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2-04-29刘淑花陈英
刘淑花 陈英
摘 要:经济全球化导致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要求会计人才国际化。文章从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入手,进而研究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F24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00-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金融得到了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加,经济全球化使会计的规范领域超过国界,这一过程客观上需要有统一的会计商业语言来提供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使会计形成国际化趋势。与此同时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不仅要精通国内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而且要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惯例、国际财务环境,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异同,并且能熟练地应用外语、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然而据市场调查,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普通层次的财务人员供大于求,而高层次会计人才却非常紧缺。高等院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素质及国际竞争能力的会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与管理,主要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基本归属于教学模式的层面)等方面的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总体而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然后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评价制度等。因此,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制度这三个要素不可或缺。
其中:(1)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就业市场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过程;(3)定期对培养过程进行评价;(4)根据定期评价结果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及时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修订;(5)人才培养模式及社会对国际化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随时进行信息循环。
三、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培养目标
目标指导行为,因此目标决定行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和导向,是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过程。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不是让会计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便成为合格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能从事学习。再者,“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里查德·E.弗拉赫惕,1997)。由于会计是一门社会学科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确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应遵循“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原则进行。在结合当前市场对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时,应将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培养过程
高校培养出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将接受市场用人单位的检验,这些会计人才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方的要求,将直接取决于培养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包括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质量必须重视以下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1.设置“循环式”动态的课程体系。结合会计学科的特点,适应当今经济日新月异的形势,根据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学校应建立一套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的会计教育课程体系的“循环式”动态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首先,根据市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及会计学科知识结构特点制定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对该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该课程体系进行定期考核评价。最后,根据定期的课程体系评价结果、国际国内会计准则的变革及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及时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修正。该“循环式”动态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标准及对会计知识的及时更新,科学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
2.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成为机械式学习的被动主体。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就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应将“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入会计教学的课堂。“案例教学”是利用国际国内知名大公司真实的或者仿真的会计信息,让学生充分参与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会计信息支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和启发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老师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会计实践环节教学使得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00页)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缩短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时间,而且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将会计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相结合,会计模拟实验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使学生在这种仿真环境中,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亲自动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然后再将上述过程在会计软件上进行操作,让学生在真正接触手工会计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该方法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4.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会计人才的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特征,是会计人员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素养。根据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普遍看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实际动手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准绳,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5.强化师资培训。要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会计人才离不开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作为国际会计专业的任课教师应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教学,具备丰富的前沿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复杂实务操作技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一方面,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的方式达到长期稳定的师资培训,定期安排教师出国留学或访问,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促进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还可以从企业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学术水平高、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进一步提高现有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完善培养评价制度
培养评价是指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培养过程及培养人才的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完善的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调解。科学的评价制度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保证评价内容、标准的多元化。鼓励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参与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有利于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企业参与评价有利于学校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系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课题“市场定位下的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人才需求的实践调查”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王琴.会计国际化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财会通讯,2008(3)
2.沈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财会通讯,2006(4)
3.叶怡雄.强化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会计之友,2011(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第一作者简介:刘淑花,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