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相连 情传韩日细说威海赤山的千古传奇

2012-04-29

旅游世界 2012年8期
关键词:赤山法华新罗

沿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路北行,山东半岛和黄海交汇之处,赤山与韩国、日本咫尺遥对,山海交辉。

虽然海拔只有369米,赤山却容纳了佛、道、儒家文化的精髓,浓缩着山海风光的极致,被冠之以“东方神山”、“佛教胜地”、“海岛民俗”、“森林公园”等诸多称号。其在韩国和日本的名气,也足以与泰山和黄山相提并论。甚至许多韩日游客专程来中国,只为访问赤山。

2008年6月,由韩国海洋财团及山东省旅游局、荣成市政府主办的“好运荣成·赤山中韩日国际旅游马拉松大赛”在赤山举行,来自三国的3000多名马拉松爱好者参加了比赛,迄今已是第四届。随后“中韩日国际友好文化学术论坛”使国内外媒体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赤山,中韩日国际友好文化学术论坛上,来自中韩日三国的专家学者“赤山论剑”,交流三国文化新发现,探讨三国文化合作新路径。2010年中秋节期间,三国友人再次相聚赤山,共同参加“煮酒·赏月·品三国”活动,把酒赏月话友谊。

缘何中国一座普通的山,却在韩国和日本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威海赤山与韩国日本到底有何关系?四个人物的传奇故事,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牵出一段中韩日三国人民友谊的佳话。

“海东华严始祖”义湘:

新罗僧人与赤山姑娘的千古奇恋

繁荣的大唐,吸引了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高僧、学者纷纷前来“镀金”。这其中就有一位被后世誉为韩国“海东华严始祖”的义湘。

义湘20岁出家,长得仪表堂堂。他到赤山后,因患病寄宿在当地一位信士的家里。这家的女儿善妙,正值芳龄二八、情窦初开之际,见到帅气的义湘,顿时起了爱慕之心。但义湘一心向佛,求法坚定,不为俗情所动。善妙几番真情示意不成,受其感化,竟做了俗家弟子。

义湘在善妙的支持下长途跋涉到长安终南山求佛法,一去三年,三年里善妙经受苦苦修行之余仍然对义湘朝思暮想。三年后的一天,善妙听说义湘学成归来要回登州答谢自己家人,便开始日夜为其操办行装,把对义湘的满腔爱恋化作临行的准备。对此重情重义的女子,义湘也心生涟漪,但想到自己肩负的弘扬佛法的重任,他只能把这份情感深埋心底。

义湘不辞而别,登上了回新罗的商船,善妙发现后,带着之前准备的物品追至海边,看见义湘已经远去,自己也抱着物品跳下了大海。

传说中,善妙化作了一条大龙,从此一直为义湘保驾护航。而义湘回国后,受到新罗王礼遇,声名越来越大,成为一代高僧。他并没有忘记那个赤山姑娘,在他讲法的浮石寺(在韩国庆尚北道荣川郡) 和为超度善妙的灵魂而修建的“凤停寺”(在韩国庆尚北道安东郡),有专门纪念善妙的“善妙阁”和“善妙庵”。

这场旷世奇情被《宋高僧传》收录,跨越千年后更被演绎成神奇凄美的故事传说,并广泛流传于韩国民间和佛教界。善妙被韩国人亲切地称呼为善妙娘子,拥有无数的善男信女。

“海上王”张保皋:

中国军队里的韩国将军

公元807年,中国正值盛唐,而韩国(当时叫新罗)却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很多人逃荒到大唐,以求生存之路。张保皋也是在这种情形下来到中国的。

到了大唐,张保皋选择了从军。因武艺超群,作战勇敢,被提升为武宁(今徐州)军中小将。征战多年后,张保皋从军中退役,来到了赤山浦。当时赤山浦一带的村庄中有很多新罗人居住,唐政府也在此设立了专门机构“勾当新罗所”管辖新罗人。唐朝中期,佛教在中国处于鼎盛时期,新罗人也信奉佛教。

为了团结更多的同胞,也为了光宗耀祖树立自己的威信,唐穆宗四年(公元824年),张保皋征得唐政府的同意后,在赤山建立了一座寺庙。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读诵《法华经》,故此院取名为赤山法华院。

赤山法华院在当时享有盛名,鼎盛时期,曾有30多位僧人在此居住,衣食供应皆由张保皋供给,庙宇香火甚旺,来此听经的人常达二百多人,为一时之盛。后来张保皋回到新罗。在自己的家乡菀岛郡设立了清海镇,充任大使,并以清海镇为大本营,在中韩日之间实行商贸往来,开辟了三国之间的海上通道,赤山法华院成为他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张保皋也因发展海上贸易,被韩国人称为“海上王”。

日本和尚相应:

千日回峰赤山苦行

“千日回峰行”是日本圆仁大师的弟子相应和尚创设的,在众多修行法门中,可称之为传承最久、过程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修行方法。。

相应和尚十五岁登上“日本佛教母山”比叡山,两年后落发为僧。七年后,这位年轻的学僧在山中采到美丽鲜花,供奉在根本中堂药师如来的御宝前。这种奇特的行为不经意的吸引了将要成为第三代天台座主慈觉大师圆仁的眼光。自从九年入唐求法归国后,一直住在根本中堂北侧前堂院,正在尽力整备教团时,看见了这位举止不凡的年轻学僧。从这以后,师徒间有了一段佳话。

相应和尚在二十六岁得度,遵循宗祖传教大师最澄的遗训,直接进入笼山修行十二年。期间,圆仁大师亲自传授不动明王法,别尊仪轨护摩法。不断深入的修行,使不动明王显现,逐渐有了正果。遵照圆仁大师的教诲:“每天巡拜比叡山众峰诸神、山王庙堂诸神,这才是常不轻菩萨的修行”。相应和尚逐渐开始了比叡山的回峰巡拜。常不轻菩萨是《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里面出现的人物,据说此人不管遇到谁,见了就礼拜,并且发出赞叹。“绝不怠慢对方,如果为求法而修行的话,自身就能成为佛祖”。回峰行就好似常不轻菩萨那样只是一心想着祈祷的行礼拜。穿梭于山林的身影使其增添了修验道的色彩。悉有佛性,一切都能成佛,一边走,一边反复礼拜一草、一木、一石。相应和尚的习惯逐渐形成了一种奇特修行方式——千日回峰行。

千日回峰修行经过时光的洗练和历代大师的完善,延续至今,过程已经十分详细。修行以千日为一期,第六年的一百天每天要行走六十公里到赤山禅院参拜赤山明神,这一段修行称为“赤山苦行”,为什么一座寺院会在修行中得到如此的尊重,这就不得不回到唐朝追溯圆仁大师的足迹了。

“慈觉大师”圆仁:

与赤山法华院的不解佛缘

还是在唐朝,日本高僧鉴真大师的第三代徒孙、天台宗第三代座主、后被日本清和天皇赐谥“慈觉大师”的圆仁法师,来到大唐求法巡礼。

圆仁随船来到扬州,因为没有合法手续,被官府勒令回国。当船只行到今威海石岛外海时,遇到风浪,不得已靠岸停泊。圆仁和赤山法华院的缘分就此开始。

大师入唐成功求法的好运是从山东半岛的赤山开始的,在赤山因祈祷赤山明神的功德而得到了明神强大的加持。承载大师的船队曾成功在赤山浦躲避了海上风暴;在赤山滞留期间奇迹般得到了入境许可(通关文谍);会昌法难兵荒马乱时期又来赤山避祸,直到最后顺利回国也是在赤山巧遇了新罗人的船队……这一系列的好运无不和赤山有关。

圆仁在大唐的九年时间里,客居赤山的时间长达两年九个月,在他最为困难的时候,赤山法华院给予他帮助,对此,他心怀感激。在他以自己入唐经历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赤山法华院占了相当的篇幅。《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被称为“古代东方三大游记”之一,是研究唐代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史料。

自唐武宗实行灭佛以后,赤山法华院被拆毁,这段中韩日三国友好的见证地也被历史所湮没。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一些民间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经多年努力,最终在荣成县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找到了赤山法华院遗址,重建后于1989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牧田谛亮题词:“山东半岛赤山,神之故乡,慈觉大师的业绩,在这里闪光。”

猜你喜欢

赤山法华新罗
莫高窟法华经变中的农耕图艺术
有一种妙不可言,叫赤山秋行
赤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和田出土《法华经》古藏译本的初步研究报告(二)
《普林斯顿大学藏西夏文<法华经>》读后
域外汉诗:新罗新生代诗人崔匡裕的汉诗研究
慧思研读《法华经》
娄新罗
赤山湖,秦淮源头的醉美湿地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的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