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国论》谈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
2012-04-29王刚
王刚
摘要: 本文主要以《六国论》为例,阐述了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四个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新,以期学生能够以课本为例,深刻理解发展等级的要求,逐渐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六国论》发展等级作文水平
高考作文提出了“发展等级”这一要求,这对学生来说的确加大了难度,但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部分优秀文章正好体现了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例如《六国论》就是其中一篇,下面对其作简要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学生能够以课本为例逐渐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一、深刻
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治国问题”是困扰历代统治者几千年来难以解决的重大政治问题。对此问题,孔子主张“仁”;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庄子主张“自由”;孟子主张“仁义”,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韩非在政治上提出了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虽然不同程度地采纳了上述政治家的治国见解,并制定了具体的治国措施和方略,但最后还是被强大而狡诈的秦国逐个击破而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趋势,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作者并没有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巧妙而适当的角度,抓住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中心论点并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鲜明主张。作者能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透过诸多的历史现象,抓住其本质,指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根本原因,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具有启发性的政治见解,可谓内容深刻,发人深省。
二、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六国论》运用了各种丰富的历史材料。《六国论》主要运用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等内容丰富的历史材料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1.词语生动。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例如在具体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用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句式灵活。本文句式灵活主要体现在句式的整散结合、长短搭配以及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的交互使用方面。例如第四自然段:“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段文字的句式整散结合、长短搭配以及陈述句、感叹句的交互使用,显得得心应手,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论证力量。
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对比的运用。如“赂者”与“不赂者”的对比;秦国与各诸侯国双方土地得失的对比;既以秦受贿所得与战胜所得的对比;又以诸侯行贿所亡与战败所亡的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的对比;以六国灭亡的历史与北宋现实对比。
(2)对偶的运用。如“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暴霜露,斩荆棘”“薪不尽,“火不灭”“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比喻和引用的运用。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4)设问的运用。如“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互文的运用。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6)类比的运用。以六国和秦国的事隐喻北宋与西夏。六国的势力比秦国弱,但还有不贿赂秦国而胜的条件。结果失败了。文章虽以“苟”字开假言判断,但所指实有其事。北宋立国后,每年向两国输送大量的物资、银钱;最后还是割地,北宋也因“赂敌”而亡。
总之,这些修辞手法灵活而交互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非常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很有气势和文采。
4.文句有意蕴。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等语句显得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
四、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富有个性特征。作者写《六国论》的目的就是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在文章中作者能够运用六国灭亡的道理推理想象到北宋黑暗的政治现实,构思非常新巧,而且巧就巧在引而不发,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思考的余地,正如明代袁宏道所说“末影宋事,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