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运动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2012-04-29李文革
李文革
【摘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学生主动参与,使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笔者认为,现代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最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那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呢?
【关键词】高中体育运动;兴趣;体育教学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不起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学生主动参与,使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那么,作为当代的体育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整体素养和责任意识
作为体育教学的前线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感。我们要热爱每一位学生,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具备科学的知识结构:其一,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其二,要兼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代教学科学和技能,是作为现代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这样以来,教师在学生的心里就是学生的偶像,从而打开学生的心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爱好。
二、选择新颖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这是每个人的经验之谈。假如学生是在外力的逼迫下去学习,取得学习成效也是一时的,而不会使学生的终身受益。因此,教师选定的教学方式,首要任务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科目有浓厚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就不用担心学生学不好这门学问,因为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而且会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精湛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控制运动量
1.课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课堂的教学内容安排,要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身体的实际状况,让学生从心里能够承受,不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从而使学生面对“运动”时,就心生畏惧。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运动量大的活动和运动量小的活动交替安排,使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尝试成功带予自己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课堂上要及时调整运动的负荷
教学实践证明,常常被我们运用的负荷检测方法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作答来判定学生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另外,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喘气情况和反应速度等,判定学生承受的运动负荷大小,从而及时的调整运动负荷。假如学生的运动量过小,就会失去体育课的意义,学生的身体得不到锻炼,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课堂的实情情况,及时的调整运动的负荷量。
四、实施多层次的评价标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先天或者后天因素,使每位学生的体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量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假如评价学生我们运用的是同一个标准,那么体质比较差的学生,就很难达到教师制定的标准甚至是根本达不到制定的标准,这样以来就会从学生的心理开始厌弃体育这门课。但是,我们要是制定出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体质差的学生执行相应的评价标准,学生也能够到达要求,也能够品尝成功给予自己的喜悦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五、为体育运动创设广阔的天地
体育运动不能够局限于体育课堂,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到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课外体育锻炼,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课外的业余时间,利用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全身得到锻炼,从而使学生的体能得到增强,引导学生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体育比赛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还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与课堂体育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注重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对于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尽可能的为学生的体育运动创设更加广阔的天地。
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对运动产生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的结果产生兴趣,并以体育锻炼的社会意义为动力,才能对活动始终充满热情,并能克服一切困难进行身体锻炼,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行为。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观念,完善自我,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运动兴趣的培养,将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它各种教学活动中,使学校体育真正融入每一个同学的生活,让每个同学都热爱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丛文胜.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贾明会.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创新与培养[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3)