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来袭:数字淘金潮

2012-04-29

OV海外文摘 2012年6期

旧金山海岸的38号码头是一个类似飞机库的巨型结构。加州淘金热时期,中国劳工带着铁锹和铲子从这里登陆美国修建铁路。现在,38号码头成了大批淘金于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和电脑制造商的聚集地。年轻的创业者给他们的公司起了诸如NoiseToys、Adility 和Trazzler等奇怪的名字。当他们停下手中的编程工作,便可以从开放式的办公室眺望停泊在不远处的一排排游艇。

莱恩·斯普是Dogpatch实验室的负责人,这个实验室下属于在38号码头向年轻公司出租办公场地的风险投资公司,他认为“如今创新的速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和许多其他企业家一样,这里的业主们梦想着成为下一个Facebook和Zynga(互联网流行游戏制造商,产品包括Farmville等风靡一时的游戏),能在几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受人瞩目的互联网企业新星。

而那些最著名的创新企业正在准备上市或是被财大气粗的大公司收购。2011年5月9日,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服务网站LinkedIn向外界公布了其准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估值高达33亿美元,尽管该公司2010年的营收仅为2.43亿美元。而5月10日,微软向外界表示准备以85亿美元现金收购互联网电话服务商Skype。

互联网公司大型IPO的回归以及技术公司之间的大型兼并和收购的复苏引发了对互联网行业的争议,因为自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之后就很少能看到互联网公司的大型IPO了。一些资深分析人士认为对创新企业和少数较为成熟的公司(如Twitter)过高估值导致了新一轮泡沫的生成。如今,离Twitter上的第一条微博被发出已经有6年了,但Twitter仍然在寻找理想的商业模式。不过,较为乐观的声音反驳说许多年轻的公司具有令人振奋的前景,而且它们拥有像微软这样的大型企业买家,这些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自信收购由私人拥有的老互联网公司。

技术、金融和中国

不过,争议双方一致认为互联网世界正在被许多强大的力量改变,较为突出的有三点:首先,技术进步使互联网公司对新鲜想法的尝试变得更加简单和廉价;其次,新兴的富有投资者一直热衷于支持这些想法;第三,此次互联网大繁荣比上一次更具全球性,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给人们带来的兴奋丝毫不亚于美国公司。

首先从技术说起。摩尔定律继续发挥着它的魔力,该定律认为单个电脑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约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性能更加强大、价格更加亲民的电子消费品不断涌现。当下一些智能手机的性能比10年前的个人电脑性能还要强大。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数据,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10年的3.03亿部增长至了4.5亿部。

摩尔定律也为云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商店便是典型的云服务,它能够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设备接入,这项服务由连接了成千上万个服务器的数据中心托管,即云工厂。随着服务器处理能力的飙升,服务器的价格相应随之猛跌。传播速度更快、数量更少的数据线正在把世上的一切东西连接在一起。

这些技术发展趋势导致了新“平台”的诞生,这使其他企业能够建立自己服务的数据中心。典型的例子包括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以及诸如Facebook和LinkedIn这些社交网站。这些平台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他们所使用的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其他设备创造出了数据的海洋。

这些数字平台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由其引发的最典型创新事例可能就是供智能手机和电脑使用的应用程序(App)的涌现。仅仅开通了3年的苹果应用商店现在提供超过30万种应用程序;Facebook用户每天安装的应用程序多达2000万;而诸如Skype等网络服务也从智能设备和网络连接的普及中受益。

有些人激动地将此次技术革新比喻成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物物种大爆发,那时地球生物的进化速度因细胞的完善和标准化而加快。虽然他们有可能夸大了事实,不过创立一家网络公司确实已经变得更加容易。随着对廉价云计算能力的深入了解并利用能够接触到数以百万计潜在用户的平台,人们现在仅花数千美元就可以成立一家能够正常运营的网络公司。而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成立和运营一家公司需要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守护天使

得益于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这些新兴公司不会缺乏热切的投资者。尽管有的公司规模太小,无法引起风投公司的兴趣,但它们正在成为富裕的个人投资者们,也就是风投业行话中的“天使投资人”争夺的对象。许多在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泡沫中赚到钱的投资人如今正热切渴望把他们的资金用来支持小公司。

而且这些富裕的投资者里不乏“超级天使”,他们的资金甚至足以和那些传统的风投基金相匹敌,如运营Felicis Ventures的前谷歌员工艾登·森库特和监管Floodgate游戏公司的软件企业家迈克·梅普尔斯,他们都是典型的“超级天使”。传统的风投资金一般从大量机构投资者手中融资,然后再进行投资,相比之下,高达100万美元的个人投资如今也很常见,有时候天使投资人们提供的资金总量会比风投机构的投资还要大。

累计起来的个人投资总量是很惊人的。根据新罕布什尔大学创业研究中心的研究,2010年美国的天使投资人向新兴互联网公司注入了200亿美元资金(2009年这一数据为176亿美元),并不比美国全国风投机构的220亿美元投资少多少。投资资金主要流向了互联网消费品公司和应用程序开发商。

与此同时,较成熟的高科技创业公司的融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Andreessen Horowitz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等知名风投公司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筹集了数十亿美元资金,这些资金部分注入了“后续”投资中(如Twitter和Skype),使这些公司能够保持比一般情况下更长时间的私有化和独立状态。

风投公司不是唯一将目光投向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公司。有人认为一家现在名为Mail.ru(原名DST)的俄罗斯控股公司和与之相关的DST国际投资基金掀起了向互联网公司投资的热潮。2009年,当美国的多数投资者都在袖手旁观时,它们向具有快速增长前景的Facebook和Groupon等公司注入了数亿美元,而现在这些投资马上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了。

美国的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公司和一些共同基金已经纷纷开始效仿,迫不及待地买入流行互联网公司的股份。包括高盛和摩根大通等投资银行也已开始为富有的客户买入这些公司的股份。

美国SharesPost和SecondMarket等二级市场的出现,使得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变得更加简单。二级市场让专业投资者能够更加高效地交易私营公司的股权,也使公司员工和天使投资人出售股份变得更加简单。与此同时,二级市场的繁荣使得全世界都观察到了互联网公司市值的显著上升。

美国互联网消费品公司并不是此轮投资热潮的唯一受益者。此次互联网浪潮的第三个推动力是行业的迅速全球化。拥有成熟创业生态系统的欧洲是几家著名公司的所在地。其中包括拥有1000万用户的瑞典音乐试听服务商Spotify和年营收约1亿美元的法国服装折扣店Vente Privée。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加入了这一轮的狂欢。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不再扮演上一轮投资热潮中旁观者的角色。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和增长最快的网民数量,波士顿咨询集团(BCG)预测,到2015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将从2010年的4.57亿增加至7亿。此外,除了玩游戏,中国网民还花费大量时间参与许多其他网络活动,尤其是网购。 BCG预测,2010年到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份额将从71亿美元增长至3050亿美元,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网上购物市场。

这些预测使风险资本大量激增。研究机构清科集团(Zero2IPO)统计,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筹集的资金数额在近年来大幅增长,从2006年的近4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超过110亿美元,虽然2009年时经历了暂时的下跌。投资总额则从18亿美元增长至54亿美元,大多数投资都流向了新兴互联网企业。

中国投资者还非常愿意买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票。据研究机构iChina Stock的统计,2011年1月到5月,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百度的股票价格从60美元上涨至150美元,市值达到了约500亿美元。主要盈利来源于网络游戏的腾讯市值与百度相当。按市值排名,这两家公司均跻身世界排名前五位的互联网公司。10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总额为1500亿美元,并不比谷歌公司的市值少多少。

这些公司的股票往往在上市首日最吸引人们的眼球。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公司优酷的股票价格在上市首日上涨了161%,是5年来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涨幅最大的股票。与其同一天上市的当当网股票价格几乎翻了一番。社交网站人人网的股票价格则在交易首日上涨了29%。

中国企业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的经历鼓励了其他新兴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进行IPO申请的想法。社交网站LinkedIn公布其IPO的当天,俄罗斯本土搜索引擎Yandex宣布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目标筹集的资金约为11亿美元。

那些反對“新泡沫论”的人指出,LinkedIn和人人网等公司的表现证明新商业模式是可持续且可以带来稳定收入的,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上市的许多互联网公司无法相比的。此外,相比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市盈率,这些新兴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与科技行业的其他上市公司还相差甚远,这有助于限制对这些新兴企业的过高估值。

泡沫正在生成?

某些风险资本家认为2011年的情况是1995年的重演,而非1999年。如果泡沫正在膨胀,那么它离破碎还有一段路要走,因此避开互联网公司的投资者们现在可能失去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风投公司Flybridge Capital Partners的杰弗里·巴斯冈指出,1995年至1997年间投资互联网的风险基金都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还有人指出了泡沫的迹象。一些新成立的公司为了吸引眼球,花费数百万美元的薪酬吸引谷歌、微软和其他大公司的明星员工加入其公司。当技术同行们沿着同一道路发展时,这些公司却在研发无人问津的冷门技术。虽然纳斯达克指数远远低于2000年3月的高位状态,但该指数正在从全球经济衰退中反弹;而衡量美国高科技行业活力状况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旧金山)高科技脉搏指数则已接近了11年前的高位水平。

市场也有迹象表明一些投资者存在非理性的乐观。据报道,风投公司给一家名为Color的照片分享型社交网站估值约为1亿美元,尽管其产品还没有在已经饱和的市场中进行检验。在过去的一年里,天使投资人之间的竞争使社交媒体的初始估值上升了超过50%。为了在多方争夺中赢得交易,金融家们有时候会在市场调查中敷衍了事。在中国,新兴公司的内部估值也以惊人的速度上扬,它们在第一轮风险融资中一般能筹集到1500万至2000万美元,即使按照硅谷的标准,这一融资规模也是高得吓人。

这一切都显示部分投资者失去了对互联网公司估值风险的关注。其中,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风险最大。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而用户的喜好又变化无常。此外,中国互联网企业还要应对棘手的监管问题。虽然中国政府还不曾关闭过任何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但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对中国互联网上市企业的股价产生巨大影响。

欧洲和美国的互联网企业虽然无需考虑类似的危险,但它们容易受到过高期望的影响。斯坦福大学教员,著名企业家斯蒂夫·布兰克表示:“每一次泡沫都是一个抢椅子游戏。投资的诀窍就是在泡沫即将破裂的时候卖出持有的股票。如果38号码头的创业人士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将来他也许们就能够买下一两艘属于自己的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