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学校面向“三农”的教育对策研究
2012-04-29韩雨
韩雨
摘要:本文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等对策。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8-02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处于战略性地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标任务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通过以上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保持农村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招生人数下跌,生源质量差,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招生难;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上不适应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环节脱离农业生产实际,为农服务能力不强;农村职校教育机制不灵活,面向社会办学力度不大,办学效益不高,办学活力不强。
三、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存的上述问题,就必须根据问题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减少认识上存在的偏见。部分领导重普轻职,国家规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甚至自己制定的条款都形成一种摆设;多数农村家长和学生认为只有上普通高中,考大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社会上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现象,把职业教育看作“二流教育”,把职业学校的学生看作是“二流学生”,只有在进入普通高中无门的情况下才选择上职业高中。
2.加大资金投入,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教育经费短缺,原因有三:(1)政府投入不足。职业教育总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教育总投入的增长速度,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2)企业缺乏投资职业教育的意愿。(3)家庭投入不足。在资金方面,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一方面政府自身要加大投入,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倾斜;另一方面要增加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目前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往往只充当需求者的角色。在现有条件下企业能够无偿得到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或者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到所需劳动力和专业人才,因此,缺乏投资职业教育的意愿。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职业教育中都相应的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敦促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用以弥补政府投入不足。加大宣传,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个人愿意承担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责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中,文化课老师多,专业课教师少;而且专业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缺乏。而且现有专业教师知识陈旧。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是要加强现有职业教师的在职培训。让他们的知识、技能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二是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让优秀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中来,同时要打破身份行业界限,使一批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农村职业学校来。
4.专业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需求并体现特色与优势。农村职业教育均不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与培训,致使许多农家子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在专业设置方面,一是要合理设置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调整专业设置时要有前瞻性,既要着眼于现实,又要有适度超前的意识,尽量缩小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时间差,科学预测我国未来几年将涌现的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对人才的潜在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二是要办特色专业,创品牌效应。只有办出特色专业,创造出品牌专业,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及本校师资和设备条件,集中财力,确立本校的骨干专业。力争使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品牌,扩大品牌效应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是要更新教学内容。选用的教材除了重视基础性、系统性外,还要特别重视新颖性和实用性。教师上课时,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同时还应把本专业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前沿动态等都渗透到课堂内容当中。
5.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生产实习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对于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实践过程的教学质量,“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方法。
总之,校企合作,是推进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体制保障和机制创新。农村职业学校不仅要安排好学生的校内实训,更要做好校外实习工作,这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工作作风的主要途径,是使学生由课堂和学校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