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2-04-29邱永
邱永
化学是研究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关系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研究过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不仅为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还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化学实验中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验操作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动手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有重要意义。培养实验操作能力,首先要求熟练规范的掌握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和用具,还要向学生交代正确的操作方法。
(1)要利用学生做每一个实验的机会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有些实验前面已学过,我们在实验前可以以复习提问或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大家评判的方式进行。
(2)在巡回指导中,巩固教学成果。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进行巡回指导,要十分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化学实验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们探索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前提,是全面、深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的源泉。化学的认识过程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做实验时往往会遇到化学反应变化多端,瞬息即过,这样就给学生的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以至于观察得到的现象不全面。
例如,硫加热时,不仅形态逐渐改变,颜色也迅速变化:黄色晶体在119℃变为深黄色液体,加热到160℃变成暗褐色液体,加热到200℃~250℃变成暗褐色粘稠体,加热到260℃变成流动性粘稠体,加热到300℃变成黑褐色流动液,加热到444.6℃变成橙黄色蒸汽。由于这一系列过程进行的很快,把握不住整个变化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视觉的敏捷性和思维跟踪速率,由重复训练迁移到其他新的快速反应情境,让学生观察,提高其观察能力。
三、化学实验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源于“疑”,设疑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他们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设疑作用,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例如,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燃烧实验,事先不向学生介绍该反应能否进行,做一实验:教师把点燃的镁条伸入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镁条能继续燃烧,并发出耀眼的光,同时观察到镁条燃烧成白色粉末,集气瓶内除有白色粉末附着外,还有黑色星点物。学生感到非常奇怪,因他们学过二氧化碳能灭火,为什么镁条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亟待想弄清现象发生的原因,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经分析、推论,大部分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得出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两者反应,而生成物首先根据生成白色粉末确定有氧化镁,而另一种物质由实验现象和反应物组成可推出黑色物质应为碳,这样反应方程式就很容易写出。教师就势引导不难得出结论:二氧化碳的灭火是相对的。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推导,使思维发散,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化学实验中创造力的培养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和物质制取实验。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我们根据实验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如学生做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时,按教材中的去做,产生的二氧化氮多,污染空气。为了减少污染,根据实验内容设置了下列问题:
(1)请同学设计,当实验现象明显时,要及时停止反应,可采取什么方法?学生提出了下列三种方法:①加水冲稀;②用冷水冷却试管;③将铜及时拿出。
显然①、②的方法是违背了实验原则的,而③的方法是好的,但试管中的铜片用镊子拿不出来,怎么办?后来通过讨论,在③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用一根铜丝代替铜片,其中铜丝的一头绕成螺旋状伸入试管底部与浓硝酸接触,另一头伸出试管外部。这样,如果要使反应停止,只要将铜丝拉出即可。
(2)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提出第二个问题:将一根铜丝插入微热的稀硝酸中,在液面上观察到棕色气体,这是为什么?如何观察到试管内无色气体,请设计实验。经学生讨论后得出,在插铜丝反应之前先加少量碳酸钠固体以排出空气。
(3)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当一定量的稀硝酸与过量的铜丝反应后,往试管中加入盐酸能否反应?让学生分析推理,然后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
上述问题的设计,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合理的思维阶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地感觉到解决问题的愉悦和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同时教学目标是高层次的。探索性实验设计、讨论、实验,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性地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培养了创造能力。
总之,加强实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了素质,也为今后学生学习化学、化工知识,从事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