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2012-04-29郭军华牛凤燕
郭军华 牛凤燕
[摘 要]在当代社会慈善事业迅猛发展的局势下,慈善意识的培育成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事业的主要参与者,在高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慈善意识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校慈善进行合理界定、阐述高校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意义、探索高校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路径选择等,对如何开展高校慈善教育进行初步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 慈善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91—02
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事业,是社会公平正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也应是慈善文化的倡导者、践行者。然而,目前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不足,慈善意识淡薄,尚未形成自觉慈善意识。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高校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路径,努力传播慈善文化,从而发展壮大慈善事业。
一、慈善意识的含义与高校慈善的界定
(一)慈善意识的含义
所谓慈善意识,“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的积极性”,即对慈善的概念、慈善的内容实质、慈善的基本运行机制、慈善的社会功能等有一定的认知,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慈善行为。
(二)高校慈善的界定
通常,慈善大多是以捐款、捐物的形式来实现的。然而,慈善并不仅仅是社会富裕阶层的特权,高校大学生也有责任投身慈善。从内容上看,高校慈善应该利用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专业优势,选择可行的慈善形式来开展活动,如公益社团、爱心支教、关爱弱势群体、心理救助等。从范围上看,不仅要在校园内部关爱贫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等,也要将目光投向社会,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从时间上看,不能仅仅组织学生短暂地参与慈善,要组织学生长期从事有效的慈善活动。
二、高校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一)有利于弘扬和丰富大学精神,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慈善中的“仁爱”、“利他”等理念,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体现了人们的自觉奉献精神。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社会的良心,是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道德思想的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慈善意识的培养,可以弘扬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丰富大学文化,进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有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优良品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慈善、认识慈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客观地看待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还可以通过接受社会的慈善救助和自身对弱者、不幸者的帮助,使其感受爱心、培养爱心、实践爱心,形成感恩、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进而将他们塑造成品格优良,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合格大学生。
(三)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慈善意识,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培养后备力量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慈善的潜在主要群体,其慈善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慈善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可以增加他们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慈善,激发其参与慈善的热情,使其具备现代公民的慈善意识,在将来成为从事慈善工作、慈善捐赠的主体,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更好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合理、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三、高校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路径分析
(一)把慈善纳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加大对慈善的宣传力度,使慈善意识成为大学生的自我内驱力
首先,要加强课程建设。高校应把弘扬慈善文化、培养大学生慈善理念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之中。[1]要加强慈善知识教育,大力宣传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使大学生了解慈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次,要加强关于慈善的宣传导向。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教育功能,广泛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大学生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慈善意识成为大学生的自我内驱力。
(二)高校要积极打造实践平台,加大与地方的合作,拓宽学生参与慈善的渠道,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首先,建立大学生慈善教育基地。高校应在当地的慈善机构建立大学生慈善教育基地,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地方应对大学生开放福利院、敬老院、爱心超市等,义工志愿服务项目应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如法律咨询援助、弱势群体的精神慰藉、社区作业吧、留守儿童和流浪儿童教育、空巢老人照顾等。[2]其次,加强高校对校内慈善活动的组织管理。除了重大灾难时组织捐款捐物外,高校还应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常规性的慈善活动。以笔者所在的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学校就设立了爱心超市、爱心银行、爱心基金等实践平台。再次,应重视和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使其近距离接触慈善,让志愿精神在校园成熟化、主流化。
(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展志愿服务,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慈善教育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中都是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大学用各种机制、规则来引导、激励大学生做志愿者。比如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志愿服务,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不但不能毕业,而且难以找到好的工作。无论学校还是工作单位在审查申请人简历时,往往较注重其是否品学兼优,要求其为人正派、富有献身精神。美国政府与学校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青少年参加志愿者活动。1993年,克林顿政府签署了《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规定凡做满1400个小时义工的青少年,可以获得政府每年奖励的4725美元奖学金,这笔钱可以用作大学学费,也可用作职业训练或偿还大学贷款。[3]
总之,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支持与参与,我们要将培养高校学生的慈善意识作为发展高校慈善文化的基础性工程来实施,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传播慈善理念,营造慈善氛围,从而促使其形成强烈的慈善意识,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和关爱他人,进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兆富.慈善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浅探[J].新校园理论,2012,(2).
[2] 毛淑梅.大学生“慈善我责”理念的培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3] 孙倩.美国的慈善事业[J].社会,2003,(3).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