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与古诗词鉴赏

2012-04-29尚喜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9期
关键词:鉴赏古诗词想象

尚喜群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古诗词教学中,能有效创设鉴赏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丰富知识容量,拓展想象空间;延伸课外运用,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古诗词;鉴赏;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67-02

为了生动形象地再现诗歌的意境美,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是切实可行的。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形并茂,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一、多媒体教学创设鉴赏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古典诗词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是十分注重意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把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就可结合文章中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字描写,给学生播放《十面埋伏》等琵琶音乐片段,在有声的音律中亲聆琵琶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再品读理解,便于学生掌握本课“音乐描写十分出色”的学习要点,进而理解诗人的丰富情感。

在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中,就“边塞诗主题思想的比较阅读”教学,本人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教学借助《唐之韵》片断选播,以沉郁顿挫的朗诵为基调,以古朴典雅的古典音乐为配乐,首先营造一种美的视听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影像画面,相继出现“雪山”、“大漠”、“落日”、“明月”、“烽火”、“孤城”、“红旗”等边塞景象,化抽象的诗歌意境为直观的画面,创设鉴赏情境,引领学生在真切领略边塞风光的同时,真正体味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孤寂,进而理解边塞诗丰富多彩、深沉复杂的主题思想。

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最终能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二、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容量,拓展想象空间

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容量大,知识密度高,它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教学跨越课堂、跨越学科,走向知识的综合化道路。

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有些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所描绘的实景有些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这无疑使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有了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它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深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

1.利用配乐朗诵,引发学生想象。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在课件中穿插以《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为配乐的诗歌朗诵,引发学生对刘兰芝和祝英台的命运的联想、想象,从而把握刘、焦二人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进而达到理解课文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社会意义的目的。

2.借助图文资料,激发学生想象。如赏析王昌龄《从军行(其二)》时,紧扣诗的末句“高高秋月照长城”,在课件制作中,我选取了有“长城”、“秋月”两个形象的图片作为背景模板,配以诗歌内容,引领学生如临其境,激发想象,从而进入作品的境界中去品读作品,理解诗歌“表达边塞将士不尽的望月思乡之情”的主题思想。

3.设计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想象。“当前世界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使命是: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至于束缚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拓展学生想象。如赏析陈羽《从军行》时,我将思考题设计为:“有人认为此诗极赋诗情画意之美,你认为如何?由诗句你想到了什么?”这样以开放性问题带动学生思考、想象,较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想象、交流的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直观再现“天寒地冻,狂风怒吼,皑皑白雪,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让学生在自己想象景象与课件画面的比照中,进一步体味诗的意境美,强化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延伸课外运用,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针对《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古诗词单元教学,在新课前后我们可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安排学生课外查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如诗词体裁特点、诗人主要经历、诗歌创作风格、比较阅读训练……这样引导学生由课堂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向课外阅读延伸,既拓展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体验到多媒体的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中的“边塞诗主题思想的比较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边塞诗的主要特征,王昌龄、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的生平资料,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后,安排了拓展延伸训练:阅读高适《别董大》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运用求同思维(异中求同)和求异思维(同中求异)比较法,从题材、形象(景物)、意境、主题、技巧等方面,比较其异同点。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拓展学习的机会,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当然,多媒体教学可谓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它能为古诗词教学锦上添花;运用不当,也可能会成为古诗词教学的绊脚石,其关键取决于老师是否能根据课文特点灵活运用。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古诗词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倘若一味追求画面的丰富多彩,过分追求课堂的“大容量”,不断替换影像图画,不给学生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那么古诗词鉴赏课就成了“动画图像”课。语文课堂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辨的火花、迸发的灵感,岂不悲哉?

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鉴赏中的运用,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根据课文内容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引领学生感悟诗词意境,准确把握诗词主题思想,真切体味诗人的审美情感,有效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鉴赏古诗词想象
踏青古诗词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我和古诗词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趣读古诗词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