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运用数学服务生活
2012-04-29吴陵婕
吴陵婕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更好地认识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活;起源;教学;升华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一、在生活实际中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比如说,解决问题时,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灵魂——数量间的关系。首先理解什么是关系:第一步,小朋友和妈妈是什么关系?(母女关系)和小朋友是什么关系?(同学关系)和老师呢?(师生关系)让学生头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充分的了解。第二步,进行猜球游戏。请同学们猜我手里有几个球?(5个)不对。同时告诉学生5个是数量。加个条件:少2个,有几个呢?(3个)这也是一个数量。那少2个是什么呢?是关系。第三步,猜年龄,猜一猜小红今年几岁?(8岁)不对。同时告诉学生8岁也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8岁多3岁,那小红几岁?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算出来了。通过教学,学生知道了:告诉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学生对数量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出示:红花有9朵,求黄花有多少朵。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黄花的朵数。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这样,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就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二、引导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对小学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样会在数学学习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数数”时,就让学生数自己文具盒里有几支铅笔,他这一排有几个学生,教室有几个窗户、几根电棒,这样既学习了“数数”,又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时,便会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是课堂情境模拟的重要途径。把教材内容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渗透在生活情境之中,能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易懂、有趣。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周六,王老师带领29名学生去春游,每条船限4人,该怎样租船呢?有的学生想到留下一名学生和其他同学挤一挤;还有学生说……这样富有生活气息和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1. 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化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色彩。如学习“年、月、日”时,让学生用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学生说:从妈妈这一次发工资到下一月发工资,中间经历的时间是一月;从今天早上7点到明天这个时候,中间这一段时间是一日;从今年过生日到明年过生日,中间经历的时间是一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数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以后,让学生写一篇有关三角形知识的数学日记。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家的凳子坏了,坐上去晃来晃去,非常危险,我决定做一个小木匠,怎样才能把凳子钉牢固呢?我拿着一根小木条左比比,右放放,突然想起课堂上学到的有关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稳定性。我就把木条斜着放在两根凳子腿中间用钉子钉好,凳子修好了。真想不到数学知识还能帮我修理凳子,太有趣了。又如,学完“分类”的知识后,要求每个孩子按不同的标准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书桌,然后把如何整理的过程写成一段话在同学中交流,比比谁的房间整理的最有条理。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用生活实践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将数学知识学习置身于学生生活的大课堂中,时刻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把学习、理解、运用、体会综合掌握。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