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的地域特色也是文化竞争力

2012-04-29江冰

广州文艺 2012年9期
关键词:广州广东特色

江冰中国小说学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评委。曾为文艺评论杂志主编,报纸高级记者。现为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目前主要研究“80后”文学与文化。入选新世纪本领域最有影响的35篇论文,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2011年入选“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

现在讲文化竞争力、软实力输出,主要着眼点在世界,像苹果、好莱坞都是文化输出的典型例子。其实在大中国,地域之间依然也存在一种博弈,文化北伐就是广东为强势的博弈,但眼下呢,似乎回到低调务实的特性,弱势成为常态。如果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文化竞争力不强,就有可能永远是产业低端,永远跟在别人后头。就此来看,我以为,文学的地域特色也是文化竞争力。

有人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好作品需要耐心等待。我则以为等待时间是偏消极的,我更偏向于文化描述,就是主动去描述一种文化。举个例子,一个人在成为名人前可能是很平淡的,成为名人后其特征就会被强化描述。像英国人也是在文化描述中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绅士风度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歌颂、张扬我们的文化。最近我在2012增城广州青年文艺批评论坛上的发言就直接批评了广州文学缺少特色,我觉得如果只是谈些可谈可不谈的问题意思不大。还是要主动去描述、去强化、去宣传,去热爱,广州行事低调务实,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东西少了一点,激烈激情的形式和表达少了点,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容易被其他区域淹没,增强文化竞争力需要一批文化人艺术家的坚持,高调一点也无妨,张扬一点也可爱。最近我在天津参观梁启超的故居,看到他的书房,他当年在书房里策划的事情都是很激烈、很暴力的,他当年的《少年中国说》也是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表达,他是既务实又高调的典范。我的焦虑还在于广州文化人淡定后面的淡漠乃至冷漠,在广州人的价值观里,对文学、艺术、写书、学问的崇尚其实不如许多内地人,务实的商道似为主流,不必顽强地坚持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有实惠实利最重要,这是大优点,也是大缺点。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准,文化坚持的问题就会出来。问题很复杂,后果很严重,没有崇尚,没有坚持,没有痴迷,何来地域特色·何来文化吸引力·何来传统继承·何来发扬光大·

苛刻地说,我至今还没有读到当代广州作家作品里有我感受到的广州生活,甚至至今没有超过欧阳山的《三家巷》,为什么·值得探讨,是外来人口太多·是中原文化强势遮蔽·你看广州每个区的感觉都有所不同,越秀荔湾是老区,上下九、沙面是老地方,天河萝岗是新区,是广州城中的另一座城,所以成分有点多元,京沪我想也会有类似情况,但他们文学的主流特征很强大很鲜明。从老舍到刘心武、王朔,从张爱玲到王安忆,你读王安忆《长恨歌》的开头,以及最好一章“老克腊”的出场,你会感叹上海作家为何把上海的殖民文化吃得那么深透·!王琦瑶几乎就是上海一百年的一个背影,从张爱玲到王安忆,有一个传统在延续——这些我们广州文学界都远远不及。关键是现实生活里有浓浓的地域特色,不但弥散日常,而且十分鲜明,但文学艺术没有表现出来或者表现得不够到位,这是急迫的文化建设问题。

有人经常追问什么是广州的特色·我以为不难体会,比如务实、注重生活、重视商道等等。我每年都让我的学生进行地域特色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新客家人为什么喜欢来到这个南方城市,是从两个方面得益最多:一是生活好,工资高;二是有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去年陈丹青在暨南大学开讲座,人们排着队来听,因为他是说真话的人。有人问他,有人说广州是文化沙漠,你怎么看待·陈丹青说广州怎么会是文化沙漠,全国最好的媒体,最好的刊物全都在广州,真正的革命历史是从广东开始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广东开始的。这些都是广州可以引以为傲的特色。广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中原文化离海洋远,而广东“离中原很远很远,离海洋很近很近”,我很喜欢这两句话。历史上,清末全国幼童出国留学,其中有70%—80%都是广东人。17、18世纪广东人下南洋,去美国的劳工有多少人,看开平碉楼的图片展览我感受深刻,有一张图片拍的是当年码头上人山人海,大家涌上船去国外打工,但我们的历史叙述只是抓住了“卖猪仔”。其中蕴含的广东人精神其实很可以一说,但因为不了解,因为历史遮蔽,我们很多艺术作品没有把它们挖掘和表现出来。文学是精神的废墟,艺术是城市的记忆。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就在于有没有记忆,像美国、欧洲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历史。每个地方的历史都是本土艺术创作的资源。

一位作家艺术家如何表现地域特色·我以为首先需要个人定力和文化自信。有没有文化自信、热不热爱这个地方要看自己,这是主观意识的问题。不要被中原文化同化,为什么凡事都以北京为标准·南方要有南方的标准,这是文化自信的問题。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热爱这里,艺术家是最敏感的人,更要感受、确认和表达这种热爱,这是观念问题,本土意识。像台湾、日本作家都很有本土意识。越是弱势越要有文化自信。在广州的时候我们总是爱批评广州,去了其他地方,有反差才发现广州的好。相较而言,广州还是比较舒服讲礼貌的城市,比较尊重个人和有秩序的地方。艺术家要思考,为什么广州那么吸引人,感觉比结论重要,要以热爱执著的心态描述强调城市的特色。

本期作者谭元亨是一位驰骋湘粤两地的作家兼学者,著作等身,文字高产。近年致力于客家文化多有著述,自言得湖南广东两地元气灵气,看看他的文章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广州广东的地域特色。另一位作者属于江浙文人,近年也多有杂文面世,个性鲜明,文笔老辣,看看他笔下的广州人,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文坛谈到文学作品的地域特色,常喜欢用一句话:远看草青近看无。意思是说远看似乎有,近看有没有,我以为很有点似是而非的态度,也很像国人说话模棱两可玩诡辩术的那一套。关键是广州特色不但有,而且很鲜明很突出的啊!

猜你喜欢

广州广东特色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特色种植促增收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广东舆情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