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刑侦剧片头的娱乐化与碎片化
2012-04-29吕德生王茜王玉婷
吕德生 王茜 王玉婷
【摘要】香港刑侦剧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以查案破案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随着娱乐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香港刑侦剧宣传的必要手段,针对热播电视剧的网络舆情诞生,并带有明显的娱乐化特点,网络舆情代表着观众的兴趣点,因此,香港刑侦剧的片头画面也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趋势:娱乐明星成为时代偶像,地位凸显;片头信息碎片化,主角介绍多视窗、全方位,配角也有了介绍镜头。
【关键词】网络舆情;娱乐化;电视剧;片头;香港刑侦剧
这是一个崇尚娱乐的时代,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所说,“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1]在整个文化娱乐化大潮的裹挟下,网络舆情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趋势,满足着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也影响了电视剧片头画面的发展趋势。
网络舆情娱乐化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2]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目前,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新闻中,如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司法系统法制建设的社会事件、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和企业舆情热点事件等。但是,对热播影视剧引发的网络舆情研究不足,热播影视剧可以成为网民追捧的对象和谈论的焦点,如TVB2011年的收视之冠《法证先锋3》全剧平均收视率33点,观众人数约211万,而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香港人口数为710.81万人,也就是说,在香港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收看了该剧,内地观众通过网络观看该剧,仅奇艺一家视频网站的播放次数就达到88889779次,评论有300多页,百度贴吧中的“法证先锋3吧”发帖数有249088篇,百度搜索“法证先锋3”可找到相关结果约2120000个,而搜索2010年热门社会事件“药家鑫”时可找到的相关结果是1730000个。由此可见,热播影视剧可以在网络上引发大范围的关注与讨论,网民的参与度甚至要高于最热点的社会新闻,因此,对热播影视剧引发的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香港刑侦剧是一类具有浓郁香港味道的职业剧,多为香港TVB公司出品,讲述从事警察、法证、法医、律师等职业的人,逐一侦破案件、缉获凶手、维护正义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在各个角色间的情感经历、生活故事。香港刑侦剧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很多部受观众欢迎的作品,如《壹号皇庭1、2、3、4、5》《刑事侦缉档案1、2、3、4》《鉴证实录1、2》《古灵精探1、2》《陀枪师姐1、2、3、4》《法证先锋1、2、3》《扫黄先锋》《学警出更》《学警狙击》《原来爱上贼》《谈情说案》《读心神探》《囧探查过界》《怒火街头》《真相》《潜行狙击》等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香港刑侦剧宣传的必要手段,各类贴吧、论坛、博客、公共主页、微博等,成为刑侦剧粉丝们聚集讨论、畅所欲言的地方,也是网络舆情的诞生地。仅在人人网就有近十个以TVB命名的公共主页,如TVB经典剧、TVB警匪剧、TVB警察剧、TVB剧、TVB发烧友等,其中,部分公共主页拥有粉丝数近20万。
网民对于刑侦剧的讨论带有明显的娱乐化特点,幕后、八卦、恶搞、预测获奖名单、盘点经典角色、寻找好看造型、汇总经典对白、改写悲惨结局等,对剧中演员的评论要多于对剧情的关注,毫不起眼的配角也遭到网民的大范围搜索,越来越注重角色的长相和画面的美感。网民的这些兴趣点对电视剧片头的制作产生影响,片头是一部电视剧的开场,要起到吸引观众眼球、引起观众兴趣的作用,那么,观众的兴趣点是什么呢?其实,热播影视剧的网络舆情就体现出了观众的兴趣点,观众喜欢谈论的东西就是观众最感兴趣的方面,娱乐化的网络舆情使电视剧的片头画面也产生了明显的娱乐化趋势。
片头凸显娱乐化倾向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重大事件是目前网络舆情的十大热点之一,[3]随着网民的增加和网络应用的发展,一些网民开始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来制造舆论,争取“出名”,以各种影视明星或想成为明星的人的自我营销为主,只有那些受到极大关注的娱乐明星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娱乐明星们因职业需要“主动”制造着各种网络话题,经网络推手的炒作成为“红”人。[4]与此同时,娱乐明星也“被动”地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娱乐明星对有些人来说是信仰与寄托,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精神全部寄托在了荧屏偶像上,那种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或影视剧中创作出的,或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刻意做给大家看的形象,成为观众内心美好的梦想。观众关注这些明星偶像的方方面面,台前、幕后、八卦、绯闻,因为一部电视剧而喜欢上一位明星,也因为一位明星而收看其主演的电视剧。
演员、歌手是娱乐化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职业,娱乐明星们成为这个时代最受关注和追捧的对象:娱乐新闻成为浏览量最大的一类新闻,人们的偶像从“鲁迅”变成了“周迅”,最受关注的博主是徐静蕾,姚晨则成为全民力捧的“微博女王”,人们对娱乐明星的崇拜与热情是前所未有的。观众在选择观看哪部影视作品时,“参演明星是谁”这一点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小成本电影《孤岛惊魂》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主演杨幂功不可没,她主演的电视剧《宫》积累的“幂粉”人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同时,网民对一部电视剧的评价不是围绕剧情、主题、灯光、服装等专业问题,而是对演员个人的评价。如热播剧《法证先锋3》的百度贴吧中,“张可颐笑起来很甜美我喜欢”“吴卓曦怎么开始演打酱油的角色了”“法证3之胡定欣人气区”“有木有人觉得陈茵薇和萧正楠在局里面超配”等帖子,清楚地表明娱乐明星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谁主演”对于一部电视剧的受关注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娱乐明星的个人号召力对影视收视率的影响空前提高。这使企业在宣传一部影视作品时,越来越注重凸显明星个人的地位,不论是电视剧片头还是电影预告片,对主演明星的介绍甚至要多于对剧情的介绍。
因此,在香港刑侦剧的片头中,娱乐明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明星的镜头增多,二是明星摆拍镜头的出现。举例来说,20世纪90年代的《鉴证实录1》、2006年的《法证先锋1》和最近热播的《法证先锋3》都是以法医、法证为主的电视剧。在《鉴证实录1》的片头中,一直到第10秒钟才出现剧中5位主角的介绍镜头(如图1),且每位主角镜头时长一秒钟,从电视剧主体部分简单剪辑而来。所谓明星摆拍镜头,就是这个镜头在电视剧成品中是没有的,是为了宣传该剧而专门拍摄的镜头,与剧情无关,重点是凸显参演明星。该剧的明星摆拍镜头共有四个,包括3位主角的感情纠葛镜头和演员集体镜头。在集体镜头中(如图2),剧中演员均身着黑色西装,成排站立,表情严肃冷酷,表现出了这些警务人员的正气与严谨。在《法证先锋3》的片头中,从第15秒钟开始一一介绍8位主角,每位主角时长1秒钟,镜头时长虽然短,但内容丰富,每帧画面中有四个小视窗(如图3),大视窗是主角近景,呈静止状态,三个辅助的小视窗是包含主角的电视剧片断,呈运动状态,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使画面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尤其是近景的主角头像使观众可以非常清晰地辨认出各位参演明星。同时,该剧片头也有明星摆拍镜头,由该剧全体演员在一停车场内拍摄而成,片头的前15秒钟,明星摆拍镜头与剧情介绍镜头交叉剪辑,画面变化节奏快,视觉冲击力强。与《法证先锋1》相比,该剧片头的娱乐化特点更明显,表现在:明星摆拍镜头时长增加了一倍;明星所穿服装与剧中角色相符合,不再是统一的黑色西装,个性化明显;出现了运动的明星摆拍镜头,明星不再只是原地站立不动,开始面朝镜头走来,非常有气势和震撼力,使得明星的个人魅力更突出。
头信息碎片化
娱乐化时代,媒体传达给受众的是零散的、破碎的信息,“它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信息处于永不停止的流动之中,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碎片拼装的世界。碎片拼装的信息形式对网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以对电视剧的网络讨论为例,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民对人物角色的分析更加多角度、全方位,力求“拼装”出最为真实的人物;二是开始关注细小的“碎片”即配角,如天涯论坛中关于香港刑侦剧《潜行狙击》的讨论,有对角色的多角度、碎片化分析,网友们支离破碎的个人言论,拼装组合出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对剧中配角的关注,网民开始将视角转向不起眼的配角,对组成整体的各个“碎片”产生兴趣。一部电视剧只有满足了观众的兴趣才能受到欢迎,而那些热衷于讨论的网民也是电视剧的忠实观众,网民的喜好影响了电视剧制作的方向。因此,娱乐化、碎片化的网络舆情影响了电视剧的片头画面制作,使其产生了相似的娱乐化、碎片化趋势。
以香港刑侦剧的片头画面为例,呈现出内容丰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是介绍人物角色时采用多视窗;二是介绍配角的镜头增多。如从20世纪90年代的《刑事侦缉档案1》,到2008年的《原来爱上贼》,再发展到2011年的热播剧《法制先锋3》。在《刑事侦缉档案1》的片头中,几乎都是单视窗画面,每帧画面只能展示人物的一个方面(如图4),显得单调、平板,而且片头只介绍各个正面角色即主角,缺乏对配角的介绍。在《原来爱上贼》的片头中,对主角的介绍均以3~5个视窗的形式来展示,如对剧中角色长脚蟹(如图5)的介绍中,用3个小视窗展现了她的三个方面——执行任务时靠美色迷惑敌人、精通枪械射击、个人爱好是当演员,塑造出了一个全面、鲜活、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同时,片头对剧中12位主演进行一一介绍,正面的警察、邪恶的犯罪者、众多人物出场的集体镜头,表现角度更加多样化。在《法制先锋3》的片头中,以四视窗的形式介绍了剧中的多位配角,如图6所示,只有一两句台词的化验师,杀害丈夫的富家太太,谋害好朋友的夫妻,正在吵架的岳父和女婿,这些只有很少戏份的小角色甚至是反面角色出现在片头中,拓宽了片头的叙事视角,使片头不再局限于表现主角,开始关注众多的小人物,发挥各位性格迥异、经历不同的配角的作用,使片头更加包罗万象、丰富精彩,创造了更多可以引发网友讨论的争议点。
网络舆情的娱乐化,代表了观众的观看兴趣,促使电视剧片头画面朝着娱乐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醒目的娱乐明星、碎片化的拼装画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满足了网民的兴趣,成为热播影视剧的网络舆情聚集点。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数字仿真模型的网络舆论引导规律研究”(项目号:09CXW018)的相关成果]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
[3]百度百科.网络舆情[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43779.htm.
[4]王子文,马静.网络舆情中的“网络推手”问题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1(2).
(吕德生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王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2010级硕士生;王玉婷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2011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