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茶馆听曲艺,市井文艺范儿
2012-04-29
慵懒的闲暇的午后,找一处茶馆,泡上一壶茶,磕着瓜子儿,听台上或流畅圆润的京腔,或悠扬婉转的评弹,或逗人捧腹的相声,或扣人心弦的评书。一壶茶,一个下午,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生活遗存,散发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墨香。
老舍先生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所,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中国,茶馆是没有地域性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这样让旅者驻足的去处,在匆忙的行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
茶馆,曾经是最便宜的休闲
很多人对茶馆一往情深,不仅因为一杯茶,更因为那小小的茶馆,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们这里所说的茶馆,是广义上的品茗休闲的地方,还可以叫茶楼、茶肆、茶坊、茶亭、茶社、茶室等。无论哪一种品茗场所,都少不了茶、陶瓷、中国式建筑、中国曲艺等中国元素。茶馆还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因此,人们泡茶馆的乐趣并不只在于喝茶,品味悠久的文化和时光,以及生活的悠闲,才是“泡”茶馆的真味所在。
茶馆历史悠久,人尽皆知。但究竟起源兴起于何时何地?尚无明确考证。前不久看一则报道,说中国最早的茶馆,有可能就在山东的灵岩寺附近。说是有史书记载,唐代灵岩寺有位高僧在授道时,要求弟子们不眠不寐不吃饭,静坐苦思,弟子们靠不住,便以茶提神。后来,他的弟子们走到哪里都带着茶叶,世人因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不过江南的饮茶风俗貌似更早,远在六朝时江南就盛行品茗之风。但开设茶馆,据测还是唐朝之后的事情。
直到宋代,喝茶这种休闲方式还大部分集中在家庭范围内,很多文人墨客都或多或少记载了在家中饮茶的情景。有一首名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讲得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在家里赌书喝茶的故事: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此故事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不过,当时茶肆茶坊已悄然兴起,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当时专门设的一个政府机构——茶酒司便可见端倪。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对“茶坊”的描绘:沿河区的店铺以饭铺茶店为最多,店内及店门前,都摆设有许多桌凳,不管客人多少,看上去都很干净。桌子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凳子则均为长条形,而凳子面较宽,排放得比较整齐。宋代茶坊大多实行雇工制,茶肆主招雇熟悉烹茶技艺的人,称为“茶博士”。为了吸引顾客,宋代的茶肆十分重视摆设,大茶坊更是富丽堂皇,茶肆提供的服务亦日益多样化,各样娱乐活动应运而生。茶馆除供应茶水外,也供应茶点,并且在卖茶业之外还兼营其他生意,如卖衣服、首饰、化妆品之类,还有的,兼营旅馆和浴室,与当今的会所式茶楼相比,也毫不逊色。
与其他休闲方式相比,茶馆是最亲民的。一壶茶,可以闲坐一个午后,还可以听唱和观看演出,可谓是最便宜的休闲了。
茶馆兴盛不衰,最应感恩民间曲艺
千百年来,茶馆兴盛不衰,这得益于众多民间曲艺的进驻。十八世纪末叶,民间曲艺步入茶馆,北京、西安、济南、成都、重庆、昆明等地都涌现出为数不少的书曲茶馆,北方是说书、评书、南方是评弹、曲艺,很多曲艺只是口头相传授,没有脚本,后来经文人整理就称为“话本”,如《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过后来历代文人不断修改、补充、润色,竟成了古典名著。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评书和相声应该是茶馆中最吸引人的表演。曾经,有评书的茶馆称“书场”,当然,书场也可作为其他曲艺或杂技的场地。一扇屏风、两盏宫灯、一张桌案、一块惊木、一把折扇,说书人醒木一震,清一清嗓子,朗声开讲,千军万马、千回百转都在此演绎。不过讲评书者总是在故事的骨节眼儿上戛然停止,引得听众不得不怏怏而回,擎等着明天花钱再进,听下回分解。
最能称为国粹的,当属京剧。在北京,京剧不仅可以在戏园子里听,茶馆里一样可以欣赏得到。进入茶馆,身着蓝布大马褂儿,肩搭白色手巾的堂倌首先迎上前来:“来了您呐,里边请嘞!”京腔京味由此开始。在悠扬的京胡声中,一段故事上演正酣。坐在雕龙描凤的檀木靠背椅子里,手持绘有祥云图案的盖碗儿茶盅,喝上一口花茶,精彩之处,一片叫好声。
在成都泡茶馆,变脸的川剧虽不可少,音调优美的扬琴也不可错过。一般是四至六个演员敲琴和打鼓演唱,以胡琴和三弦伴奏。开演之时,五六个盲人排成一队,每人的左手拿二胡,右手搭在前行者的肩膀上,鱼贯而出。一人坐舞台前面弹扬琴,其余坐后面。堂倌忙着给顾客掺茶,装满滚烫开水的铜壶由滑轮从底楼运到楼上。扬琴琴音调优美,曲词高雅,是风雅之人的最爱。此外,风雅之士,也推荐去苏杭品一品龙井,听一听评弹。
不同地方的茶馆,在建筑、布局、茶水种类以及表演曲艺上,也大不相同。按地域,大致可以分为川派茶馆、粤派茶馆、京派茶馆、杭派茶馆等。在北京,茶馆是以热闹著称的,京剧、杂技、大鼓争相登台,让人大饱眼福;在杭州,茶馆多是古朴典雅的,原木的方桌上,是碧绿的龙井,演唱的曲艺,是温婉的江南评弹或苏州小调;在成都,喝的是盖碗茶,典型的竹制大靠背椅,搓麻的、摆龙门阵的、谈公务的,茶馆成了人们休息、娱乐、传通讯息、进行交易的场所,别有情趣;在广州,茶和食是密切相连的,茶中有饭,饭中有茶,吃茶的时候,紫砂茶具、传统字画,各色碗碟盛着各色小吃满满一桌,一边吃还一边谈生意。
闹中取静是泡茶馆的文化人所必须修炼的绝技。无论台上多么热火朝天,总有那么几个人,静静坐在某一角落,面前翻开一本书,或一沓纸,带着旧式文艺气息的那位,就在噪杂的声乐演说声中,时而沉思,时而蹙眉,时而疾书,时而望向窗外,浑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真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春夏与秋冬了。
正凝神,台上讲书人一拍惊木,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