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2012-04-29易艳
易艳
摘要:马克思提出的“从人间到天国”的新哲学思路,代表他从原则上和根本上与一切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划清了界限。这种新的哲学思路即是要立足于“悖论性的人”和“历史实践性的人”。在承认和接纳客观现实中的人的感性活动和意识基础上,再以马克思一元理论作为前进的旗帜和归宿,从而发出一道具有革命性和当代性意义的、坚持在出发道路上的意识形态回声。
关键词:多元“人问”;一元“天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030-04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西方文化的输入让各种思想文化互相碰撞,并日益多样化,这一片催化剂通过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交通网和通讯网等形式更加推进多样化进程。虽然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思想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大有裨益,可以满足人们更多层次的精神需求,激发创造力,但同时也可以导致各种思想之间的碰撞和混乱。也必然影响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地位。那么,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思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对于确立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具有何种程度的影响力?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人间”与一元“天国”之间的辩证关系
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多元社会存在是指导思想意识的物质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社会“人间”存在的“回声和反射”。一方面,一定的意识形态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取决于物质生产中人们所发生的一定阶级关系,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物质存在条件的变动决定着意识形态的各种变化。意识形态的变化是随着它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逻辑变化过程,“意识形态……随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物质条件、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Ⅲ马克思认为,“阶级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它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从客观现实的实践层面上来说,一元“天国”指导思想的直接现实性是意识形态又一重要特征,它在反映社会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同时指引到达现实的途径与方向。这种直接现实性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意识形态是主观存在的创造物。它是由人们在历史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加以变革的,是人们主观活动的产物,是历史主体的主观表达,是一种能够被意识到的客观存在,并不存在唯心主义主张的脱离社会客观现实与历史活动独自发展运动着的意识或精神。二是意识形态又是主体活动的客观基础。因为意识形态对社会客观存在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人们从事历史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不仅有从历代传承下来的生产力和经济关系,还有一定“被客观化了的观念”即意识形态,是一种把自身隶属于某种关系中的“被人格化了的思想精神”。因此,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从客观物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诞生,又成为指导人们各种历史实践活动的重要客观条件。
一元“天国”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与多元“人间”的社会存在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对意识形态的这种特殊性,恩格斯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诠释:第一,一种意识形态在客观现实尤其是人们的各种思想文化、物质经济基础上诞生后,便具备了按照自己特有规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和历史继承性。第二。在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与客观现实如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基础发展之间的比例往往是不平衡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意识形态上仍然能够出现最美妙的提琴表演。如18世纪的法国对比英国是如此,以后的德国对英、法来说更是如此”。第三,在各种意识形态中,主流政治关系、法律观念对经济基础的关系最密切,因为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往往通过这种中介性质对经济基础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多元性意识形态的存在,导致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已无存在必要的结论。意识形态多元论的唯心主义立场和固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使其必然成为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被其用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因此多元论的危害极大。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分析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既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矛盾的运动特征来确定特定社会形态和制度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从经济生活中寻找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正确解读。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思维路径的转向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与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致思路径是相同的,均是通过主观的体系来构建客观世界,即“从天国到人间”。“从天国到人间”的形而上学,是从主观和思辨出发。在脱离客观的人的世界的“天国”中确立哲学思考路向,是一种与人的客观生活脱离、完全无关的纯理论观点。并用其来解释客观世界。在马克思看来,形而上学有三个“天真的假设”,即“断言的天真”、“反思的天真”和“概念的天真”。然而人类的出发点则是通过客观实际活动中的物质或精神文化,来揭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声。因此马克思提出从多元“人间”到一元“天国”,正是要对天真的形而上学进行重新开炮,这种挑战是以实践唯物主义的旗帜来讨伐形而上学的全部哲学,是对“从天国到人间”致思哲学路向的终结。
1.以“悖论性的人”为立足点
如何看待客观世界中的人?这是任何哲学理论所要面对和直接回答的问题。依照从多元“人间”到一元“天国”新哲学路向,人是客观现实中一种悖论性的存在,是一种包含自然现实性和能动超越性的存在。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是受制于客观现实之中的;同时作为一个应然性的存在,又需要人类超越并能动的改造现实,以满足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然而在传统哲学如形而上学的理论中。实用理性等观点来对人进行预假设。以此来整合和解释世界与人类的关系,让人类成为一种静止的、单独的存在,成为一种无人身的纯理性存在和一种在思辨的、抽象的虚幻天国中的立足和存在。对于这种新路向。马克思做了明确解释:“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因此马克思哲学中的人不再栖居在理性的王国中,是生活中活生生的感性的现实的世界之中。
在批判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中,马克思认为要立足于现实中的人类生活、立足于多元化的客观“人间”来领悟人的哲学思路。对此,马克思阐述道:“这样的思路有一个前提,即需要从客观现实的前提出发,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个大前提。并且它的这个前提决定于人,而不是立足于某个幻想中的墨守成规和离群索居状态中的人。是立足于社会关系中的、历史实践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不断发展前进中的人。”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哲学中提到的人不再盘踞在幻想的“天国”中,而是存在于多元文化思潮交汇的现实世界之中。“人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其匹配的交往关系所制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沿着这样的哲学思路,对人类社会、国家、阶级、人的异化和解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立足于客观现实将人的生产关系贯穿在政治批判、经济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中,唯物辩证地为人的解放点燃了前进的灯火。
2.以“历史实践的人”为出发点
根据马克思从多元“人间”到“天国”新的哲学思路,历史是实践中的人的历史。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各个世代之间的顺序交替形成了历史,是一种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历史是通过每一代人继承上一代人的劳动成果来不断变更旧的环境。产生新的历史。但对于传统哲学,客观事实便被扭曲了:“貌似后期发生的一段历史是前期一段历史的目的。如美洲大陆的发现,其根本目的貌似一定是法国大革命的推进剂。”传统哲学为何得出现在看来如此荒诞的结论呢?原因正是在于其从“天国”到“人间”的哲学思路导致的。该思路对当时德意志甚至整个世界的意识形态产生高强度的偏差影响,让人们普遍形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观念和精神决定和统治人类的客观现实世界,客观现实不过是精神观念的产物,因此从“天国”到“人间”即人们的幻想被费尔巴哈的“用符合人的本质的思想”所代替、是被施蒂纳“在头脑中明确只有‘我是唯一”所强化、被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所对待、被施特劳斯“普遍的集体潜意识”来解释的,他们都看不见现实中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此“既然他们只是反对现存客观世界的语句,那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
正相反,马克思的从多元“人间”到“天国”的致思路向严肃地指出人的客观现实活动恰是人的最本真状态,历史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实践活动中的历史。随着人的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历史因此也包含了这一真实的多元状态,“历史在世界中的前进,不是因为理论者所提到的宇宙精神、‘自我意识或者某个形而上学的幻想的抽象活动结果,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实践结论,每一个有不同文化思想的、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拉撒的人都可以为其作证的行动。”不去解释客观世界而是能动的改造、推动世界。这就成了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正视人的感性思维,也就为我们接纳和承认人的客观本身和思想文化的自由多元发展点出了现实出路。
3.坚持在出发道路上所揭示出的意识形态回声
马克思从客观现实出发,再到主观体系的从“人间”到“天国”,是对实践和生活的重新回归,也是对精神现象的重新划归,坚持在出发道路上所揭示出的意识形态回声。他的这种批判甚至颠覆,是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原则和实践原则,坚决而彻底地穿透了以往各种形而上学的虚幻的秘密,一种海德格尔称之为的超感性世界“本质性崩塌”——将神学宗教的形而上学哲学本质、神学本质、法与道德等一切形而上学理论毫不遗漏的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历史性科学”的起跑线被马克思勾勒得异常清楚:“从现实生活的客观世界出发阐述人类的生产过程,并且把与此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导致的交往关系即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类社会视作为整个历史的根基,从人类社会作为国家的实践活动反过来看待人类社会,并且也从人类社会出发描述意识的各个不同理论产物或形态如宗教、哲学、文化、道德等方面来追根溯流它们的出现过程。”在此“历史性的学科”中,把虚幻的“天国”具化为“人间的”多元性和真实感,自然而然地会被纳入历史长河中被予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力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矛盾影响和运动。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批判让我们洞悉到人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秘密。也让我们寻到了解放和发展自身的原动力和终极途径,为哲学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是我们在当前多元文化世界中能够准确定位自身意识形态的密钥,也是人类未来发展道路的终极归宿。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路径选择
由于观念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是现实人类社会的理论表达。并不是脱离人的客观现实生活的纯粹意识。正是文化的历史熔铸性,导致文化精神或观念内化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也表现为不同文化观念或精神层面的对立和冲突。当前,基于各个不同国家自然环境、民族特征、历史文化传统上所形成的多元人类文化形态,并没有一套供全人类共同遵循的生存和思维方式。虽然现代中国社会在前进过程中愈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为人们选择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生存方式提供了可能,但是如何把握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一元意识形态发展途径?
1.从多元“人间”出发
从人类文化的整体角度来看,虽然存在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上的诸多差异,但在本质层面都是一致的,即人类都是对象性实践活动、意识活动的结果,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和共通性。就像泰勒所说:“我们不需要惊讶这同一种本质重现在世上不同的遥远地域,这种神奇般的类同精确的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种一直本性。”在人类的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文化形式内部均存在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精神文化来引导和规范着其它精神文化,达到内部自身的整合。从一定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而成为人类世界精神文化的构成成分,也因此让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表现出多元性和丰富性,一副共生和谐的格局。因此,当我们接纳和认同这具备共同特性的人类文化性质、从多元“人间”文化出发,才能把握不同人类精神文化的各自平等地位,认识到其共同发展的整体性、共同交流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同时,也要坚持本民族主导文化精神的指导地位,才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性交流中保持自身的一定独立地位,更好的涵化和吸收其它文化的精髓,最终促进世界文化思想的大繁荣。
2.到一元“天国”归宿
现实需求从根本上来讲,如同马克思既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又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一元论一样,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思想文化存在的状态,另一个是指一定社会占“指导”地位的思想。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并不是对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忽视和否定,更不是简单地用一元化代替多样化,相反,正是看到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并为了能更好的推进其多样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文化中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情况,过时、落伍、腐朽、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与科学、先进,积极向上的思想并存。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观点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整合,必须要有一个为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统一的价值标准,来引领社会思想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是坚持社会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社会指导思想一元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求。
然而,从多元与一元统一辩证的观点来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不代表将其置于一切多元思想文化之上驾驭一切,而是为了实现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的双重统合,将马克思主义自觉、自然地注入人类客观现实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一个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文化精神的确立本身也是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正如人类多元文化诞生和前进内涵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规律一样。
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作为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一元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然促进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最终归宿。因为坚持一元化指导思想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各色多样的甚至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优秀思想文化精髓。在当前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期,最快速度、最大限度的吸收世界各种优秀精神文化成果,是我们最高效率发展和建设本国文化的最优途径,不必担心外来文化成为我们精神文化发展的桎梏。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优秀理论,其诞生就是在承继和吸纳自人类出现以来的所有文明成果和文化精髓并加以阐扬创新的结果。最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并没有成为形而上学、一成不变的教条,其包容性让其与中国每一阶段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并糅合中国传统思想和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才依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韧性品质,让他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同时稳扎根基、坚持实践,这种包容和开放性特征,依然也是应该成为新时期多元文化下社会主义理论的不绝生命力,让我们在一元“天国”理论指导下实现我国多元思想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3.坚持辩证观以彰显革命性和当代性意义
“从人间到天国”。就是“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我们的出发点是从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矛盾观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多元社会意识形态与一元理论指导地位至今辩证把握的哲学基础。因此在处理这对矛盾时,要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认清两者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能混淆两者的主次关系、轻重关系、先后关系,并且最关键的是弄清二者之间的互相作用,从而辩证地把握社会文化精神的未来发展趋势。人类的阶级社会自出现以来。至今都没有一个阶段是凭单一所有制为根基的社会形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当然不例外。对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是当前社会背景中稳固马克思理论指导地位的最佳途径。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问题,不仅是关系意识形态导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而且是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际上并不排斥思想样态的多样性。反之,也正是由于存在着思想样态的多样性,才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思想的多样性和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前者是指社会思想文化的表现形态,后者是指占有指导地位的思想的统一性问题。为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反对意识形态多元化,是基于深刻的现实和历史考量。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思想多样化无法回避。但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只能是一个。因为根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我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举什么样的旗帜问题,关系我国理想信念的根本价值取向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正如邓小平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只有坚持“主导一元”,才能为实现“多样和谐”创造必要的前提。而实现“多样和谐”,也才能真正保证“主导一元”。
虽然马克思完成了将被传统哲学颠倒顺序的多元意识形态与一元指导理论之间的关系重新转换过来。但现实中从主观一元“天国”到多元意识形态的“人间”哲学思维方向依然时隐时现。尤其我国曾将马克思哲学理论绝对化、神圣化对待这种情况,恰恰陷入了马克思所批判的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圈圈中;又如今有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根本未立足于当代社会客观现实问题,要么仅凭主观臆断来对过去的客观事实做注解。要么对未来做脱离现实的幻想;还有在面对当前多元文化思潮的人们,摒弃马克思理论的一元指导地位,盲目选择和膜拜西方的某一文化价值观从而对“天国”理论地位的易帜。凡此种种现象。均表明从多元“人间”到一元“天国”之路的艰辛万苦,但正因其任务艰巨,方能彰显出“天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恒久价值;也正因其任务艰巨,愈加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人间到天国”致思新路向的革命性和当代性意义。
责任编辑刘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