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起点和未来方向

2012-04-29刘坚

物理教学探讨 2012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

刘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教授、《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直接参与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组织和实验指导工作。

编者按: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正值新课程走过十年。十年来,新课程历经曲折,始终伴随着质疑声、批评声。在这个节点出台的课程标准包容了十分丰富的内涵。

它包含了对新课程方向的肯定,融入了对课改推进中尚存在问题的解决,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的具体落实。于是,对2011年版课标的研学绝不能窄化为仅仅是对学科教学的关注,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如何从教学实践上来把握。

那么,究竟应当怎么学,学什么,学后又如何指导行动?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教授从“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起点和未来方向”的视角进行了启人深思的解读——新课程到底走了有多远——

《今日教育》: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教师对于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为75%,但是只有32%的人认为新课程给实践层面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同时只有25%的被调查者对新课程实施表示满意,您如何看待这组数据?

刘坚:我注意到这组调研数据。当时媒体公布这份报告的前后,我接触到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来自教育行政官员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这个数据几乎意味着宣布了“新课程是失败的”,政府大力实施新课程十年居然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效果满意度?!二是来自直接参与新课程文本研究和实验指导专家的,以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90岁高龄的陈琳老先生为代表。陈先生在看到几份报纸铺天盖地介绍的这组数据后,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对这组数据怎么看?从电话这头,我能深深地感受到陈老先生的困扰与不安,困扰他的是他亲身经历、感受到的十年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进展,但公布的调研数据却相差悬殊!而让他不安的是这样的数据一旦公布成为“既成事实”,对十多年来坚持在一线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实施新课程的改革者们无疑将是一个重大打击,给正在探寻深化课程改革的道路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甚至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与陈琳先生的通话更让我增加了一份对这位长辈的尊重与敬仰。今天谈起这个话题,我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样一批忧国忧民的资深学者感到欣慰。第三种态度来自新课程的批评家们,这样的数据让他们看到了新课程果然是“太理想化不切合中国实际”“是舶来品会水土不服的”“是有方向性错误的”“十年过去了,新课程从来就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过”。

怎么看待这组数据?首先,许多研究报告表明,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的地区和学校,教师、校长对新课程的认同程度、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满意度要远远好过这组调查数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践层面,人们接受并真正把握新理念往往需要经历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规律、不断调整和再实践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实践新课程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数十年的传统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都根深蒂固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即使人们在理念上接受并认同新课程的追求,但是在具体的现实情境和行动中难免仍然沿用原有的质量观、教学观指导新课程的实践;何况,在不少实施新课程的地区,日常的教育管理政策、教育评价制度、教学研究的重心和教师的培训方式仍然沿用老一套的做法,严重伤害了教师们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和主动性:更由于十年来课程改革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历程,实践层面地方的差异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必然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至于全国范围内应试教育的环境不仅没有减缓甚至在日益加剧,分数至上、名校情结,严重限制了新课程的生存空间;加上我们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班级规模,以及舆论环境和家长期望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解甚至阻碍新课程有效实施和可能效果的显现。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组数据值得我们珍视和尊重。就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一次大型“新教育·新课程·新课堂”研讨会上,我发言提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上千年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土地上,推动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追求和人文主义情怀的课程改革蓝图走向实践,挑战可想而知。现在,一个民间的独立第三方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历经各种责难与批评,甚至被上百位数学家、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要求‘立即停止实验的新课程,居然今天还有75%的教师认同、有1/4—1/3的教师对实施效果表示很满意,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1/4意味着什么?这个数字的背后意味着近10万所中小学校、近300万中小学教师、近5000万中小学生!

《今日教育》:创新精神、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一直的追求。然而,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在这两方面却备受诟病。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刘坚:把中国基础教育放在国际背景下考察,我们最缺乏的是好奇心和求知欲、质疑与批判性思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的公民素养。2010年10月,我们邀请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一行到北京围绕“杰出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展开了一次对话。当中方校长轮番要求美国同行回答怎样鉴别杰出学生这一问题时,对方给出的答案是:千里马不是靠伯乐物色的,而是学校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修不同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千里马自己会走出来。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补充道,如果美国的教育有什么传统和独特性的话,那一定是选择性。

创新精神、质疑能力不是依靠某门课程就可以训练出来的,而是需要在民主、平等的文化环境中熏陶的,需要在对每一个个体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孕育的。新课程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追求就是要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这样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新的课堂文化、新的学习文化、新的管理文化;希望借此在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教师同行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的建设性新型伙伴关系: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影响学校,通过学校影响下一代,通过下一代影响每个家庭,从而向全社会注入新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如果从小在孩子们中间生根、开花、发育成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新一代国民将同时兼具东西方优秀文明于一身。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必将不断涌流。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今日教育》:按照新课程推进总体部署,2003年教育部就开始组织课程标准的修订,到2011年3月基本完成,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修订。如此长时间反复修订,意义何在?

刘坚:从国际视野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以6~10年为一轮的课程发展周期,这些国家有专门的机构、专业化的团队、专项的经费,用于支撑研究课程基本理论、追踪国际前沿动态、分析课程实施现状、援助一线学校教师。比如,新加坡的中小学课程,每3年一次小渊整,6年一次大改动,这是通过法律规定的;日本的课程改革以10年作为一个发展周期。

2001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实验稿的形式下发,十年改革过程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审查通过的各套教材经受了实践检验,得到了充分肯定,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发现了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我国社会变化巨大,基础教育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为深化改革着力点的新时期、新阶段。修订课程标准是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改革成果、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2020年“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再推进必须突出强调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必须“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就必须在新阶段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全面审视,系统梳理,认真修订完善。

同时,不断修订课程标准的过程,也是引导人们不断澄清改革目标的过程,是不断深入了解课程改革实施真实情况的过程,因而也是不断更广泛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组织各方面专家包括对课程标准持批评态度的专家深入一线对课程标准实施情况开展调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而深入的课程标准讨论、开展基于对话协商的课程标准修订与审议等等,所有这一切活动都是传播新课程、宣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具体行动。

《今日教育》: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新课改的6项具体目标。这6项具体目标的落实情况无疑也是修订课程标准的重要参照。请您谈谈这6项目标的落实情况,其中哪些方面特别需要关注?

刘坚:教育部为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

一是广大教师理解并高度认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认为通过努力可以较好落实,并且认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课程目标是合理的。二是学校普遍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与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繁、难、偏、旧”问题。三是广大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有利于指导教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善学习方式。四是调研数据显示,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评价建议”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牛学习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就。

同时调研也梳理出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是课程容量要进一步精选,难度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整,要更加突出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同时,在容量与难度方面要兼顾好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二是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某些具体内容的取舍和安排上,一直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注意处理好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以及不同经验背景的教师对某些特定知识内容安排的意见和建议。三是部分一线教师反映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范同和教学要求不够明确、具体。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给教师留下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四是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内容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今日教育》: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各大媒体都在纷纷介绍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此您有何看法?

刘坚:如您所说,最近几个月来,各大媒体都在以各种形式报道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做了哪些修改和调整,不少地方也在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我认为以下两方面值得引起关注。

一方面,既然2011年版课程标准是在十年前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关注课程标准有哪些修改与调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如,语义学科进一步重视语文素养,强调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强调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小学阶段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数学学科明确提出四基,特别强调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面对一线教师普遍反映科学探究正在成为新的理科教学难点难以实施,各理科课程标准没有降低对科学探究的要求,而是在修订中通过课程内容设计、实验要求、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和建议,提升了科学探究教学的可操作性。

虽然各学科课程标准做了这样那样的修订与完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科的文字改动量仪仅在5%—15%之间,更不用说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追求、目标与内容结构等基本问题上,主要是做了建设性修订完善工作,因此,无论十年前的实验稿还是新颁布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内在的核心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了解这一点我认为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曾经面临各种各样强烈的批评声音,直至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颁布前夕,有研究者仍然发表文章认为“课程改革是一场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课程改革于关键的十字路口犯了方向性错误”“必须重新明确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明确放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等等。这样的背景下,认真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到课程标准十多年来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三维目标的价值、坚持超越学科中心的追求、坚持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重要、坚持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迫切性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教育部发文件要求的那样,要“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今日教育》:您既是新课程实施的推动者之一,也亲自参与了课程标准审议的组织工作。您认为本次课程标准审议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坚:相比以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审议,这一轮课程标准的审议工作有一个重要亮点,就是“学科审议与综合审议相结合,实行一票否决制”。也许我们短时间内还很难看到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如果这个制度能够坚持执行下去,意味着从此以后任何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质量好坏、水平高低,不再单方面由本领域内的学科专家、学科教学法专家、学科教师说了算。一个课程标准能否通过审议,还必须经过由校长代表、教育管理者代表、课程专家代表等组成的综合审议组审核,这将从制度层面有效遏制“学科中心”,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当然,再好的制度总是由人来执行的,由于时间、历史、制度的局限性,包括人的认识的局限性,我们依然会发现某些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某些学科课程标准的某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也许离指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新课程的未来。向左转向右转——

《今日教育》:十年前,新课改就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纸笔考试成绩依旧是评价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办学最重要的标准。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刘坚:2005年前后新课改遭遇了强烈的批评——新课改使教学质量下降,基础教学不扎实。后来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调研报告,比如,2005年。以某省为单位(含14个地市的121个区县)的大样本统计显示,来自课改实验区的小学数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考试成绩都好于非实验区的学生;在四川德阳地区,来自实验区的近1.6万名初中毕业生在所有中考科目上取得的成绩,都远高于非实验区的考生。类似这样的数据还有很多。

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应该用考试成绩高低来评价新课程的得失。十多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因为我国学生纸笔考试成绩不良吗?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多年如一日努力实施新课程难道就是为了学生得到更高的分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8年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我们开始了“建立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系统”研究,几年来积累了几百万的学生反应数据,去年我们与上海市教委合作提炼出一套指数,包括学业水平达成度、学习负担指数、学习动力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能力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等10个方面,称之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我认为教育系统必须尽快建立起独立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尽早免除中小学校受到“分数至上、升学率第一”的奴役。

《今日教育》:站在新课程十年回首与前望的节点上,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刘坚:课程改革要想在实践层面取得成功,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是执行因素中最关键的两支力量。我在8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讲过一句话:课程改革,成在教师败在领导。8年过去了,这句话依然成立。作为影响未成年人成长与发展的工作者,具有理想追求和人文情怀是这项职业必备的本质特性。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是保卫学生的“童年”,让青少年过上欢乐、自南、有尊严的生活。市场经济在带给人们富庶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让人们包括教育工作者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与挑战,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有信心坚持正确的方向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学界很多人把芬兰称为教育的童话世界。在芬兰,学校充满游戏、充满欢乐、充满合作、充满尊重,学生没有排名、没有竞争、没有失败、没有歧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芬兰在PISA测试中名列前茅,同时也是公识的最具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国度。芬兰的教育走到今天,用了整整40年,而新课程才刚刚走过10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能否存实施新课程的道路卜再坚持10年、20年、30年?而更为严峻的考验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智慧意识到新课程对于中国的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否真的那么重要,以至于值得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坚守?

201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文章指出。“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我认为,这篇评论文章值得教育部门每一位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刻反思。

(栏目编辑 廖伯琴)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