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谁关心收藏展示

2012-04-29陈展辉李萌

艺术品鉴 2012年8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品空间

陈展辉 李萌

思班机构创办人,总裁,1999年至今在洛杉矶、上海、西安与建筑师马清运合伙创办多家企业,建筑与艺术策展人,中央财经大学、西安欧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葡萄酒庄园产业策划设计投资运营商。

| 既然我们谈艺术品展示空间的设计和艺术品陈设设计,那么能先说说您觉得最成功的案例吗?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很专业!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最专业的展示空间。当初设计的时候他们觉得我们不够专业,另外还找了一个法国的公司跟我们合作。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可以根据光线调节的摆叶、灯光,视播同声传译的会议厅,气体灭火等。还有那个烟囱,那是铜皮质地,它自己会生锈,比一般的材料生锈快10倍,一般的铁可能要20年才会生锈,但是这个材质两年就会锈,它是一种新材料。

| 设计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和感觉吗?

| 因为东西都太新了,场地却是老的空间。空间本身是有灵魂的,这里本身所拥有的历史与故事,应该尽量保留它。把一些废弃空间再生,属于改造项目,把精华部分留下来,把过去的没有用的东西去掉,原封不动留下来也没有意思,全拆掉也很浪费,很多历史痕迹就没有了。

| 中国人开始做很多追寻历史遗迹的事情,比如王澍为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象山校区。用尽可能多的旧的、脏的材料来给建筑一些关于回忆的色彩。所以基于这样的情愫,我们才有比较多的机会去改造空间,使之成为适合艺术品展示的空间。您觉得是这样吗?

|因为展览其实也是历史形成的片段,你不能一刀砍过,所以比如像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深圳的华侨城、上海的红坊艺术区,都是属于这种类型,工业文明的再现,或者是老空间为艺术展示的再利用,都是属于这一课题。只不过尤伦斯是投资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空间再造。

我们改造西安的纺织城艺术区,资金很少,或者并没有打算投过多的资金,但是都可以为艺术陈设改造出很好的空间。纺织城艺术区我们基本上是保留了最初最精华的全部样貌,根据自然的光线做台阶,使之很好的为艺术展示所用。

尤伦斯所展示的艺术品价值更高,所以安防设施、消防设施、恒温恒湿、灯光都是最先进的,这只是一些技术手段。另外,针对不同的艺术类型,展览、空间设计都有不同。比如有些作品称之为博物馆作品,创作的时候就是知道这个作品是为博物馆创作的,为公众展示的,它基本上不会有机会被放进家里。

艺术创作并不是说,一件作品完成之后,看哪里空间大小合适就展在哪里。艺术创作与展示空间是相互呼应,同等重要的。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根据作品,要考虑为它量身定做展示的空间。加拿大印第安博物馆,有件镇馆之宝,永久收藏。就为了这件展品而建造空间,充分满足该作品所需要的高度、顶光等。还有一些是为了作品而改造空间。

展示空间其实也需要有可创造性,如果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可能改成适合相关艺术门类的展示空间,那就不要设计。或者说你把空间本身的历史痕迹完全毁灭,其实对展示的作品是有影响的。如果说西安的纺织城艺术区不改造,我们现在开始展示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你是不是会觉得非常奇怪?空间是很有现代感的,所以它适合的其实是装置艺术、巨幅的油画作品,或者是影像作品。如果是传统书画,就不适合以这样的空间形态去展示,因为无法突出艺术作品的全部价值。这是很直观的展示空间对艺术价值的影响。

|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现代艺术区,几乎都是将废旧的厂房改造而成,有没有可能将什么样的废旧空间改造成适合传统艺术门类展示的空间?

| 总的来说,改造跟创作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传统艺术,更多的是一种偏向艺术家本人的,诗情画意的情怀,意境的书写,而很多当代艺术是反映社会当下社会现象的,这决定了你改造的空间。比如,我更希望传统艺术的展示是在幽静的山涧,建造一间安静的展馆,有些与世隔绝的意境。传统艺术希望突出的多是些有点超然洒脱的。展馆本身的材料、空间、灯光,以及展馆所处的位置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地处核心闹市区,你怎么改造都很难营造出艺术家作品想要表达的悠远。前两天在北京恭王府就刚刚看了一个新水墨展,选一处老殿,安置合适的灯光,从外面走进去,颇有曲径通幽之感。亭台楼阁,品茗赏画,这种氛围更能衬托出传统艺术品的美。

|所以其实是周围的这一切的东西,一草一木,营造出的氛围,与气场才能更多的使艺术品在显现出全部的美。那这样看来在古都西安,其实可以有很多空间能够被稍微改造成为传统艺术品的展示场所。它拥有那么多的名胜古迹和天然气场。

| 是在这样意蕴深厚的地方盖一间当代艺术的展馆,就会多少有点不合适。

| 无论是从在改造还是设计上来看,传统艺术的展示空间其实更复杂,因为意境的营造要更困难?

| 其实是更奢侈吧。画传统水墨的艺术家,你不需要9米高的空间,你想想怎么可能爬个梯子,上上下下。传统艺术讲求的是写意洒脱的意境,很享受的感觉。不是像当代艺术,光着膀子,趴在梯子上,汗流浃背的创作。能量感非常不一样。

| 那为什么上海当代艺术馆选在幽静的人民公园内呢?这不是更适合传统艺术的氛围吗?

| 但是整座建筑也是钢筋混凝土加玻璃幕墙,非常现代感。英国幽谧的海德公园其实也有当代美术馆,只是说这样的环境对传统是更有帮助的。当代其实就没那么多的要求,因为它就是要反映当下的社会问题,优美的、冷酷的、破坏感的。但是传统呢,我觉得是被挑选过的一面。越往后的其实对前面的艺术造诣会越包容,所以我才说,当代更有包容性。古代书画在创作的时候,也是当时的当代艺术。很多明代的画作,当时也是很先锋的,只是说现在成为了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 这么说来,传统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

| 作品在什么空间、什么地方展过,也是代表一段重要的历史。一件艺术水平造诣很高的作品,曾经在与他不匹配的某个展览馆展过,人们总会对其引起争议,就像它随身携带的档案中的一个疑点。所以展示空间对一件艺术品的影响很大。当代艺术相对来说就无所谓,墙外也可以展,很奢华的展馆也可以展,因为它就是在反映这个时代。比如中国美术馆墙外的铁栅栏上办的“星星美展”,其实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大门。

| 一些收藏大家的艺术品陈设空间,比不上美术馆那么讲究,是不是可以说他们的展示空间,大多是不成熟的?

| 如今,随着艺术品市场火爆,诞生很多民营博物馆,他们只是因为收藏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所以才找了单独的一个空间,把这些作品集中展示出来了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展示无法完全突出艺术品应有的全部艺术价值。

当然,有些人也许只是展示一下作品,来为下一次上拍卖个好价钱,做更好的准备。那展览空间的设计就大不一样了。只不过作为艺术家,可能就不太愿意卖给他,更愿意卖给美术馆。艺术家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买回家后,堆在仓库里面。这就是美术馆收藏为什么更具优势的原因之一。

| 其实,这是一件挺矛盾的事情,有些藏家买了艺术品之后是希望公之于众,而有些则完全封闭起来,不会公开展示,完全将其视作个人私有财产。那藏家在购买这件作品的时候,通俗的讲是看重它美,是作品的艺术性打动了他而购买,但是如果不重视其展示空间的设计,将其放进仓库,又不能完全的突出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艺术之美。这完全是矛盾的。那你们会给私人藏家去做一个空间吗?

| 如果有人邀请我们是会做的,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项目。我给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在美国就做了一个美术馆,那是一间小美术馆,我们也住在里面,还会举办一些展览。

| 当时为什么会做这个场馆?

| 在国外的艺术展示空间似乎比中国更多元化,也更有趣,比如,英国《Art Review》杂志的“TOP100”排名中荣获第一名,堪称“艺术教父”的汉斯·尤而里奇·奥布里斯特,1991年在自己家的厨房中策划了第一个展览,当时邀请了很多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从而也获得了卡地亚基金会的邀请。还有劳伦斯·何普林最早展在波特曼酒店走廊里的,各种各种新奇的展示方式。

马清运这个例子就是在工作和居所之间的廊子作展览。很有趣。

| 在中国做展览其实还是有很多可探索性,我们对传统艺术的展示方式和空间其实还有很多路要走,才能使中国的传统艺术的精萃更好的展示给现代社会。

| 是的。创造新的概念感受就会使观者在新的空间感受中更多的思考作品。作为建筑师,我们可能更清楚展示空间如何最大限度的突出艺术品的艺术价值。

| 那能不能给本刊读者总结一些建议,应该怎样布置自己的展示空间?

| 像我们给建筑师下任务书一样,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以下几点:一是作品类型;二是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三是想要达到的目的。

其实无论怎么做都有道理,有些人就是要展示自己的收藏,有些人是没地方放,有些人就是为了买卖流通。这个一定要分清主次,作品是主角,空间和设计都是配角,这个要恰当,度要把握得非常好;反过来,也不能搞得太复杂,太复杂了人也会眼花缭乱,达不到效果。

| 有没有量化标准?比如展品、展览设计、空间设计分别占到百分之多少?

| 这个是很难讲的。要看策展的理念,或者展示的理念。设计师的方案肯定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别。我们现在要更多的实现多元。

我个人认为私人收藏空间设计,一定要相信专家,建筑专家、展示专家、陈设专家,要相互配合。

| 三方专家冲突了,要怎么实现呢?

| 工作有先后啊,空间盖好了,不能又让拆了;作品已经有了,你不能因为我的收藏作品而让我换。你是专家啊,肯定有办法解决问题。如果说你只有钱,还没买,那好了,还有艺术品投资收藏专家,帮你买。那针对藏家,已经买好了,专家的工作就是帮你梳理脉络!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品空间
当代艺术看得懂
空间是什么?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创享空间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