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师到教育家

2012-04-29东缨

成才之路 2012年8期
关键词:母校机遇语文

东缨

第二章 风正一帆悬

7. 守望杏坛

人生苦短,心志求长。只有在志与趣的峭岩间攀寻,方能触摸九天奇境,生得无愧,活得无悔。

这里,决定需要人的是守望。

守望,是一颗赤诚的心与一种痴迷的情的媾和。

洪宗礼心驰神往“卖身”语文教育五十年的精彩人生,完美地诠释了“守望”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中国像一团燃烧的火。

这时的洪宗礼,在江苏语文界脱颖而出。他的语文课,总是吸来省内外大批“粉丝”前来观摩。他的语文论述,也总有大量读者悉心拜读。1981年,他很快由教研组长擢升为教导主任,一跳两级,翌年就升为主管教学和教研的副校长。只是在这个位子他再没提升,一直“副”到2004年退居二线。

他是缺失为官的素质吗?不是!

他没有荣升机遇来叩门吗?也不是!

他因个人过失或犹豫错失了机遇吗?还不是!

个中情形及原因还待笔者一一叙说。

第一次机遇在1983年。

那年春天,泰州市(当时为县级市)一次免去市委八个常委,要补八个常委。洪宗礼是等额待补的一个,拟定的职务是常委、宣传部长。

扬州地委傅钟华书记和组织部长来到泰州,在乔园宾馆召开考察座谈会。座谈分两组进行,每人半天。其他受考察的人都是滔滔不绝讲了一两个小时,一位原泰州市某领导细针密缕地“汇报”了近三个小时,似乎还嫌时间不够哩。

而洪宗礼坐在一边,从早到晚始终缄默,一言不发,让人摸不清他究竟想些什么。

应该说,生活的路此刻在他面前正展示着关键性的急就章。

这种充满戏剧性和生命前程攸关的时刻在个人一生旅程中都是罕有的机遇。这种机遇往往出现在某一天、某一小时乃至某一分钟。而当事人的一句话、一个举措、一个决定,则超越时空地影响了这个人未来的命运走向与生活道路。

如此说来,洪宗礼是该想个仔细、备得厚实、谈得精彩,以便顺顺当当地渡过考察关,明朝荣登宣传部长的宝座。

谁料想,此时此刻的他,全部心思并未在此——人生岗位可能的新变化。他仍旧想着他钟爱的母语,那不想舍弃不愿分手的母语,那母语教材的编写与试验。昨晚江苏省电视台还报道他是“第二个陈景润”,下浴池洗澡忘了卸表,灌热水忘了开暖壶塞子,水泼了一地,报道的标题是《痴迷着魔的洪宗礼》。真的,他太痴迷了,他已痴迷地当了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承包的时间是今生今世。

天黑了,街灯初上。见洪宗礼仍无发言的意思,傅书记终于耐不住了,对他直接点名了:“洪校长,你是不是也谈谈当校长的体会呀!”

会前,泰州市委组织部巴科长早对他面授机宜;“这是选常委的,你一定要联系工作‘放开来谈。”想不到他捱到书记点自己的名了。

已被逼到绝路的他,再也不能也无处躲藏了。

洪宗礼看着地委书记,将满腹话儿即兴浓缩成了三句话,他有板有眼地说:“我当教师是师傅,当校长是徒弟,我好为人师。”亚圣孟子曾留下经典箴言,批评那些喜欢以教育他人而居功自傲的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洪宗礼反其道而用之,诚心诚意明示:喜好当一名教师培育后代。

对如此唯一的选择谁还能说出什么呢?

对信念如此坚定的人谁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满室静寂无声。记录的、考察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只听得巴科长一声轻轻的叹息。

紧张的考核,就如此草草收了场。

走出考察室,傅书记对泰州市委负责人说:“建议这个人不要考虑了,他是铁了心要当教师。”

丢了这个机会,很多人都为他惋惜。八个人中七个都当了市委常委,而唯有他一个人“好为人师”去了。

第二次机遇出现在1984年。

扬州市教育局要补一名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市委组织部又把眼光锁聚在他的身上,认为他是教育思想者和教改实践家,刚评上省内首批特级教师,还任一所省重点高中的业务副校长,懂行、内行,有钻劲、有干劲,有能力、有魄力,非他莫属。

扬州地委又派一个工作组奔赴泰州考察他。他们紧紧张张忙了三天。

各时期他的档案,看了。

各类有关他的座谈会,开了。

有关他的个别人访谈,唠了。

万事俱佳,只待最后与他本人一谈了。

考察组一行人个个满面春风,迎候他的到来。

然而,又是出人意外,当考察组长刚说明意图,就遭到了洪宗礼的婉言谢绝:“我正搞语文教材实验,这辈子我离不开语文教育第一线了。”

泰州市有关领导当场表态:“泰州教育离不开洪宗礼。你们考察他十天都可以,我们就是不同意调他去扬州!不要再难为洪老师了,他是真心想当教师的。”

洪宗礼无声地笑了。他暗暗感谢市委领导理解他,终于没有让他误入“仕途”。

事后若干年,还有人开玩笑说:“幸亏洪宗礼推却,否则少了一位著名特级教师,也不会有影响全国的‘洪氏教材啊!”

第三次机遇在1989年。

当时,他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在全省400个班的实验进入收尾期,要调他的是他的母校——苏北师专改成的扬州师范学院。

母校,那哺育自己成长的母校,那让他梦萦魂绕的母校!母校犹如母亲,对于一名学子,还有什么比母校的呼唤更有招引力吗?

其情也切切,意也浓浓。

其待也优优,遇也厚厚。

师院盛浩良副书记还当面许诺:“到大学先转为副教授,几年后评正教授。”

洪宗礼先是感谢母校的知遇之恩,后是斩钉截铁地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学是我发挥特长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大有作为;到了大学也许我就失去了优势,长处也许会变成短处,我还是当一名中学教师‘安分守己为好。”

听到他一番推心置腹的理性表白,母校商调他的人只好作罢了。

类似调他的机遇还有几回,他都是一不动,百不摇,铁了心当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值得他欣慰的是,他官未升,个人的事业却如芝麻开花节节攀高。

他感到从事母语教学改革乐趣无穷,天天享受育人的快乐,时时修炼教学艺术的功力。他上公开课,常常有各地教师前来取经。每次他都巧妙地运用诱导教学法,课上七彩纷呈,智光闪耀,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而学子随堂写的作文也经常发表在《语文报》等报刊上,引起一片赞誉。

不久,《语文教学通讯》和《江苏教育》分别分16期连载了他自编的作文系列教材,两家杂志共发表28万字。《语文教学通讯》的编者按语说:“洋洋十几万字的文章在本刊连载还是第一次;文章连载后,收到全国各地许多赞扬的书信,这在刊物史上是‘破天荒的。”

完全可以说,像钉子一样钉在中学这片热土,钉在中学语文教育这方天地,对洪宗礼来说,确确实实是享受,是淋漓尽致的人生享受:享受着给予生命和煦的阳光、清甜的泉水、温润的风,让他虽苦犹甜,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此时此刻,我们从中学教师职业和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窗口,探视一下洪宗礼那“固执”的守望。

人在世间,总要干一份事儿得以自己生存,又为社会献力,为他人赐福。

职业是什么?是岗哨,是生存、献力、赐福的依托。

人生最大的遗憾、终身的失误,一是入错行,二是嫁错郎。

而最佳的职业则是最能发挥自己火力点的地方。

孔子约30岁于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活动而终身不辍,后期又伴以著述,取得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圣誉。

晚于孔子一个时代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恰从30岁起,开始了自己的社会教育活动,充当了不取任何报酬的街头义务教师,成了西方文化教育史上的“孔子”。他的学生柏拉图从40岁起办了一所高等学府,边讲学、边著述达40年之久,成了“苏格拉底的唯一继承人”。而集孔子之大成并发扬光大的孟子,也是从壮年起,从事讲学与著书活动,终为“亚圣”受后人敬仰。这些大智者无一不是以身相许地守望着自己的职业和事业。

当代中国的教育家也不乏其例。

1978年春,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的斯霞被南京市委组织部任命为市教育局副局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职务,她一次次向市委、教育局明确表示拒绝;“你们非要我当,那我只好挂个名。”她仍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班、上课。她坚决纠正别人称她“斯局长”:“千万不要这么喊我。我还是一个小学教师,喊我斯老师。”

1977年12月,27岁的知识青年魏书生进了盘锦电机厂当上了令人羡慕的政工干部,不久又被确定为厂级领导的接班人。时下正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教师地位压到最低点的时候。而魏书生自入厂后2 20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对当教师怀着眷恋之情,恳切地向各级领导提出做教师的申请竟达150次之多,并且多方面做着从教的准备,终于在1998年2月,风光霁月,夙愿得尝。此后极短时间里,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迸发出质的突破,惊震国之教坛。他一步步成了领军改革的教育家,至今仍在不倦地探索着。

无疑,和古今中外的大家一样,洪宗礼就是这样的守望者,望穿秋水般的守望,刻骨铭心似的守望,如痴如迷样的守望。

为什么他能如此守望?

因为他清醒地看透了人生的道路,看清了自己奋斗的坐标,看懂了中学教师的事业。他深信南京师范大学校长、著名学者谈凤梁给他的信说的话:“中学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但‘重要并不等于‘重视,也未必让人安心,不重视多半是客观的,不安心只属于个人。由于不重视和不安心,所以很多人并不把中学教学论作为学问,也不愿意真正去做其实是大学问的这种学问。您是难能可贵的一位。”他视之为箴言,烙在自己心窝窝上。

他彻里彻外地晓得事业与人的发展的关联:

当你圣化了事业的意义,事业也圣化了你自身的价值;

当你守望了事业的崇高,事业也守望了你内心的宁静;

当你做强了事业的功能,事业也做强了你内在的才干。

他还彻头彻尾弄懂了人做事业的高端轨迹——当你的兴奋(趣)点、智能(特长)点、与你岗哨火力点合而为一时,生命则可能冲击极限,爆发出迷人的火花。

洪宗礼神经的兴奋点在中学教育,智能点在语文教学,火力点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他爱这里的一切——学生、学科、学园,深情而理智地将自己定格在这里守望人生。一个人轻而易举的草莽决定,往往在以后岁月里无数次悔恨得愁肠百结;而由信念支撑下的理智选择,却成为一生引以为豪的亮点而心安理得,而且永远笑望其闪烁着的睿智的光芒。

若刨根究底,洪宗礼的选择和守望来自哪里?来自他对选择和守望的一片痴情与大爱。正如诗坛泰斗艾青在《我爱这土地》诗中所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洪宗礼对他的“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在我们这支队伍前面呼啦啦地飘动飞扬着。

对那些心魂萎靡的倦怠者,是像春雷炸响般的呼喊。

对那些昏昏欲睡的后进者,是如黄钟大吕般的惊醒。

对那些孜孜以求的奋斗者,则是进军号炮似的激励。

猜你喜欢

母校机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告别母校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