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学习在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12-04-29李丽美徐晓雄徐光涛

现代教育技术 2012年9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学习方法

李丽美 徐晓雄 徐光涛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更新快、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等诸多特点,如何教好该类课程以增强学生设计与开发能力已成为当前师生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文章以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为案例进行了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的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并就其优势、局限性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数字媒体;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79-05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互联网、无线通信为传播载体,以数字化多媒体内容为核心的数字媒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成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日益攀升,逐步进入繁荣时期P。由此,社会急需兼具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等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的教与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些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更新快、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等诸多特点,因此如何教好该类课程以增强学生设计与开发能力已成为当前师生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

本文在分析该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为案例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究并总结了基于项目的技术类课程学习方法,并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以及改进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二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的特点

1、技术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数字媒体开发和制作软件,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设计、制作数字视音频节目和多媒体作品是基本要求。而根据知识的分类,技术的理论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技术的实践知识大多属于程序性知识,或者说是隐性知识,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导向和技术类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此外,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一般包含理论与实验两个部分,其中实验课程的比例往往占到一半以上,甚至更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技术类课程在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同时,更加倾向于实践。

2、技术类课程更新速度较快

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知识大爆炸,带来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新技术。因此,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可能的情况是,前后两个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是同样的课程,却是不同的软件,比如用于制作网站的软件可以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或Macromedia Dreamweaver。

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也需要形成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终身学习的心态。对于学生来说,某一类技术课的学习更大意义上是作为一类技术的入门课。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能够快速掌握类似软件,或者同一系列的软件。也就是说,具备举一反三的技术学习能力。

3、技术类课程注重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国内学者杨成指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并具备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数字媒体创作能力。由此,我们不妨用下图(图1)表示技术类课程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沉淀积累,内化为一种技术素养,并能够在学生的作品中展现出来。学生需要艺术知识便利行业交流,增强自身的技术优势。而艺术的更深层次学习需要学生实际参加工作自身的领会。因此,技术类课程秉承一种以技术为先导、艺术为提升,注重两者相结合的基本理念。

三项目学习在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组成,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软件知识,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合作完成一个优秀的网站作品。这样的一种学习需求决定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的适宜性,同时我们将教学过程概括为整体感知、异质分组、选定项目、制订计划、作品创作、成果交流、项目评价七个环节(见图2)。

(1)整体感知

教师在指导学生正式开始作项目之前,需要让学生获得对课程的整体感知。

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经过了专业基础课程的修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软件学习能力等基础。但是,学生对于动态网站的相关基础知识,如编程语言、数据库、开发软件等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需要教师在课程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进行基础知识和概要框架的讲解,尤其是需要结合开发实例进行分析。如老师常常借用上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得学生对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明晰自己要做什么,会用到哪些知识,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同时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

(2)异质分组与选定项目

在学生获得对课程的整体感知后,需要进行分组和选项目两个过程,并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并行的,学生可以在选定项目的同时寻找兴趣相投的同伴结为一组。

在分组方面,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自由组合意愿,又要适时地给予建议,以保证兴趣与异质的共存性。异质分组指的是一个小组中既有擅长代码编写的程序员,又有设计能力较好的美工师,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分工合作奠定基础。此外,可能的情况是,教师在跟进某个小组创作的过程中,及时监督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并针对分组不适合现象,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在选定项目方面,我们以浙江省多媒体大赛和全国文科计算机大赛等学生竞赛为依托,引导学生选定其中某个主题,形成项目。这样就避免了学生选择的盲目性,也更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制订计划

在确定了项目主题后,需要制定一个项目计划,来确保项目学习的有序开展,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分工、进度等,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根据选定的网站主题和组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第二,搜索、选择并确定与网站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源,如同类网站地址、网站制作素材、语言编码教程等;第三,初步安排完成制作网站的时间流程,比如网站整体框架设计、主页面和分页面设计图等;第四,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分工,尽量使得组员能各显其能;第五,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第六,教师安排时间,供组员交流学习心得,并将阶段性成果和全班同学分享与交流。

(4)作品创作

作品创作阶段是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实现网站建设的阶段。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分工,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和网络资源,着手眼前的工作,并与其他成员不断地交流和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兴趣集中,动机极强,是高效率地进行知识建构的时期。他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料,也会积极的咨询教师,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能够在这个阶段建立某一方面的知识库,比如对于一个网页中的弹出框设计,可以有多种出现方式,那么学生会主动探索那种方式好,更加便利浏览者,这样就形成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此外,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和学生时刻保持联系,以便即时帮助学生解决网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维持学生的认知投入。

(5)成果交流

这一阶段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学习,制作出了项目作品,对于制作过程的细节和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互相交流的阶段。教师组织作品发布会,学生展示作品,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比较好的小组经过一定的修改过程,直接可以参加竞赛,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6)项目评价

我们这里所讲的评价不是一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如教师审阅作品后给出小组成绩,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性评价,体现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见图3)。

学生在每一次的小组交流过程中都会存在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从最基本的“任务是否完成?”到审美价值上的审视,比如“分页面的色调和首页应该保持一致”,这些评价对于小组和学习者来说都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且会持续到项目的结束。而教师的评价往往具有脚手架的功能,他的建设性意见可以对项目的进展起到推动作用。

四对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反思

笔者综合几届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心得,对技术类课程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并就其优势、局限性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的优势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自主权

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的每个环节中都拥有自主选择、自主解决问题的决策权,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项目和分组,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主动查找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进行删选和加工,继而完成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所以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全方位的认知投入,他们会积极地去探究问题、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引导者、指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学生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策略等。

(2)强调各种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强调知识的综合与灵活运用。在我们的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的是自己以及团队创作的项目作品。因此作为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就强调学生要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探索性地完成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项目需求分析、与人沟通交流、查找资料、获得资源,需要全面协调项目的进度安排、分工合作,需要不断地对自己、小组、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无疑全方位的锻炼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为真实的实践活动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在完成真实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首先,异质分组体现了社会情境中的团队分工与协作。传统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竞争策略,学习者之间是一种竞争的关系。然而我们都知道,现实情境中,一个精通计算机程序的人往往需要具备优秀的数学功底,而一个拥有艺术天赋的人很多时候却对数字没那么敏感。因此,真实的网站设计与开发多采用的就是一种分工协作的工作方式,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技能上的互补,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因此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就是对实际工作的一种高仿真,学生会在分工与协作中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协作能力,以实现基于社会情境的知识建构。

其次,整个过程也模拟了知识创新的过程。由于项目的学习内容并不单纯是书本上现存的知识,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学生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因此,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宽松环境,以使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智慧潜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此,我们结合了Rogers的推广创新模型,用认知、接受、应用、探索、融合五个过程来表征学生模拟知识创新的过程(图4)。

学生在完成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教师、同伴提供以及自己查找到的网络资源,经过信息的识别、删选和加工,学生对于新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接受并进行初步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和小组的探索和评价,能够对新知识带有批判性的眼光,进行反思,最后将其融合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

第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习得的不仅仅是一类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适应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学生在项目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习得信息收集与交流的方法、调查和访问的技巧,还可以参与讨论和自由发表意见,以及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此外,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一种技术的熟知和掌握,往往可以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敏感性,对新技术的快速接手能力,从而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2、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改进措施

通过与几届学生的交流与反思,我们发现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选定项目阶段需要教师深入的参与和引导,需要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小组在项目选择阶段往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以学生竞赛为依托,有一定的指向性和榜样作用,但是当真正让学生确定选题的时候,他们通常不知如何下手、从何处做起,因此,此时需要教师的深度参与,引导和帮助他们选定合适自己的项目。

同时网站设计与开发是一个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因此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开发项目是使学生动手开发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方面,学生在为企业做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亲身体验一定的工作压力,在真实场景中建构知识。另一方面,企业的需求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甚至明确未来的职业取向。

(2)增加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开始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出几个典型的项目开发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深刻地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迅速从模仿优秀案例开始项目的探究过程,同时教师针对学生在小组学习、自主学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给予适当时间的课堂讲授,这些策略将有助于节省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学生需要更加丰富的有效学习资源

在学生创作自己作品,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有效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很多的时候会将大量时间消耗在资源搜索和甄别上,这个过程当然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的能力,但是对于高效地完成项目,他们会走很多弯路。这个时候,学生特别希望教师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资源。因此我们建议可以采用校际合作的方式,建立几所高校联合管理的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资源库,分享历届学生参赛作品以及优质学习资源库等,以实现有效学习资源的丰富化。

五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强调应用导向,以项目带动教学,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的教学方式。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的有效性,因此我们的教学实践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很多同学通过项目学习,创作自己的作品,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得好成绩。这一过程提升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

任何一次教学改革对于教育者来讲,都是对其教学行为的一次否定之否定,因此尽管我们提倡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但依然发现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以及改进措施,以期引起同行的探讨!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学习方法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动画原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