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导入评价研究

2012-04-29江宜博

考试周刊 2012年88期
关键词:有效导入评价研究

江宜博

摘要: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导入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效的课堂导入可谓失败的开始。因此研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及开展课堂教学导入评价,对于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有效导入 评价研究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由过去的先学习概念、规律的演绎式学习方式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规律的“实验—归纳”式学习。课堂教学有效导入犹如一把金钥匙,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一、有效导入为课堂教学服务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效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便于学生的大脑皮层迅速建立适宜的兴奋灶,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障碍。以下是几种比较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

1.介绍型的导入。选修本很多知识涉及生物科学前沿,这些方面学生知之不多或从未听说。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需先作一个大体的介绍。例如第3章第3节“基因工程简介”,在引入新课中如果运用“大肠杆菌”能生产人的胰岛素的基因工程成果,就能一下子让学生明白基因工程的神奇和伟大。顺带介绍基因工程也属于生物工程的一个分支,很多优秀的学生都喜欢读生物工程专业,很多优秀大学的领头专业也是生物工程,向学生介绍生物工程的无穷魅力,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启发式的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学习新知识水到渠成,这就是启发式引入。启发式引入与新课改教材的设计思路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新教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也符合认知的规律、人性的特点。教师讲授过程要善于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线索进行思考,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必修》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中,这样导入: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确定受害者或罪犯的身份,希望能找到一种理想的既不会随着岁月而改变又不容易掩盖和伪造,既具有唯一性又可随时随地“携带”的身份证明,还“潜藏”你和你亲人的生命信息,亲子鉴定、历史人物的确定等都大大得益于此。这种被誉为人类终极身份证的物质是什么呢?它在哪里呢?又是如何传递的呢?这样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的一课。

3.温故知新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寻找答案的强烈愿望。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前,教师提出问题: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是什么?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塑料袋、普通布、弹力布)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呢?通过这简短的引言,将知识前后联系,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生物课堂导入误区

一堂精彩的课,好的导入会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但没有把握好尺度,反而使导入部分变得拖沓冗长、喧宾夺主。

1.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过长,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和节奏。

2.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情,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3.切忌喧宾夺主,颠倒主次。一堂课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被调动起来,就要抓住这个教学过程的“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

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导入环节。

1.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的形成源自于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交流和改进。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真正达到新课导入所期望的效果。如果新课导入时语言不够精练,学生听了就不得要领;如果新课导入引用的实例不典型,就会令学生一头雾水;假如新课导入时教师没有很好地驾驭课堂的时间和节奏,将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教学效果。

2.对生物学科要有统领全局的认识。精彩的导入犹如“龙头”,盘活了整体。对生物学科的整体框架没有清楚认识之前,新课的导入一定是平庸的,至少很难出彩。生命科学是严谨有序的,有明显的知识框架、完善的知识体系。只有认真钻研新课标、大纲、教材,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让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完善,才有可能做好新课导入。

3.导入新课的设置要善于把学生的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结合,促其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中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使学生意识里有一点“思维的引火线”。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四、如何评价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1.教师是否注意角色的转变。导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创设情境法,课前社会调查法,发布新闻法,讲述故事法,等。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应以每位学生参与的程度为检验标准,创造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表现自己。导入新课也要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将教与学贯穿于师生共同合作的始终。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持一个“导”字,把握一个“活”字。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为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入新课是否有新意,有没有体现出“新、巧、齐、乐”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是上下课内容连接的纽带,更是一节新课的开始。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是从老师的第一句话、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开始的,所以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好开头。导入新课要有新意,引发学生好奇心,体现寓教于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入新课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导入新课是否注意因材施教。导入新课要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出发。对待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尊严,坚持因材施教。导入新课的设计要注重针对性,不断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捕捉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心理变化,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树立和培养他们学好生物课的信心。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多形式、多渠道的,课堂教学导入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继续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及教师的教学个性,灵活地调整评价标准和评价的角度,建构适合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有效导入评价研究
关于区域低碳环保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行动初探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导入
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评价研究
我国的MOOC平台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