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沟通的艺术
2012-04-29刘潇潇
刘潇潇
摘要: 采访不仅是新闻工作者获取资料的手段,而且是与受众交流的方式,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恰当地表达思想观念,是一种动态的双向行为,而双向沟通对信息发送者来说应得到充分的反馈。只有沟通的主、客体双方都充分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才真正具备有效沟通的意义,而有效、便捷地获取信息。在采访中,适当的方式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 采访沟通提问艺术
新闻采访,即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报道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1]而新闻工作人员正是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提问的性质,决定它必然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多种学科,比如社会学,懂得社会的构成;心理学,掌握人物普遍心理状态和特殊心理状态;人性学,理解人的本性、本能,甚至是不同阶层中人性的构成;当然哲学、经济学及最基础的学科是必备的,还要有一定的杂学基础,等等。这一系列基础工程学科,汇集成了采访的提问艺术。
提问艺术往往随着环境、地域及采访对象在社会中的不同位置、心理状况、意识形态影响程度、风俗习惯,道德、学识等方面的差异,产生和运用不同的艺术提问手段,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有经验的记者只要坐下聊几分钟,采访对象就知晓记者的来意,记者开口问上一两个问题,采访对象就能听出记者的水平。采访对象遇到善问的记者,想马虎也马虎不得,想敷衍也敷衍不了,这样的记者往往能采访出好的材料,写出好报道。记者要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打开对方的话匣子,问出需要的新闻素材,就要讲究采访的艺术。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对记者或通讯员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交能力的综合考验。而采访提问中的语言与方式是否规范,是关系到采访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和探讨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应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记者的提问艺术,不外以下八法。
把握主题。记者的每次采访都有一定目的,在采访之前都要拟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说,确定本次采访的目的。为确保采访成功,记者一定要始终围绕采访目的进行发问,让对方在回答中尽量减少题外话。凡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回答或谈话都要巧妙地令其回避,不要造成“答”不对题的局面。
巧用启发。记者在提问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发问中就要多启发、少追问,越是咄咄逼人,急于求成,其效果往往越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为了在短时间内捕捉到完整的新闻素材,提问时必须巧启发少追问,这种提问运用得好,有时可以在一个被采访对象那里同时获得两条以上的新闻。由此可见,巧用启发是采访提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平易和蔼。记者在采访时应该首先明确被采访对象是知情者、当事人,而记者仅仅是个问路人、求知者。因此在提问中,必须耐心倾听对方的介绍,始终保持和蔼求教的语气,才能造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对方才乐于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积极引导。“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2]。新闻的发问应该是积极引导,尤其遇到被采访对象有顾虑、有隐私和记忆力不好的时候,记者万万不可产生急躁情绪,相反要耐心说服,边等待,边引导,以巧妙的引导艺术来打开被采访对象思想的闸门,这时对方才会滔滔不绝地把问题和内容和盘托出。
形式灵活。新闻采访的提问形式要灵活多样。“一句话百样说”,问话时要尽量揣摩对方当时的思想、情绪、感情、顾虑、习性与爱好,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问。不要死追硬逼,让对方产生厌烦情绪,更不要盲目追问对方不知情或不在场的问题,令对方为难甚至产生反感。
语气温和。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3]记者提问语气的规范非常重要。如果提问态度过于严肃、冷淡、生硬、呆板,容易使对方产生反感,甚至形成敌对情绪而影响采访。为使采访事半功倍,记者在提问时必须语气温和,努力营造一种自然、随和,甚至亲密无间的氛围,这时对方才会畅所欲言。
验证求实。在采访中常常遇到一些把握不准的事情或情节,这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中随时核实、验证。但这种验证必须自然、巧妙,最好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进行,不要把一大摊问题一下子都摆出来让对方无从答起。有经验的记者遇到这种情况是自己心中有数,根据问题的进程、气氛与环境,恰到好处地逐一进行验证。这就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万万不可盲目、急躁,这样会让对方引起反感而影响采访进程。
态度热情。新闻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应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努力造就一种友好合作而又相互配合的气氛。采访要贴近百姓生活,站在被采访对象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看待被采访对象,这样才会及时切入正题,才会以较短的时间,搜集到较多的新闻素材。
参考文献:
[1][2][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第四版,200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