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模式,5天环线 深度行摄南迦巴瓦

2012-04-29行摄匆匆

环球人文地理 2012年9期
关键词:巴瓦加拉雅鲁藏布江

行摄匆匆

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一支户外探险队徒步穿越原始森林,领略那拉错与那木拉山的湖光山色,在克服体力透支和风寒效应之后,直抵南迦巴瓦峰脚下,秋高气爽里,守候它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容颜……

南迦巴瓦峰不仅有一种令人窒息的野性之美,还总是呈现出压迫人的气势。

作为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雪山又叫做“那木卓巴尔山”,藏语的意思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它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侧,伫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会合处,是林芝、墨脱、米林三地的界山。

不过,南迦巴瓦峰那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常年云遮雾盖,时常难见真容。如果要欣赏这座险峻的奇峰,最好是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因为只有此时,它露面的机率才比较大。南迦巴瓦峰传统的观赏点主要有两个:一个在色季拉山口,不过离得较远,看不很真切;另一个在派乡附近。但想要领略这座雪山最辉煌的景色,还是要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直抵其脚下,去迎接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感……

我们在早秋的绵绵阴雨中,花了5天时间,一路走向南迦巴瓦,徒步来到它的脚下,一边寻找最佳观景点,一边等待它露面。前两天阴雨绵绵,但我们没有放弃;后两天它若隐若现,多少带给了我们一些惊喜;最后一天,它终于露出了婀娜多姿又变幻莫测的容颜,让我们彻底震撼!

营地周围,近处繁花似锦,远处云雾缭绕,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附近没有干净的水源,我们只好用纸巾来慢慢过滤水。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气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整个大峡谷地区气候异常湿润,加之群山环抱,山地垂直变化较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植物带和动物带,造就了这个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

在南迦巴瓦附近,有多条比较好的徒步线路,难度不大而又风景绝美,其中两条比较知名:一条是去南迦巴瓦大本营和那拉错;另一条是“转加拉”,也就是当地藏民转山看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的线路。当然,你也可以将两条线路串在一起,大约需要5~6天的时间。

当我们马不停蹄地到达派乡渝州饭店时,已经深夜12点多了。这家饭店比较简陋,但价格实惠,一个床位才20元,店里的重庆菜也做得相当不错。不过,当地向导给我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因为前段时间下雨,雅鲁藏布江猛涨,水位太高,加拉村那边的船家不愿意摆渡过江,因此我们原本计划的转加拉就落空了。我们马上启用应变方案,把原来的5天环线徒步改成3+2——3天在雅鲁藏布江南岸徒步,2天在北岸徒步。这样一来,虽然难度有所降低,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饱览风景。

第一天的计划是徒步去南迦巴瓦大本营。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要了一辆面包车和一辆卡车,把大家送到徒步的起点——格嘎大桥附近。12点,我们开始在蒙蒙细雨中徒步前行,一边远眺南迦巴瓦,一边回望雅鲁藏布江。我们轻装,协作负重,不一会儿,协作就跟不上我们的节奏了,大家只得放慢脚步,不时地停下来等他们。下午3点多,我们到达了大本营附近的极定村,不过这里已经没人居住,只剩下几间旧房子,大伙儿决定就地扎营。

营地周围的风景不错,近处繁花似锦,远处云雾缭绕,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附近没有干净的水源,我们只好用纸巾来慢慢过滤水。傍晚,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协作们也很快加入了进来。

徒步了10个多小时,队员们全都疲惫不堪,由于体力透支再加上风寒效应,几名队员开始出现了失温现象。

第二天最具挑战性:海拔上升1000多米,徒步10个多小时,还要在海拔4400米的地方扎营。早上8点起床后,我就要求队员们吃饱带足,出发前还让一位老队员带领大家做了热身操。

徒步刚开始,路面还比较平缓,大家走得很轻松。接下来的一段是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偶尔小雨淅沥,走起来感觉很爽。大约11点,我们来到一条溪谷,溪水很急,溪宽约两米,无法通过。向导让我们在小溪边休息,吃点干粮补充能量,同时协作们利用附近的树木搭建起一座简易桥。过了一会,桥搭好了,通过有些危险,我要求协作在两头接应队员,确保大家都安全通过。

下午4点半,抵达一个海拔4000多米的三岔路口:往左是那拉错方向,向右则是第二天下山的方向。此时,队员和协作已经徒步了7个多小时,大家都有些累了,想就地扎营,但经过讨论,最终还是决定咬咬牙继续赶路,到天黑之前扎营。

真正的挑战从此处开始,因为要爬升300多米,还要赶在天黑之前到达营地,已经徒步7个多小时的队员们体力消耗很大,少数队员已经出现了高山反应。

安排好开路和收队的人之后,我最后一个出发,追赶前队。一路上,队员们男女搭配,互相照顾,队伍前后都有协作带路,前、中、后都用对讲机保持联系,队形保持得不错。而就在此时,雨开始下得更大,风也刮得更猛,我要求大家赶紧加衣,小心风寒效应。可是,因为向导没有来过那拉错,对营地的位置意见不一,耽误了一些时间。这时候,体力透支加上风寒效应,几名队员开始出现失温现象,于是我们决定在那拉错上面的草地上扎营。此时已是傍晚7点多。这一天,队伍徒步了10个多小时,夜幕即将降临,队员们都疲惫不堪。

一般来说,失温队员只要钻进帐篷,换上干净衣服,再钻进睡袋休息一会儿,喝点热水,补充些能量,基本都能缓过来。我也严重失温,浑身发冷,便钻进睡袋休息,让自己尽快恢复体温,并委托几个有经验的男队员照顾其他失温队员。这是考验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时候,状态好的队员开始烧水做饭,给失温队员送去热水袋取暖。有好几名队员还跑到我帐篷前问寒问暖,端茶送水,真让我感动。

在我们走向南迦巴瓦的旅途中,一路饱览雅鲁藏布江两岸旖旎的自然风光和藏民族独特的人文风情。流逝了千万年的雅鲁藏布江,乳汁一般哺育着两岸从碧绿到金黄的土地,也孕育了勤劳的藏民族和一个个依山傍水的藏族村落。

那拉错与那木拉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放眼望去,两个高原湖泊一大一小,紧密相连,如同南迦巴瓦的两滴眼泪,摄人心魄。

那拉错,也叫“那木拉错”,又称“天目神湖”,其实是由两个紧密相连的湖泊组成。关于其名字的来历,就连当地向导也各说不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那里有座那木拉山,山脚下的这个湖就叫那木拉错。“那木拉”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很高的地方”,顾名思义,这个湖位于海拔很高的地方。

经过一夜休息,我基本恢复了体力。早上7点,顺手拉开帐篷,雨停了,阳光开始照射下来,躺在帐篷里就能看见对面的那木拉山。赶紧起床,一边追逐太阳的光线,一边环顾营地四周的风景,我突然发现,在与那木拉山相反的方向,有几座雪山冒出来,开始出现“日照金山”的景象。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在山坡的那一边,肯定有意想不到的美景在等着我们。

来不及洗漱,我背上摄影包就朝附近的山坡上跑去,果然,对面是一排壮美的雪山,雪山下面是浩瀚的云海。在两天连绵的阴雨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好天气,一扫心中的阴霾和郁闷。我赶紧吆喝队员们上来,面对如此美景,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看完雪山和云海,赶紧回到营地,吃完早餐后便直奔那拉错湖边,这里是另一番景色:这个“天目神湖”海拔4300米,由那木拉山冰川融水注入而形成,与那木拉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呈现出高原湖泊的秀美。放眼望去,两个高原湖泊一大一小,紧密相连,如同南迦巴瓦的两滴眼泪,摄人心魄。

听协作们说,从那拉错返回派乡的路上,有几处地方可以看见南迦巴瓦。我们就一直在期待中奔跑和下降,可惜云层太厚,始终无缘与它相见。下午5点,前面开路的队员下到大峡谷景区的公路边,此时,南迦巴瓦开始若隐若现,最后终于从云层中露出一个尖尖的小头来,我们开始激动起来,毕竟在徒步整整3天之后,我们终于第一次看见了南迦巴瓦。

沿着雅鲁藏布江徒步,看云雾升腾,等待太阳升起,能如此清晰地看见整个南迦巴瓦,让人幸福无比。

以前我也和多数人一样,以为要看南迦巴瓦就必须去直白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大峡谷对岸的索松村到达林村一带,发现了更好的观赏位置,这一带不仅视野开阔,且画面层次丰富。

5点起夜,在客栈二楼看见满天的星星和月亮,还有远处的雪山。天气真好,我无法继续入睡,恨不得马上跑到一个能看见南迦巴瓦的观景点。下到一楼,经过一番周折,终于约到了一辆车,送我到观景点拍摄。我兴奋地叫上了同样喜欢摄影的队员另外4名队员,5个人匆匆忙忙赶往约好的等候处,没想到开车的周先生也是一个户外达人,曾攀登过多座雪山,且喜欢摄影,对大峡谷一带的摄影时间、季节和地点了如指掌,真是投缘,相谈甚欢。

大约早上7点,周先生把我们送到一个离派乡最近的观景点。此时天刚蒙蒙亮,照片略带一点蓝调,南迦巴瓦更显神秘。四周一片寂静,静到可以听见自己的呼吸声。我们沿着雅鲁藏布江徒步,看云雾升腾,等待太阳升起。能如此清晰地看见整个南迦巴瓦,我们感觉此刻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回到派乡,我们又坐着大卡车朝索松村进发。在那里,从一些藏家乐的平台上就能看见南迦巴瓦。但我们希望有更好的营地,便继续前行,路越来越窄,路况越来越差,最后只好让大卡车停在路边,徒步去找营地,终于,我们在大峡谷边缘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扎营位置:脚下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对面是美丽的南迦巴瓦,因此被我们戏称为“五星级营地”。遗憾的是,下午的天气不好,云层太厚,南迦巴瓦始终深藏不露。晚上我们就在“五星级”营地发呆,等云雾散去。我架好三脚架,不停地摁下快门,希望能拍到南迦巴瓦在星空下的雄姿。

从大本营至那拉错的路上,我们冒着雨穿越一片原始森林。森林中,松萝满枝,苔藓铺地,不时有被砍伐的大树挡住去路。在有些陡峭、滑溜的地段,我们不得不在向导的帮助下通过。

一步步接近南迦巴瓦,我们耐心地等待笼罩在这座圣山上的云雾散开。终于,在整整徒步了3天之后,老天眷顾我们,吹散了南迦巴瓦上的云雾,我们终于第一次看见了南迦巴瓦那俊美的容颜——山顶上的流云变换着,像形状各异的帽子戴在它的头上。

云雾开始散去,南迦巴瓦露出头来,若隐若现,它头顶上不断变化的云雾,仿佛是各种不同的帽子,婀娜多姿,变化无穷……

从这天下午两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整整18个小时,我们都在等待南迦巴瓦露面。我们送走了日落,迎来日出,可就是看不到南迦巴瓦的真面目。南迦巴瓦似乎在考验我们的耐心和诚意,部分队员已萌生退意,但我还是非常艰难地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让一位协作回到索松村找一辆小面的送我们去达林村。据说,如果天气好,在那里可以同时看见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

大约在上午10点,云雾开始散去,南迦巴瓦露出头来,若隐若现,我们停车拍照。此后的一个多小时,从索松村到达林村的路上,南迦巴瓦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漂亮,特别是它的头顶上不断变化的云雾,仿佛是各种不同的帽子,婀娜多姿,变化无穷!我们庆幸自己没有放弃,终于等来了最美的南迦巴瓦景观。

中午,司机带我们到达林村的一户藏民家,喝酥油茶,吃酸奶,深度体验当地藏民的生活。我们意犹未尽,继续往赤白村方向徒步。离开达林村不久,我们到达了一个可以看见加拉白垒的地方,原来这里就是驴友们所说的可以同时看到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交相辉映之处,可遗憾的是,此时两座雪山都躲藏在云雾之中。我们一路狂奔,一直走到一个大拐弯的观景点,可惜位置太低,视野不够开阔,不得不无功而返。

我们告别了南迦巴瓦。但这一段旅程的结束,恰恰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猜你喜欢

巴瓦加拉雅鲁藏布江
尼亚加拉
西班牙画家达利:创作因爱而生
中国与孟加拉国在雅鲁藏布江河流治理中的合作与问题探究
十一岁硬汉
西藏雅鲁藏布江区桥梁水文计算
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的临时钢栈桥结构计算
十一岁硬汉
少年巴瓦
大美尼洋河
光影四季中的南迦巴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