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六):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及形式
2012-04-29《体育教学》编辑部
《体育教学》编辑部
宋尽贤(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
本期讨论的题目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及形式”,我的理解是课程改革应引起哪些重大的变化,包括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变化或观念更新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衡量哪些是反映體制、机制改革或观念更新的重大变化,离不开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总的形势,必须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纲要》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明确提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教育改革总体要求一样,衡量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主要是推动和加速改革进程的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我觉得体育课程改革成果应在明确课程性质、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建立运行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有所体现。
1.课程性质:牢固树立任何改革都不能偏离课程性质的观念
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通过课改,体育教师对科学的、准确的课程性质认同到什么程度。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给出课程性质的明确定义,不能含糊;二是牢固树立任何改革都不能偏离课程性质的观念。
课改的首要问题是以课程性质为依据确定改革目标,任何一次认真的改革都不能偏离课程性质。定义要明确、要有唯一性,不能含糊,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若干次改革似乎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或许是因为大纲对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已经作了具体规定,只要照大纲上课就可以了。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与执行大纲最大的不同是给予了教师极大的主动性。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是否能紧扣课程性质,是对教师认同并把握课程性质程度的检验,所以在实施2011版课程标准过程中仍要时刻关注对课程性质的准确界定。课程性质应服务于培养目标,是基于现阶段认识水平最准确、最科学的定义。通过课程标准试验阶段的实践,使更多的人懂得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懂得了在今后的课改或实施其它版本时首先要看看有没有偏离课程性质。往长远看,对课程性质的界定应该不断地完善、更新,但必须注意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性质相对稳定的特征,要警惕用“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来模糊课程性质的任何倾向。希望通过实施2011版课程标准,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性质,不但给出明确的定义,还要有准确的释义,容不得半点含糊。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广大体育教师对科学、准确的课程性质有高度认同,今后不再在这个问题上走弯路。
2.课程质量标准:探索和制订明确、具体的课程质量标准
对不同学段、水平、年级,制定出适合其生长发育规律的质量标准,是维护课程性质“不变色”的基本保障。《纲要》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规律是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体现国家意志;身心发展规律不以学生的主观愿望而转移。
《纲要》提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从清政府的《奏定学堂章程》算起,我国学校设立体育课虽然已百年有余,但要用《纲要》提出的建立现代教育制度要求来衡量,应当说至今在我国体育教学中还没有严格、科学的质量标准。制定出适合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教学的各个项目的质量标准,应当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质量标准应明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水平,达到什么程度算优,达不到什么程度算不及格。依据这个标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项目。一方面给学生尽可能宽松的自由选择空间,形成基于学生自觉、主动上好体育课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学生一旦选了,就必须得学会、学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科学的质量标准,也是制定教师的任职资格和教学技能考核标准的基本依据。没有质量标准,学生可学可不学,学到什么程度都无所谓,项目可教可不教。田径、体操、武术,包括其它项目,只要学校课程计划里有的,都要制定出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例如,小学阶段水平一二三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小学才算合格毕业了,将来的测试,孩子可任选几项,但都要按照标准测试。前不久我遇到一位小学老师,学校要求她拟订一个小学阶段各年级篮球教学的方案,她说: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游戏是“拍球游戏”还是“运球游戏”,都要仔细推敲,因为从系统教学要求考虑,“拍”和“运”截然不同。她的一席话让我深受感动,制定标准这件事情做起来很难,但要认真去想、去做、去教,是可以实现的。
3.课程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三级管理体制
《纲要》中提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当前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管理的规定性和灵活性,二是课程质量标准的严肃性和学生选择的自主性。要针对这两个问题从理论认识、管理权限、政策界定等方面给出明确的答案,努力跳出概念混乱、是非混淆的混沌状态。
4.体育教师教育
体育教师教育一直是难以有实质性突破的薄弱环节。通过课改要探索如何把教育行政部门、教科院所(教研室)、高等学校、教育学院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宜、高效的机制。3月底至5月初,教育部组织了一次义务教育体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效果非常好,体育学科利用网络培训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写小结时我概括了三条:授课内容切合实际,且可以借助视频反复播放;各地同时组织听课教师交流、研讨,增强了培训效果;一次培训近8000人,效率高。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远程培训的作用,还应该认真总结。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美国有大约5000个教师教育培训基地。按美国总人口3亿粗算,平均6万人口就有一个培训基地,覆盖人口数量比我们一个县少得多,我们至少应把培训基层单元放在县级,发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
5.学校体育制度和保障机制
运行机制,用什么标准考核学生,培训教师;用质量标准、评分标准作为动力机制,推动学生去锻炼。体育课对人的品格塑造,对一生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要让人懂得只有多付出才有多收获。
保障机制,包括时间、器材、场地,都要求学校制订相应的体育制度。20多年前发布的《学校工作条例》确定了原则,现在需要有规定性更强的具体规定。
赖天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我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是,应从哪些方面来看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看学生的体能素质是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鉴于我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检出率不断增加的严峻现实,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都高度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問题。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大幅度地增加了体育课的课时,其主要目的,我认为并非是要让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技能,而是希望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与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目标等方面来看,“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是大家一致认同的。中央7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追求的重要目标。就体育课程的功能来说,我认为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与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
2.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应当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也是我们课程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意识与能力的根本体现。在这方面我认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生运动素质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及较好地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
3.看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这是我们这次体育课程改革很大的一个亮点,是时代发展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大家共同追求,并为之作出很大努力的一项重要目标。我认为,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信心、意志品质、群体意识、合作与竞争精神以及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尤为值得关注。
4.看学生是否更喜欢上体育课了
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课程“运动参与”目标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广大体育教师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为之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这也应当成为我们评价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5.看体育课程改革是否促进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
特别是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条件保障,也是我们体育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一项重要的过程目标。对体育课程的长远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
我们在这里讨论课改的成果和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是体育课改的标志性成果。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瞻研究,也是目标的预设,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瞻和目标,可想而知,任何改革都必然是盲目的,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的。前一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出现了某些问题,而且效果欠佳,说到底,就是由于这样的前瞻不足和目标不清所造成的。
那么,我们就先来回顾一下过去10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成果及形式,或可以称为的标志性变化有哪些?我认为,体育课改在以下10个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是不是达到了成果的程度仍还有待于大家讨论。
1.课改名称的变化及相应理念的出现。“体育与健康”这个时隔78年的学科名称新变化启发了许多新的思维,也引起了很多争论。但毕竟“健康”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体育课程的名称中,这必然导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体育教学实践产生相应的变化。随后就有了“体育与健康=体育+健康”这样简单的课程改革思想,也出现了“体育与健康=体育对健康”的错误体育课程改革思想,甚至出现了“体育课程改革是健康与技术之争”的错误理论。当然,大部分体育教师也建立了“体育与健康=体育为健康”的正确体育课程改革思想,这应该是一个明显的变化或成果。
2.体育课程改革伴随基础教育整体课程改革的变化,接受了一些新的课程教学的思想、理论和概念。
(1)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接受了要培养学生“知识、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思想,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目标构造,以前都是提“德智体”或“双基”等。
(2)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提出了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育教师也开始探索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虽然至今大部分人还不清楚何谓学习方式,更不清楚通过教学的怎样改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甚至出现了大量望文生义和表面理解的实践尝试,但毕竟体育教师也开始有了“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视角,开始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自主的行为了。
(3)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提倡了评价方式的变化,老师开始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进行多主体、多角度的学习评价,带动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虽然正确的、错误的都大有存在,也出现了体育学业评价的虚化现象,但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主评价的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4)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提出了教学内容要改变“繁、难、偏、旧”,虽然其中有些问题在体育角度看来针对性不强,甚至与体育的实际问题相反,但至少“繁”和“旧”的问题是与体育教学内容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也促动了新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引进和开发。
(5)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虽然由于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方案没有落实,使得体育三级课程管理的实质性架构没有建立起来,但随着课改的整体推进,一些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研究成为了课改的活跃因素和亮点,甚至是哪个地方的体育校本课程做的好,学校也随之成为当地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先进单位。
(6)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体育也大力提倡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接受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内容资源等各种各样的概念和含义,促进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增量和翻新,但良莠不齐的问题的确明显存在。
(7)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提出许多诸如“创新教育”“课堂生成”等相关发展性的概念,提倡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创设一些东西,狠狠地批评了“接受性学习”,虽然实际效果还有待论证,但毕竟为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打开了新的思路。
(8)跟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提出教学要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问题,虽然命题与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几乎无针对性,甚至还出现了“扁担南瓜”、“白菜莴笋”、“大变活鱼”等极端错误的教学内容实践,但毕竟一个过去就有的生活体育思想,又以新的形式重新走到了体育学科的面前。
上述新思潮、新理念、新理论、新概念、新说法的确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开阔了体育教育人的视角,使我们共享了整体教育改革的思想、目标与方法,但另一方面由于望文生义和错误解读,也产生了不少简单理解、浮躁盲动的错误。
3.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又重新回归的“课程标准”的文本样式,虽然从教学大纲回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课程文件的指导重心的转移,而且在国外过去和现都有,并不能代表一个课程改革的重大进步,但从体育的情况来看,由于其他方面的课程教学的举措并没有非常重大的改变,因此这样的一个文本形式变更也可归纳成为一个显著的变化和成果之一。
4.有了一大批有关课改的书籍,其中有了一些理论和说法,虽然也是良莠不齐,甚至有些著书中的错误内容很多,但是毕竟伴随前几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书籍出版要远比这次少得多,所以,诸多书籍的出版也是前一段体育课改的一个成果形式。
5.有了一场至今从未有过的理论大讨论。应该说,以前從没有一次体育课程改革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条:(1)学术民主环境越来越好;(2)体育课改内容非常广泛;(3)对主要体育课改指导理论缺乏共识;(4)体育课改领导集体威信不足;(5)体育课改理论出现过明显的错误。于是大到教育领域的“王策三、钟启泉争论”,小到体育课程理论的讨论,甚至出现了体育课改理论和某种团队的划分,这些争论对课改的深入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也应列为体育课改的成果形式。
6.出现了新的全国体育教学展示和评价的平台,即2004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出现,作为由中国教育学会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全国教学研究的大平台,是至今没有的,这一研究和交流平台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是体育课改的重要成果形式。
7.出版了六本国审的体育教科书,这在过去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它打破了过去“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在体育课标放弃了对具体教学内容指导的形势下,这些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的出版,促进了教师们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确认,甚至成为了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风向标。
8.有了一场声势浩大但效果评价不一的体育教师培训运动。课改初期的教师培训采用了新的机制,是以出版教材的各出版社为动力来源。从理论上计算,此次教师培训是全员性的,从实际上讲,受训面也是很大的,因此,也是课改的成果之一。
9.伴随着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开发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良莠不齐的。比如心理拓展训练项目,街舞、轮滑、软垒、健美操、排舞、拉拉操、定向运动等,这些很多都没有进过学校,同时也有负面的东西走进课堂。
10.取得了一些理论的进步并引进了一些国外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如体育课程排列的理论、体育学力研究、体育评价研究、体育学法研究、体育知识论的研究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并通过各种学术期刊、全国研讨会以及讲座等逐渐渗透到教学的第一线。另外运动教育、领会教学法、“spark理论”等国外的体育教学理论也传入国内,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加了借鉴。
我认为,以上10个方面可以归纳为10年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及形式,这些成果有的是预设的、有计划的,如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等;而大部分成果是伴随着课改的需要而出现的,并没有计划性;有些成果甚至是伴随着矛盾和问题出现的,比如体育与健康关系的讨论,就是当出现了“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理论后,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去回应它,才出现了不得已的讨论,又比如,当“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解读中出现了“科学放羊”的错误解读时,才出现了相应的深入讨论。所以我觉得,过去的课改成果大多是在一种自然的、无计划的甚至是无奈的形势下产生的,大多数成果及形式没有预先的顶层设计,因此产生过程还伴随一些无谓的争执,致使前期课改的成果并不那么清晰,以至于到现在对前期的体育课改评价都是众说纷纭,相距甚远。
根据以上情况,此次以课标修订稿颁布为标志的新一阶段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事先就必须进行顶层的设计,事先规划好预期的目标和达成路径,充分引导体育课改成果向确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使体育为实现素质教育服务的方向健康发展,更自觉地获取更多的成果。这是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等上层指导机构应该做好的事情。具体来说,在未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应促进在以下12个方面取得体育课改的成果,其主要形式如下:
1.出现体育三级课程管理的责权利架构并形成相关文件的文本样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国家、地方(主要是县)、学校三级课程教学管理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真正形成国家、省、县、学校各负其责、各有权益、各管一段、各自创新的课程责任新局面。省教研员看着国家想着县,县教研员不用多想全国的事情,就想着自己县的课改即可,各县有各县的体育教学大纲和管理文件,各县有各县的经验和教学模式,那么,整个国家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效果将非常明显(即所谓现代教育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管理上的体现)。省和国家一起执行、评估、备案、指导、总结经验、进行普及,同时组织国家和省级的教师培训,提出全国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从宏观和基本面上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规范性。
2.学校层面的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意识与国家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两者之间达成统一。现在国家缺乏教学质量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学校则有着多样的、高低不同、良莠不齐的各种质量观,要是两者都能完善并相互一致,就要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顶层设计,依托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的工作,迅速完成质量标准的设计和工具的研发。体育课改必须有科学的体育学力观和教学质量观作为基础,否则,我们就是再进行一百年的课改,也不会有成果。
3.国家要切实推动一个学生健身工程,掀起一个学生锻炼的热潮,要开发出一整套可以在教学中推动学生锻炼的内容体系,就像“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那样的内容体系。
4.体育学理和教法的研究应该有比较明显的进步。这个进步主要表现在重要运动项目的大学段设计和大单元设计上,我们体育学科的学理研究还差得太多,大学段的设计是怎样的,技术学习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学生是怎样学会的,最简洁和科学的教程是怎样的,这些体育的学理依然不明。我认为应把球类和武术类的学理研究放在重点,因为这两大类的教法问题最多,这两大类运动的学理搞清楚了,就会扩散到其他类的技术学习中。体育教学应成为一个教师公认的科学教程,就像数学的教程那样清清楚楚、一环扣一环,哪一环都不能少,哪一环都不能颠倒,那时的体育教学就是一个科学的教程了。
5.体育教师的专项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有明显提高。当前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都有很大问题,安全保障技能更差,通过课改应促进体育教师在运动技能方面能达到“一长二强全适应”(有1项很擅长的技能,有2项比较强的运动技能,能适应其他教学内容的讲解示范要求)的水平。这个要求会牵动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与体育专业院校体育教师培养的联动,这个联动可以与教师资格的考核内容与方法相联系,在应试教育的社会中,教师聘任时的运动技能考试要求会立即反馈到高师体育课程中,以此让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关注技能学习;另外一个就是与职后教育的联动,让年轻教师定期进行运动技能考核,评优要考、升职称要考,教师年龄大了可以不考技能,但要考教法,考学理研究。我建议要规范各地体育教师的入职考核和职称评审的内容,促进上述两个联动的实现。
6.要在校内运动安全的工作内容职责上有突破,运动安全的环境要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要通过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加强、责任心提高和整治“校闹”(指像整治“医闹”那样纠正家长为学生安全事故问题无理取闹学校的现象),促进家长和体育教师之间的联动,建立“体育PTA”的制度,使家长和体育教师共同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并共同对学生的运动安全负责任。应该说,目前体育教师对自己在安全方面的职责尚不十分清楚,更多的是无端的恐惧和消极地躲避,应有计划地做好这一方面的制度和宣传工程。我本人现在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想法,正想办法加以落实。
7.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应有所突破。首先最应有突破的是学理和教法的研究,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在体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关系与机理方面、体育和学生社会化促进的关系和机理方面的研究也应该有成果;另外在体育和学生运动参与促进方面要有新的理论。因为这些都是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标榜与标致性变化。
8.使一批时髦的、文化气息强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更广泛地进入学校。建议国家和省要设立“新兴运动项目推进校”的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来更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努力,使10年后的体育课堂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否则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就是无效的。当前要推的重点项目应该有软式垒球、少儿田径、定向运动、游泳、轮滑、排舞和踢踏舞等。
9.要使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更加实质性的融合。现在体育健康教育课几乎就是“风雨课”,而且上得质量也不高,不符合国家和社会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和要求,因此要大力探讨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另外要研制相应的教具和教本。在日本,交通安全是与体育课的教学紧密结合的,国外也有将紧急救护和伤员搬运与体育课相结合的好案例,我们应加紧学习并大力开发,否则标榜“体育与健康”的课改就不可能被世人认为是成功的。
10.全国体育教学展示平台更加具有权威性,其展示与研讨更加具有实效性。要探讨新的看课与评课的标准,对展示课要有新的评价方法和正确态度,改变现在只要是展示了就一定是好课的思维定式。目前基层对于各地展评课的意见很大,“展评分开”是正确的方向。看课应是一种研究,主要是对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确认、研讨和推广,如果一节课下来大家都只说好,那么这样的展示必然没有生命力。因此,国家级的教学展示平台一定要变化思路和态度,将展示平台变为研究平台、创新平台和推广平台,加强平台的建设,并以此引导全国各地的展示活动和评看课活动,使展评课这样的好活动更加公平、更加实效和更受体育教师的欢迎。
11.体育教师的培训有了更好的模式,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积极性更高。以往的体育教师培训可以说有规模、有影响,在理念转换和概念推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深度、细度和实用性方面应该还有许多问题。各种培训讲理念、讲方向、讲国外、讲前瞻、讲发展的多,但讲教法、讲学理、讲措施、讲项目、讲案例、讲课堂的少。因此体育培训应有自己的“培训课程标准”,现在教育部师范司已委托北京教育学院搞一个国培的课程标准,我和陈雁飞参加了这个工作,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标准来搞。另外,最近我们牵头了师范司组织的“国培网络培训”,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培训方式,学员的积极性很高,而且自发组织了许多的学术群,我们也正在总结,试图发现更好的教师培训机理和模式。
12.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态度应该有一个明显的改善。说到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应该表现在学生的身上,10年后,如果广大学生还是不喜爱体育课,不参加体育活动,那么再怎么说,此次体育课改也难称成功。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入探讨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要研究运动快乐的本质,研究学生获得运动乐趣的过程,研究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下体验乐趣的教程,研究有利于学生愉快交往和能帮助学生明显进步的有效教法,要研究像“领会教学法”“TPOPS理论”那样的方法理论并为我所用,而不是一味地搞什么“教学的温情化”和所谓的“科学放羊”来取悦学生,更不能搞什么“扁担南瓜”“大变活鱼”那样的事来冒充“快乐体育”。總之,我们通过体育课改一定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足以支撑他们一辈子对体育有好感、有冲动并能抵制其他不健康的生活内容的运动乐趣和成就感。
如果10年后,有了上面的这12个成果,我们就可以说,21世纪初的这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真正地成功了。
于素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和形式,宋司长站在高处,谈得很有高度;毛老师谈得又很有深度,也就是说,两位专家基本上已把成果、形式较为全面地阐述清楚了。我接下来要谈的,只是我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困惑或称为是未能理解的问题,以及对成果形式的粗浅归类,是由本话题引发的几点思考。
第一,对体育课程改革标志的思考
大家多次谈论体育课程改革,但“改与未改”之间是否有明显的标志?也就是说,是用什么来划分每一次改革的?每次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对这一问题,我一直比较困惑。
第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特点的思考
体育课程改革所表现出的特点是什么?是连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相邻两次体育课程改革之间的时间有没有间隙?如果没有间隙,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每一次课改;如果有间隙,每次课改以什么为起点,又以什么为终点?以上问题还不十分清楚。
第三,对体育课程改革时间的思考
有史以来,体育课程改革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如果说已经有八次体育课改,这八次的时间起始点都分别是什么,以及对应的标志是什么?时间问题不清晰,就很难理清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形式。
第四,对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思考
如果体育课程改革从时间上来说是连续性的话,那么从最初提出体育课程改革直到今日,所有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成果都应归属为改革成果。如果体育课程改革是间断性的话,那么每一次的体育课程改革都应有与之对应的成果,与某一次提出的改革要求应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如,谈到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就应该有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次与次之间,课程改革的成果还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第五,对体育课程改革成果形式的思考
成果形式有哪些、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从具体内容上来讲,宋司长和毛老师都已经谈的很全面、具体了,而我仅仅对课改形式分类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能给广大体育教学实践者与理论研究者在对体育课改形式归类方面提供一点新的思考。
不同的人对体育课程改革形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从归类的视角来看成果形式的话,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1)从“展示”的视角看成果形式。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无论是正式公开发布的,还是未经公开发布但有所交流的,都会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或方式展示出来。例如,论著的出版、论文的刊登、課的录制、观摩课或公开课的现场展演、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改文件的颁布、杂志网站开辟的论坛、网络或现场的培训等多种形式。
(2)从“内容”的视角看成果形式。体育课程改革成果内容,可以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来区分,有形的有很多,如教材、论文、课例、教学设计、教案等等;无形的包括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体育学习认识的提高、锻炼意识的增强或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新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如,我在对一位一线教师的访谈中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在你的课堂上,学生的学法主要有哪些?”老师对该问题感到非常不理解,并反问道:“还有学法?不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吗?”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学法是一定存在的,不但不同的学生有可能会有不同的学法,不同的运动项目的学习也有可能会有特殊的学法。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改革成果的不断丰富,该教师在认识上有了很大转变,不但认为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有学法,而且在日后的教学中对学法以及学法指导工作更加关注了。
(3)从“群体”看成果形式。参与体育课程改革者,除了体育教师、学生,实际上还有管理者与各级领导,还有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等。因此,成果形式固然就会因群体而不同,包括管理者和各级领导的成果形式、专家学者的成果形式、一线教师的成果形式、学生的成果形式。学生的成果形式比较容易被忽视,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之一是学生,受益者之一也是学生,如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身体素质水平是否有所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是否有所改善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都可以算是改革的成果。
(4)从“机构”看成果形式。体育课程改革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每一个级别的管理都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成果,因此,从管理机构上来看的话,可以归纳为国家层面的成果形式、地方层面的成果形式、学校层面的成果形式,分别还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总之,成果形式多种多样,且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课程改革,其成果形式将具有一定的时代特
杜晓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教授)
大家都说了很多有关课改的成果,我对讨论该主题目的的理解,就是为课改设计一些呈现方式,制定一些评价或考察的目标,以此来引领课改、展现课改、推进课改。我想说的可能算不上是成果形式,只是一些拓展性想法。
凭借着体育与健康课改的大潮,我们如何能够吸引社会的关注?除了更广泛地呼吁领导、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体育运动现代社会重要价值的认识之外,还应努力吸引社会资本对我们体育教育的关注。在刚刚过去的“2011义务教育远程骨干教师培训”中,有很多农村体育教师表现出了自己的无奈:没有场地,有块空地也是尘土飞扬,学生出了汗就会变成一个个泥人;有的根本就没有体育器材等等。我当时就想,现在公益组织很多,企业赞助也很多,我们是否也可以乘着课改的东风,做些这方面的努力,建立个基金会或者为一些体育相关企业做宣传,争取一定的经济赞助。也不用建塑胶跑道,就算铺个砖地或煤渣跑道也可以,再买点儿最基本的体育器材,为我们的农村体育教育做些最实在的事。而这种工作,现阶段想要通过政府来做恐怕还很难实现。如果能够筹到一些钱,我们就直接送到最需要的农村学校去。这还需要大家的集思广益。
另外,在义务教育课改的基础上和背景下,如何能够切实推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的情况非常明显,高等教育设置的培养课程和培养模式与中小学体育师资能力脱节比较严重,高等院校培养体育师资的专业课程很大程度上还在沿用训练式运动技能教学,更多注重学生自身运动技术的提高,而忽略了学习的方法手段、原理规律以及相关文化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胜任教学工作的时间拉长,既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不能仅在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搞改革、搞创新,还应努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师资培养的实用性、适应性。
最后一点,是如何能够在课改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大的资源库,让体育教师资源共享,既有专家指导,又有一线教师的优秀经验,实现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合作与交流,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搭建一个全面的平台。比如北师大国培网站,我们正在尽力争取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不断地补充相关资料,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