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精彩课堂
2012-04-29薛丽丹
薛丽丹
【案例背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问”更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艺术。
《地球仪》是七年级(上)第三章的第2节,内容较多,由于是模型的初次教学,会涉及到很多抽象和三维空间的东西,这些内容的跨越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如果我们课堂的学习气氛不好的话,就会如一潭死水,枯燥乏味。那么这节课中如何设计问题,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至关重要的一点。
【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问”要问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为了能抓住细节,使学生知识点能梳理清楚,做到一步步从细节中掌握和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关于最初的《地球仪》中经纬线的设计如下:
【片段】指导学生对比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找出异同,并完成任务(见下表)。
利用这样一个半开放性的提问,可以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开发空间,提出的问题看似很多,其实学生只要慢慢跟着剥丝抽茧,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在情绪上也会觉得轻松且有成就感。因为他们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还在对比的观察中,使得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上课讨论的气氛也更加轻松明朗了,汇报的气氛也变得积极而有挑战,同时在“经线和纬线有几条”的探究中,更是让学生提出了自己对自己的质疑和自己对他人的质疑,甚至于对老师的质疑。
所以课堂提问的数量,也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一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要做到提问的数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多了少了,都会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影响提问的质量,对于学生思维的推进和积极性的调动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问”要问得合适,问得合理合情
由于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与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课时经常信口开河,想到什么问什么。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比如“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这种提问,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另外,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又过于深奥,使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就会出现冷场,教师只能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问”得合适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善于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
师:要想标定不同经线的经度,首先必须先标定0°经线。你知道国际上规定的0°经线是哪条吗?以0°经线的提问为导线,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0°经线,然后指导学生找到它所经过的那个点——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再指出也称为本初子午线,这样的提问和活动,既让学生学的轻松,又让学生从活动中自己找出了这条经线的特点,从陌生到熟悉,让学生有亲切感,从抽象到具体,使学生有兴奋感,让学生意识到学到知识并不难。
2. “问”得合理就是提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分层次的进行问题情景设计。如概念的理解、例题的要求、练习的完成都具体分层次。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片段】
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出美国纽约,并写出它的大概的经纬度,然后判断其属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并指出其属于高中低纬度的哪个纬度。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写出经纬度,并循序渐进地学会了如何判断,总结出了判断的规律,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独立合作讨论完成北京经纬度的判断。
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由简单的经纬线的寻找和记录,再根据经纬线判断半球,避免了高不可攀,把提问的过程当做一个阶梯,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循序渐进,使问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整个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到只要愿意“跳一跳都能摸得着”,只有“跳一跳才能摸得着”,同时让学生有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感。
三、“问”要问到学生也有“问”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然而一些教师却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只让学生学会“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没问题。所以我们提问的形式应该不仅仅是教师的问,还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提问和互相提问。
【片段】
比如在《地球仪》中关于东西半球的划分:我先是自己提出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和160°E,那么由于刚讲解完0°和180°经线,在这样的情境下,就很容易引发学生提问:为什么不是0°和180°经线?然后再让学生把问题扔回给其他学生,再由学生去讨论并解决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提出了质疑的同时,自己的思维也同时会产生矛盾的撞击,当矛盾产生时,教师再恰当地引导学生去想办法解决矛盾,这就是一个思维的推进和提高,不仅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享受质疑,提问和解惑的快乐过程,感受自己提问的成就感。
以上就是本人这次上课的一点认识和收获。我想一个出色的教师应该不只是指点他的学生入住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的学生去“砌砖”,同他一起如何建造“大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灵魂,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是每个教师的永恒追求,所以如何使提问不仅有效而且轻松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提问一定要“三思”。而我也相信,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更加精彩!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