下挫,日经225种平均股价跌至7229.7日元,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崩溃以来最低值。随着股价不断下跌,股市总值也相应收缩,2008年底,东京股市总值收缩为283.4602万亿日元,比2007年同期减少200.3687万亿日元,这意味着200多万亿日元(约占当年GDP的40%)股票资产蒸发。①因此,日本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例发生逆转,经营严重恶化。可见,金融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影响已大大超出虚拟经济范围。

(二)对日元汇率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还引发了新一轮日元对美元的升值。2008年8月危机发生前,日元兑美元为1美元=109日元,此后日元不断升值,12月升至1美元=91日元。进入2009年日元进一步升值,2009年1月22日,升至1美元=87日元。2009年11月,迪拜国际债务危机爆发使美元对主要国货币贬值,进一步加快了日元升值速度,一下升至1美元=84.95日元。日元持续升值使日本出口企业不堪重负,陷入了经营困境,因为日本大多数出口企业对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都不超过1美元=100日元。据推算,在1美元=100日元的基础上,日元每升值1日元,丰田汽车公司的利润就会减少400亿日元。②其他出口企业也都受到相应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出口额增减而变动。

(三)对外贸易收支逆差扩大

此次金融危机使日本贸易收支逆差不断扩大。2009年4月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日本进出口贸易出现7253亿日元赤字,这是自1980年以来时隔28年出现年度贸易赤字。2008年日本出口贸易额为677119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3%,为1980年以来最大降幅。其中对美国出口锐减27.2%,对中国出口减少9.8%。出口减少的商品主要有汽车和芯片等电子产品,分别减少24.2%和19.7%。2008年,日本进口贸易额为718688亿日元,同比减少4.1%。2009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仍在继续减少。经营恶化的企业首先是出口企业,汽车行业最为严重。2008年,丰田汽车公司出现70年以来的首度赤字,赤字额高达5000亿日元,并且2009年度决算还出现了8500亿日元赤字。其他汽车厂商等制造业2008年度决算也都出现巨额亏损。其中,日立的经营赤字高达7951亿日元,是创业99年来的最大亏损额。从制造业总体来看,2008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和经常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87.8%和93.2%。由于企业经营恶化,破产企业不断增加,2008年破产企业达15646家,比上年增加11%,破产负债额为122919亿日元,破产企业数和负债额均创5年来最高纪录。2009年前三个季度破产企业总计为11951家,季度破产企业和负债额都有所减少。③

(四)经济负增长,失业率攀升

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各种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使日本GDP从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6个季度负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为-8.9%,是战后以来最大降幅。由于大量企业经营恶化和破产的增加,失业率不断攀升,2008年12月,完全失业率为4.3%,失业者为270万人。2009年以来,随着失业率的提高,失业者不断增加,从2009年4月以来完全失业率持续在5%以上(战后几十年,日本只是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失业率超过5%),失业者突破300多万人。2009年1~10月,月平均失业率为5%,月平均失业人数为338万人,有效求人倍率也从2009年4月降至0.5以下(即求职者的一半以上找不到工作),第三季度有效求人倍率为0.43,这是自有这项统计60年来的最低记录。④由此可见日本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二、稳定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措施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动荡不安,日本金融市场也处于紧张状态。为稳定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日本银行采取了下述政策与措施。

(一)大量注资以稳定金融体系

2008年9月16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第二天,日本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2.5万亿日元,次日再次注资3万亿日元,到9月30日仅仅半个月,共计向市场注资21万亿日元。2008年10月10日,由于大和生命保险公司破产再次引发股市不安,股价急剧下跌,当天日银三次向市场注资4.5万亿日元,创单日注资额最高纪录,一日三次注资也是前所未有。截至2008年底,日银向市场注资高达101.261万亿日元。⑤

日本银行在注入日元资金的同时,还向金融机构大量注入美元资金。2008年9月30日,鉴于美元流动性吃紧,为避免对日本国内日元资金市场的影响,作为美欧国家央行联合注资的一环,日本银行决定向金融机构注入美元资金1200亿美元(约合12.6万亿日元),是以往日本国内美元资金供给额度的2倍,并将资金供给期限从2009年1月延长至4月,将资金供给对象的金融机构从54家扩大到87家,试图将金融危机对本国市场的冲击控制在最小限度。⑥此后,日本银行还多次宣布将不加任何限制地供给美元资金,并先后在10月下旬向市场注入501亿美元,在11月19日,注入327.51亿美元,以缓和美元流动性紧张局面。

此外,日本政府方面还先后推出稳定民心的紧急对策以及保障国民生活等政策措施,并通过财政渠道注入资金。可见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力度之大。

(二)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

2008年9月,金融危机发生后,日本银行为了确保国内金融市场稳定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为了顺利进行金融调节,确保国债资金和结算资金顺利供给,在危机发生的当天,作为临时性措施,采取了补充供给国债资金的措施。之后,从稳定金融市场考虑,此项措施还在2008年10月和2009年2月再次放宽和延长。

(2)2008年10月,为了加强金融调节,确保宽松的金融环境,日本银行在降低政策利率的同时,还完善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以确保资金顺利供给。

(3)2008年10月15日,日本银行发布了一项紧急措施:从即日起,停止在交易所市场出售从金融机构购入的股票。这一措施对于稳定股市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果优于一般经济措施。

(4)为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灵活运用长期资金供给手段,顺利进行金融调节,2008年底和2009年初,日本银行扩大国债购入对象,增加长期国债的购入额度,国债购入额从年间购入16.8万亿日元的基础上增加4.8万亿日元,2009年年间购入额达到21.6万亿日元(平均每月购入1.8万亿日元)。

(5)2009年2月,日本银行为了稳定金融体系,降低金融机构持有股票的风险,决定再次启用购买银行所持股票的非常措施。这项措施,曾经在2002年11月至2003年9月期间,作为拯救金融机构的特别措施采用过(当时被新闻媒体称为日本银行的“舍身行为”)。⑦然而,两次实施这一非常举措的结果都是事与愿违。2002年11月,日本银行购买银行所持股票后,股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跌,2003年4月末,日经225平均股价一时曾跌至7606日元。这次同样,日本股价反而持续下跌,2009年3月3日,日经平均股价报收于7229.7日元,为6年来最低。这是因为日本银行购买银行所持股票的异常举措,向市场传递了“金融体系处于危机状态”的信号,从而使政策的宣传效果产生了副作用。

(三)降低利率的政策

2008年10月,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日本股市下跌,日元升值。为确保本国金融市场稳定,维持宽松的金融环境,避免经济下滑,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决定将政策利率(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年利率0.5%(2007年2月实行) 降为0.3%。之后,日本经济受欧美国家经济减速的影响,出口减少,企业收益和家庭收入减少,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内需增长乏力。同年12月,日本银行再一次将政策利率从0.3%将为0.1%,基本上又回到了实行长达7年之久的零利率政策(1999年2月,日本银行宣布实行零利率政策,曾在2000年8月解除零利率政策,但由于经济低迷没有资金需求,只好又回到零利率)。

(四)支援企业金融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后,股价下跌使金融机构资产大幅缩水。日本的金融机构一般都大量持有融资企业的股份,股价下跌后,纷纷要求收回贷款,并拒绝发放新贷款。结果使很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为此,日本银行采取了商业票据购入及回购和购入企业债券、放宽担保条件和抵押品范围等支援企业金融的措施。

三、日本金融政策的特点及其效果评析

由于日本经济特有的对外依赖性,使得这个国家对外部的冲击特别敏感,反应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而灵活。这在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的政策实施中都有所反映。尤其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相比,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表现很突出。

(一)金融政策手段的灵活多变

为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日本银行的政策手段,除了沿用以往降低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资金供给的措施外,还积极采取了新的资金供给手段。从资产业务来看,增加了购入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以及企业金融特别支援等项目。从资金供给手段来看,采取了国债回购和购入民间企业债务,其购入额在2008年末都有明显增加。其中,民间企业债务购入,伴随支援企业金融特别措施的实施,商业票据回购有明显增加。2009年商业票据和企业债券购入总额明显增加。此外,在美元资金的供给方面,日本银行是通过外汇掉期交易从美国纽约联邦银行筹措美元,以美元与日元互换的形式向纽约联邦银行提供日元资金。这些新的资金供给手段的采用,使资金顺利地注入金融市场,缓解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因市场不安造成的资金短缺局面,这对于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金融机构倒闭破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破产的金融机构很少(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紧缩期间,有17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而美国自从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已有106家金融机构破产倒闭(1983年最高纪录是108家)。如果当初美联储也向日本银行一样大量注资进行挽救的话,也许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会少一些。

(二)零利率政策已接近极限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随着泡沫的收缩而发生通货紧缩。在长达十几年的通货紧缩时期,日本银行一直实行超低利率政策和零利率政策。2006年7月,日本银行宣布解除了零利率,实行0.4%的官定利率才2年多,再次降到0.1%,已接近极限。自从金融危机以来,美欧很多国家几乎都在实行零利率政策(美国为0.2%,瑞士和加拿大为0.25%,英国为0.5%),欧元区国家在1%上下。零利率政策对于金融政策当局而言,意味着利率调整已没有余地,靠降息增加货币量的政策手段已接近限界,而不得不采取以注资为主的量的调节手段,从而加大金融政策成本。这对于各国中央银行而言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各国利率之所以会接近零水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资金供给过剩,相对实际资金需求而言,很多国家资金供给已绝对过剩,而且在各经济部门配置不均衡。这是以注资为主的金融政策难以奏效(实现最终目标)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缺乏成本意识的金融政策

金融危机发生后,日本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注资,仅仅3个多月就注资100多万亿日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0%,如果经济以4%增长率增长则需要5年),可谓支付了高昂的政策成本。这些政策的实施避免了金融机构倒闭,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和社会秩序起了主要作用。但是,金融政策的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对外收支均衡,却一个也没有实现。而且,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等指标没有好转迹象。2009年初以来,日本物价持续下降(2009年10月消费者物价降幅为-2.5%),通货紧缩进一步加深。日本政府在2009年11月度经济报告中正式宣布 “经济已陷入慢性通货紧缩”。⑧日本政府为了克服通货紧缩,遏制日元升值,再次推出刺激经济计划,但资金来源却无着落。日本银行与政府密切配合,公开表态“绝不容忍物价负增长”,于是再次启用量的缓和政策,2009年12月1日决定以0.1%的固定利率向金融机构提供10万亿日元3个月期的贷款,并接受以国债、企业债、商业票据以及抵押贷款等作为抵押品,放宽了贷款条件。今后如何应对日元升值,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早日走出通货紧缩性经济衰退,对于日本政府和和日本银行都将是严峻考验。

由此想到我国,2008年后半年由于股市泡沫的收缩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快速下滑,我国政府果断推出十项措施投资4万亿元(GDP年增长7%,则需要2年)的计划,并提出2009年要保证8%的经济增长目标。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实做到了,但为之付出的政策成本也是极高的。而且,由于大量投资流入了房市和股市,使本来已经收缩的股市泡沫再次膨胀,房市泡沫进一步扩大。如果两市泡沫破裂的话,经济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因为金融危机或金融泡沫收缩造成的经济衰退等复杂经济难题,仅靠注资政策是解决不了的。为此需要打破以增加货币为主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凯恩斯政策理论框框,要在理论和政策方面有新的思路。政府决策者应有必要的政策成本意识,遵循“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经济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决策,否则支付巨大政策成本,其结果将会得不偿失。

注释:

①日本银行.金融经济统计月报.2009-01金融P36.

②野口悠纪雄.日本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J].日本:经济学人2008-12-16.

③日本银行网.统计资料2009-12-10金融P38.

④日本银行网.统计资料2009-12-03实体经济P59.

⑤日本经济新闻网.2009-12-02.

⑥日本经济新闻网.特集—日银的金融政策2008-09-22-30.

⑦郭福敏.摆脱通货紧缩的新思路—日本通货紧缩政策失误的理论根源[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⑧日本经济新闻网.2009-11-30、2009-12-01、2009-12-02.

参考文献:

[1]彭德良,洪宇.日本应对金融危机对策评析[J].当代世界,2008,(11).

[2]夏占友,张纪浔.全球金融海啸对日本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日本经济,2009,(1).

[3]金仁淑.次贷危机中日本货币政策效应实证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9,(5).

[4]刘昌黎.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及其对策与前景[J].现代日本经济,2009,(5).

[5]郎咸平.2010年将遭遇新危机[EB/ON].草根网,2009-12-19.

[6]郭福敏.摆脱通货紧缩的新思路—日本通货紧缩政策失误的理论根源[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张小玲)

猜你喜欢

日本银行金融危机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日本银行独立性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