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备课的一点见解

2012-04-29袁建欣

群文天地 2012年8期
关键词:教案设计习惯教材

袁建欣

一直以来,大多数学校把教学研究的重点都放在“课堂教学及其评价”上,而对备课的研究则相对忽视。我认为,课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备课是课前准备的主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没有成效,教学就必然不会有效果。我们尽心尽力的研究备课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认为对备课应该下的功夫必须大于对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

而我发现,当前中学语文学科的备课,有部分是无用功,比如为了讲究形式,教案设计中要求有: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等,还要求超前备课一周。教案设计的过于详尽,而且格式统一,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的的教案设计没有特色,应该除去内容上的形式化,格式化,我提议我们要设计有特色的,切合实际的,有效的教案,必须是有助于的,切合实际的不要的,实用的。

我们现在的备课,提倡的新课改的备课,提倡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课上的第一部分就要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内解决问题,但是这样的话就要求老师必须能提出有效的问题来, 例如,《岳阳楼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录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正确理解难词、难句,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来完成。语言文字的美感,宜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警句的深刻内涵,宜在教师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下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因为老师刚接触这种形式的备课,致使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恰当。普遍性的问题有两种:一是问题过多、过浅,导致课堂成了"满堂问";二是设计问题太难。学生怎么也看不明白,最终使老师不得不替学生给出答案,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必须要求各位同仁,设计出行之有效的问题才是备好一节课的中心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还以《岳阳楼记》为例: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应该如何评价,是学习的一个疑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作者所处的特定社会阶段,进行正确地分析。课文前的内容提示往往是文章中心内容的归纳,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所有练习以自我或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发现自主学习方法,并把自主学习化作日常的行动和习惯。要学生知道怎样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就是人们常讲学习、操作和解题思路;至于做得好坏则是另一回事。譬如学厨师,先要学生知道炒菜的步骤,然后才是作料放多大量、到什么火候合适的问题。在备课中要发展学生的以下几种习惯:一,默读和“速读”习惯。学生以读书,教师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量。二,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符号,把教学的重难点标注出来,并且读书笔记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看到的文章。三,让学生养成多问几个问什么的习惯。四,引导学生自学的习惯。五,参照文章或者文献,做到言之有理。六,养成找规律的习惯。七,集体讨论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证明,习惯是素质,良好的习惯就是能力。

但是除了这些外,我们还要做如下的准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宽容的气度和随机应变的机智,才能备出更好的课,才能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创创造性的教学,从而更加要求语文老师从善如流,因势利导,点石成金。教师必须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充分发掘文章的内在价值,充分理解文章内的文化思想,把握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和特色,只有充分把握文章的整体性,这样才能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现在的语文课本,有富有情趣的内容,优美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容易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情境。所以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如活动类课程,应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准备为备课形式,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自主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和方法,要逐步让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通过教科书的工具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合作学习活动,自主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自主理解学习内容,欣赏文章的精美之处,准确表达自己思想、审美体验。使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不断地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作者单位:晋州市桃园中学)

猜你喜欢

教案设计习惯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上课好习惯
《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