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中的经典意象
2012-04-29李晓勤
李晓勤
【摘要】分析了《廊桥遗梦》中文中主人公的特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通过文本反映妇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爱情的自由与婚姻的义务的冲突。
【关键词】《廊桥遗梦》经典意象畅销书
一、《廊桥遗梦》简介
《廊桥遗梦》与美国社会上的重大议题或是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刻的关系。若一定要给《廊桥遗梦》加上标签,畅销书似乎最为恰当。这部小说虽然是美国人的作品,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共鸣,这说明它揭示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中相通的,体现了人类共享的文化。
《廊桥遗梦》描述了生活在爱荷华一个小镇的农妇弗郎西斯卡·约翰逊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罗伯特·金凯的相遇,相爱,分离。这是一段为期四天的婚外情。1965年的8月,出外执行摄影任务的罗伯特·金凯在爱荷华州的一个小镇途中迷路,问路的时候,他遇见了农夫的妻子弗郎西斯卡·约翰逊。他们为对方着迷,在相聚的四天中享受着爱情的魔力。临别时,罗伯特希望弗郎西斯卡与他一道游历世界,离开她的家庭,但内心极为挣扎的弗郎西斯卡最终为了家庭与子女留在了原地。直到两人死去时,他们的骨灰被撒在两人爱情的见证地廊桥之下,他们才真正永远的在一起了。
这是一个被作家用“真实性”、“悲剧性”和“死亡”包装过的浪漫的爱情故事。作者描述出了两个个性丰满的角色,小心翼翼的处理使得婚外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变得浪漫,也让这段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爱情展现出了美丽、坚贞、永恒、理智以及奉献的一面。
正是《廊桥遗梦》当年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创造的销售神话,奠定了它在美国通俗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该书发行之际在各大美国国内畅销图书榜单登顶,更是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上停留了三年之久。在欧洲、日本等国家都是红极一时的畅销书。该书被译为几十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超过1200万册。
二、《廊桥遗梦》中的经典意象
小说的作者在描述故事的主人公时,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意象,例如用濒临灭绝的雄性动物,吉普赛人,最后一个牛仔来形容罗伯特·金凯;用意大利女人,女教师和农夫的妻子来形容弗郎西斯卡·约翰逊;其中也不乏形容女主人公栖身的小镇与她善良却缺乏情趣的丈夫的意象,肉食者,安静、沉稳。每个意象都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一个个简单的词语却描绘出了一幅幅丰满的画面。
1、最后的牛仔:罗伯特·金凯
作者在本书开始部分叙述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由弗郎西斯卡的子女提供,作者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尽可能详细的关于弗朗西斯卡的资料。然而对于罗伯特·金凯,不光弗郎西斯卡的子女只能从母亲留下的资料里了解到一些片段,对于罗伯特·金凯其人的调查也进行得不尽人意,他在离开弗郎西斯卡以后的行踪鲜有人知,几乎难以考察。但作者仍然花了大量的篇幅描述罗伯特,甚至比对弗郎西斯卡的描述还要多。
书中有大段的关于罗伯特独自一人时的描述,他如何一个人安排自己的旅途,如何拍摄(关于拍摄的细节都是非常专业的),这是无法从弗郎西斯卡留下的资料里得出的。为了描述罗伯特的一次横穿美国北部的旅行,作者以弗郎西斯卡日记中的片段和他本人给一个杂志编辑的亲笔短笺为线索,沿着他认为是罗伯特1965年8月从贝灵汉到麦迪逊县的路线做了一次旅行。在行程终了时,作者表示感觉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变成了罗伯特·金凯。考虑到作者本身兼具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他对于摄影的描述就显得很好解释;而将罗伯特塑造成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或社会边缘的牛仔,则似乎是作者内心向往的一种男性形象。
“然而他把自己看成是一种在一个日益臣服于组织化的世界中正在濒临灭绝的稀有雄性动物……弗郎西斯卡形容他生活在‘一个奇异的,鬼魂出没的,远在达尔文进化论中物种起源之前的世界里。”濒临灭绝的雄性动物,作者肯定了罗伯特的性别,却没有将他归到人类的范畴。罗伯特的确像一种动物,他拍摄起来会像黑豹般敏捷地移动,捕捉光线,他也不愿被人类社会里的条款束缚住,婚姻不是他爱情的归宿。
“普通人很难和吉普赛人成为朋友,而他就有点像个吉普赛人。”吉普赛人,又一个加在罗伯特·金凯身上的意象。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作品《卡门》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一些特性: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浪。像终年流浪、不愿受拘束于任何其他法律的吉普赛人,罗伯特·金凯身上也显出了相似的特性。
总给人一种不属于这世界的罗伯特,自己也有着如是的体会:“有这么一群人正在濒临灭绝……世界正在变得组织化,对于我和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过于组织化了……我们正在放弃自己驰骋的天地,组织起来,矫饰感情……我是最后剩下的牛仔之一。”
2、农夫的妻子和意大利女子:弗郎西斯卡·约翰逊
弗郎西斯卡身上两种个性的碰撞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弗郎西斯卡是意大利人,在她遇到她的丈夫理查德·约翰逊之前,她曾与她的大学教授有过一段风流韵事,却最终因保守的父母反对而告终。意大利人以热情著称,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而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一点。意大利的爱情观也相对自由,浪漫的爱情是意大利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的时候,也要掺上一些酒。弗郎西斯卡不酗酒,但酒对她来说也同样有着浪漫的意义:她为了营造与丈夫之间浪漫氛围而买回了白兰地,却从未开封;在她去沐浴时,罗伯特递给她的冰镇啤酒,让她联想到自己的丈夫就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情趣。“像洗澡时喝一杯冷啤酒这样简单的事,她都觉得多么风雅。为什么她的理查德就不能有这样的生活?她知道部分的原因是长期习惯养成的惰性。所有的婚姻,所有的固定的关系都是有可能陷入这种惰性的。”
但生性智慧、热情而浪漫的弗郎西斯卡扮演了二十多年的角色,是爱荷华村镇里一个农夫的妻子。当年在意大利的小咖啡馆里,把她带到爱荷华的理查德,给出的条件似乎很具有吸引力:关于美国的承诺。弗郎西斯卡也是一个怀揣着美国梦的女人。由于战争导致的意大利成年男性的减少,让她感到迷茫;与教授的风流韵事又不能得到传统社会道德的认可。美国对于弗郎西斯卡来说,意味着平等、自由、机会。然而美国的乡村生活并不是弗郎西斯卡最初设想的那样,它缺失的正式罗伯特带来的:奇怪的陌生人,花朵,香水,啤酒,夏末一个炎热的礼拜一的敬酒。
作为农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弗郎西斯卡不仅不该发生婚外情,甚至连正常的性欲都要压制----作为母亲一旦放纵自己的性欲,来改变她自我牺牲和养育孩子的状态,就定义了她的罪恶。但作为怀揣梦想,风韵犹存的女人,罗伯特就像是上天给弗郎西斯卡送来的补偿。虽然弗郎西斯卡最终选择了家庭,但也正是这种悲伤与隐忍成就了她与罗伯特爱情的美好。可见大众还是希望看到婚外情美好的一面,在道德的背后也有对于这种感情又爱又恨,趋于赞同的态度。读者似乎给自己的道德标准设置了一个底限,这个底限就是弗郎西斯卡最终不会离开自己的家庭,而在这个底限之内,则允许她拥有美好的爱情。这种在反叛与回归之间微妙的平衡,也是小说如此吸引人的地方。读者不断重新考量自己的爱情观,分属在爱情的自由和婚姻的义务两个阵营的人,都能在弗郎西斯卡身上找到自己认同的观念。
3、理查德与爱荷华村庄
“弗朗西斯卡此刻正想着他,想着他的敦厚善良,他稳重的作风,和他所给予她的平稳的生活。”理查德善良,忠实,以他不变的方式爱着弗郎西斯卡。理查德带有典型的美国中西部人的恳切,一如他们生活的村庄。这里安静,祥和,人们都很友好,是个养育孩子的好地方。但弗郎西斯卡曾生出这样的困惑:这是个养育大人的好地方吗?
这里的人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早上吃多了蘸着肉酱的饼干而长得浑圆的体型,稳定不变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田园和牲畜的热爱。稳定不变,是问题所在。它让世界各地的读者们联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是否两点一线,忽视了生活中许多其他的乐趣?是否在婚姻中麻木,无所谓穿着是否有魅力?是否已经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慢慢的麻痹至死亡?弗郎西斯卡遇到了罗伯特,我们的罗伯特又在哪里?他真的出现时,我们会有勇气去追寻吗?
结语
任何一个人都同时具有本我、自我、超我三重属性。《廊桥遗梦》完美的演绎了人性中本我、自我、超我,这一紧密相连又互为制约的完整结构。罗伯特和弗郎西斯卡本我向往自由,追求浪漫的爱情,各自在人生旅途上走了许久;他们的自我,一个是摄影师,在社会条框里最大限度追求自由,四处游荡;一个是农夫妻子,妥协于平淡的生活,但仍保留有自己的理想;最终两人的超我,他们的道德良心和社会规范,做出了给这段爱情画上悲伤但理性的句号的决定。
个人要求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亦即本我与超我的冲突,是一种永恒的冲突,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式会变化,但本质始终相同。这大概也是《廊桥遗梦》具有永恒魅力的最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①齐小新:《美国文化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②泰玛·利贝斯、埃利胡·卡茨:《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华夏出版社,2003
③蔡琪:《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新华出版社,1998
(作者:同济大学传播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