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的内容与指标探析
2012-04-29王阳穆俊鹏
王阳 穆俊鹏
【摘要】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评价内容及指标的研究对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述评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探讨基于使用者视角的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评价的涵义,并从学生、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和社会从业人员的使用意向和任务需求两个维度尝试性地探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的内容及指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使用者视角;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57-04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浪潮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事实上,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字化校园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校园网络为基础、各类应用系统及信息门户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较晚、资金投入有限、教师信息化培训不足、应用推进水平较低等原因致使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高职高专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及其鲜明的行业特色等都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其评价不能照搬其他类型学校,尤其是综合性本科院校。因此,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征,构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开放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述评
一直以来,数字化校园的评价研究都受到众多教育信息化研究者的关注,在这方面也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数字化校园评价的内容(指标)、评价研究方法以及评价研究应用三方面进行简要述评。
1、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构建的研究
这类研究专注于数字化校园评价内容及指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探讨评价的目的和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原则,进而提出具体的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安宝生等人从“描述系统状态”的角度提出数字化校园的评价指标体系;刘军跃等人在借鉴国家信息化及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费军、石青等从影响高校信息化评价的因素分析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复旦大学张成洪等人探讨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综观这类研究成果,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人才队伍、组织机构和管理这六大要素作为数字化校园评价的指标得到较为一致的认可。
2、数字化校园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对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进行构建的同时,不少学者更关注如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余丽华、张成洪、蔡海鹏等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权重;吴亚丽等人基于模糊综合方法探讨了高校信息化评价研究;梁培等人采用诊断性评价的方法对高校信息化评价进行研究。
3、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应用
现有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应用主要基于比较成熟的信息化指标体系而开展。如王翀等人以国家信息化指标和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2002)为基础,结合华北电力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相关指标体系对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可以发现,上述研究主要是从数字化校园管理者的视角出发,其目的是构建全面、精炼、实用的数字化校园评价指标体系。这类研究成果通过确定指标的权重,构建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字化校园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推动了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应用的规范化。不过,这类评价适用于上级部门对数字化校园开展的外部评价和本校管理者对数字化校园开展的客观性评价。实际上,数字化校园的用户(师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利益相关方,往往在评价活动中缺席。另一方面,上述研究成果多以综合性本科院校的数字化校园为评价对象,评价成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不适合评价数字化校园在推动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行业特色、拓展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数字化校园使用者的视角,立足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各类终端用户的需求,探讨数字化校园的评价内容及指标,以期从微观上考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效,作为现有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
二基于使用者视角的数字化校园评价的涵义
在众多行业和领域,注重终端用户的体验,主动寻求使用者的评价反馈成为产品供应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如归纳美国苹果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时,大多数评论家认为苹果公司除注重技术、管理以及营销创新等之外,其公司更关注用户对产品的应用体验和服务质量反馈。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探讨信息技术使用者与技术、任务之间的关系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Davis(1989)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信息系统的个人接受意愿与使用行为,提出了信息技术接受理论及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根据该理论,用户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受其使用意向的影响,而用户的使用意向由其对该技术的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感知来决定。随后,Goodhue和Thompson(1995)为更好的解释信息技术对工作任务的支持能力,提出了任务一技术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 Model,TTF),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只有在其功能符合并能够支持使用者的任务需求时,使用者才会去使用它。”
从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基于使用者视角的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评价是从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的各类使用者(终端用户)的使用意向和任务需求两个维度进行的一种评价。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各类用户是数字化校园使用的推动者,也应该是最具发言权的评价者。另一方面,从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历程来看,牢固把握使用者的“任务需求”,有利于集中精力、抓住重点,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可以大大缩小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周期,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效。因而,基于使用者视角的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评价旨在提升各类使用者(终端用户)的参与感,让他们参与到数字校园的优化和完善过程中来,共同推动学校信息化的发展。
三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内容及指标的构建
1、使用者类型及其任务需求
从数字化校园的服务对象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学生、专业教师、行政人员、社会从业人员这四类。以下将各类使用者在数字化校园中所涉及的主要活动及其对数字化校园的任务需求分别阐述。
(1)学生。学生是数字化校园应用的主体,是数字化校园最重要的使用者。从新生入学报到,到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再到最后的毕业和工作,学生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与数字化校园息息相关。一是学校校园网络、自主服务终端等基础设施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硬件环境。二是网络课程、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电子图书等为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三是学生需要利用校园网站、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进行网上选课、评教、查询考试成绩、获取相关的通知公告等。此外,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电子商务活动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而校园BBS、WEB2.0社区等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宣传的阵地。总之,数字化校园建设给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在数字化校园中的活动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化服务。首先,在数字化课程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尤其是虚拟实训室等场所以及课程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环境。网络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等资源的学科覆盖面、获取的便捷性、适用性等也是影响数字化教学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也需关注如何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来实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其次,在科研方面,数字化校园中数字图书馆、科研管理系统等为教师检索科研信息和文献资源提供了便利,而且教师利用网络与同行交流、参加网络学术会议、开展网上合作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3)行政人员。各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数字化校园的使用者。随着数字化校园应用的不断推进,各校纷纷建立了以职能部门业务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教务、学工、OA、财务、人事、科研、档案、资产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高职高专院校也建立起各类支撑服务,如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支持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以及功能的完备性直接影响到相关职能部门日常工作和业务的开展。而且,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之间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是实现数据共享和确保应用系统数据来源唯一性与准确性的关键。
(4)社会从业人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因而社会从业人员是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又一类重要使用者。高职高专院校依托校园门户网站发布学校信息,利用职教资源库开展远程教育,并基于网络实现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建立人才预测、就业预警、行业专业等信息库等对社会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内容及指标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明确指出,示范高职院校要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因而,本文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标为指导,在分析数字化校园中各类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的内容及指标,即将数字化校园中各类使用者所涉及的主要活动和任务需求分为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生活环境、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以及社会服务信息化6个一级指标,并从一级指标构成要素中选取若干关键要素构成二级指标,如下表1所示。
四结束语
推动数字化校园评价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也需要数字化校园建设各方的共同努力。作为一种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和现有评价研究的补充,基于使用者视角的高职高专数字化校园评价展现了一种不同的评价思路。在今后的实践中,评价内容和指标仍需进一步提炼和完善,与此同时,还需完成基于本校的评价实践,以期为基于使用者视角的评价提供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