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中国绣
2012-04-29
传统刺绣的全面没落
2012年5月,北京华辰春拍,当代苏绣作品《百骏图》登台亮相,引发各路藏家追捧。最后,《百骏图》以166.75万元的高价成交,风光之盛,一时无二。
在今天的苏绣收藏界,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藏金不如藏绣”,暗指近几年来苏绣价格节节走高,升值潜力巨大。以此为背景,苏绣产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绣坊不仅在苏州、常州两地遍地开花,就连远一些的安徽、浙江,也卷入了这场“苏绣产业化”的浪潮。
“对于苏绣而言,这或许是一个好的时代,但结果究竟会怎样?现在谁也说不上……”,面对拍卖场上接二连三的“惊爆”价格,一些苏绣行业专家的担忧其实超过了欣喜:“行业越热,风险越大,现在苏绣的繁荣表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市场游资的炒作——类似以前的‘兰花热、近一点的‘红木家具热……所有炒作就像击鼓传花,最后的接棒者必定深受其害”——这种关于苏绣的“消极”观点并不是杞人忧天,空穴来风,它源自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深切顾虑:苏绣真的复兴了吗?当真经得起市场化的冲击了?苏绣的文化内含真就获得了普世认同?
每个“盛世”背后,总需要一些清醒的思考者。但在苏绣以外的同行看来,这种思考就显得太过奢侈——除了苏绣,目前中国的其他主要绣种,蜀绣、湘绣、粤绣、汴绣、鲁绣全都面临着生存危机。打一个恰当的比方,就好比吃饭,苏绣现在需要“讲营养”,不能胡吃海喝;而其他绣种则要考虑怎么吃饱,怎么活下去。
绝大部分的传统刺绣,现在面临的困境主要有社会知名度低、行业收益少、技艺传承断档等,每一条都足以致命。以鲁绣来举例,它的发丝绣技艺天下无双,可外界知之甚少;一幅鲁绣绣品从制作到完成,短则数月时间,长则几年——这样的冷板凳,现在的年青人是坐不下去了。2009年,在政府帮扶下,鲁绣成立了免费培训班,随到随学,现场指导的全是技艺精湛的鲁绣大师,可尽管这样,每年几十个的培训名额还是常常招不满……同样境遇的还有蜀绣,它的“双面绣”技法正面临失传,而分布地也日益萎缩——曾几何时,重庆与成都同为蜀绣大本营,可今天,如果没有内行人指引,外人在重庆甚至连经营蜀绣的商店都找不到……苏绣的“一枝独秀”,遮不住中国刺绣的全面没落。
慢些遁去吧,最后的中国刺绣
刺绣技艺已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为什么到如今就面临危机,活不下去了呢?有人将原因归咎于持续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政策,还有人说得更远——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耗尽了刺绣的生命力,以致于到今天都没能恢复……
其实,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但它们不完全是事情的本质。分析刺绣没落,要从时代背景入手——刺绣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栽桑、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整个过程顺其自然,一气呵成。绣品最后作什么用?衣服、鞋袜、铺盖、装饰……总之,刺绣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是农耕年代的物产精华,不仅满足了符合时代的最佳审美,也满足了人们对富庶、殷实生活的追求。此时的刺绣,最大的属性是实用品,而这也正是它存在、繁荣的根本。
反观现在,刺绣还是实用品吗?几百块钱的蜀绣方巾不是——要用镜框镶起来,挂在墙上慢慢欣赏;几百万的苏绣绣屏更不是——它是收藏品,平日要装在恒温、恒湿的保险柜里,恰当的时候待价而沽。传统艺术爱好者、炒家、藏家已成了今天刺绣的最大市场,而他们显然不能,也无力支撑这个行业的发展。
无论人们是否承认,归根结底,实用才是一门技艺、一件物品的生命力所在。举个简单的例子,陶瓷是国粹,到现在也是我们的重要用品,所以陶瓷烧造技艺愈加精进,传统的被发掘,新的层出不穷。而刺绣则不同,它在生活中的替代品太多,除了刺绣,人们还有无数选择。并且,随着手工刺绣生产规模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昂贵,自然而然,它也退出了实用品领域,进入了艺术品行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苏绣精品价格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这里面反映的不一定是行业繁荣,反而折射出的是行业资源(如技艺精湛的绣工)的稀缺枯竭——物以稀为贵,黄花梨为什么价比黄金,那是因为它快绝种了!
中国刺绣的路在哪里?答案没人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许多小的地方绣种已悄然湮灭。有些乐观主义者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该进博物馆的就让它进博物馆得了”,可我们到底还不能如此洒脱——慢些遁去吧,最后的中国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